做孩子的“盾”

初冬的夜晚,孩子在寫作業,我在旁邊看書,微黃的燈光下,母女倆都認真極了。隨着“嘀嗒”的時鐘聲,已到晚上10點,孩子高興的說“媽媽,我還有最後一項數學就完成啦”,看着孩子臉上洋溢的自信,我也跟着開心,起身給她衝了杯牛奶,然後繼續邊寫邊讀。

眼看要到11點了,我督促孩子趕緊睡覺,明天一早還有興趣班課程,她說“再等等,我要看老師批改完了安心睡覺”。看孩子堅持我就把手機遞給她先去洗漱了。

正在泡腳,聽到房間裏傳來“哇哇”的哭聲,我一下子慌了。顧不得擦腳,迅速穿上拖鞋走進房間,一看,孩子抱着手機在哭,兩個肩膀抽搐得厲害。

我趕緊走到她身邊,抱着她,還不待我開口,孩子就開始控訴:“我沒有抄作業,數學老師非說我最後幾題是抄襲的,讓我把今天的卷子重新做一遍,再做一遍都到凌晨了。”她邊說邊抽泣。於是我一邊安慰她,一邊又問孩子:“你是自己獨立完成嗎?”孩子斬釘截鐵回答:“是!”“有沒有抄襲呢?”只見她委屈的說“我連手機都沒有,怎麼抄襲?抄誰的?”我再引導着問“那你有沒有驗算過程?”

“有。”說完把草稿紙推給我。

“老師爲什麼會懷疑你呢?”

“因爲有一次數學題最後一題我不會,問了同學把答案填上了被老師發現批評了我。”

弄清楚了緣由,我再次開口:“如果你覺得這套卷子你都會且獨立完成,那就給老師打電話,請老師隨機抽查你現場作答。”

孩子看了看時鐘,膽怯地說:“這麼晚了,我不敢打,再說老師肯定會說我狡辯。”

“首先要確認自己是否獨立完成,是否有請教同學或者百度答案,不能有欺騙行爲。如果這些你都沒有,那就勇敢給老師打電話,我就坐你旁邊。

“真的可以嗎?可以跟老師溝通?”孩子怯怯地問。我向她投去鼓勵的眼神,並把老師的電話調出來,等她自己決定。等待了約一分鐘左右,孩子站起來,抹了抹眼淚,看向我,我對她點了點頭。她拿起手機給老師撥過去。

電話只響了一聲,老師就接起來了“張老師,今晚的作業是我獨立完成的,沒有任何抄襲行爲,如果張老師有疑問,可以現在抽題考驗我,我一一作答。”只聽孩子一口氣說完,對面的老師開口了“噢,這樣啊,那你今天表現很棒,這道題很多同學都沒做出來,我問了幾個都是抄襲的,既然你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又能主動打電話說明你是真的懂了,那就不用再做一遍試卷,早點休息吧。”

孩子如負實重的放下電話。“媽媽,有你真好,我愛你”說完立即親了一下我的臉頰。接着說“我以後再也不抄襲作業了,因爲上次留下的壞印象影響老師對我的判斷。”看她自我總結,我由衷的感到開心。

關於小孩的教育,我常常想起魯迅先生在100多年前發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叫做《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文章。其中有幾點“育兒觀”,我奉爲圭臬:

第一,便是理解。“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第二,便是指導。“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第三,便是解放。“儘教育的義務,交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同時解放,全部爲他們自己所有,成一個獨立的人。”

魯迅先生說:“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國尤不易做。”是啊,在中國,爲人父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嚴苛標準之下,可能不經意間就已經成爲“刺痛”孩子的“矛”;另一方面,父母看着孩子長大,孩子有什麼艱難困苦也都告訴父母,父母又像是孩子堅實的“盾”。既是矛,又是盾,豈能不“矛盾”?

只能祈願自己多做孩子的盾,少做孩子的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