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新的一年活出意义

新旧交替,此刻的我们正站在时间的关口,盘点有多少“不可见”成为“可见”;多少“本可以”止不于“想想而已”;多少应然变成竟然,当然变成居然…

过去的这一年里,面对不论是读完的书,坚持不懈的运动;还是毫无进展的工作,一成不变的自己。当追风赶月,辛苦奔波了一年的我们在新年的饭桌上,茶几旁,炉火边与至爱亲朋诉说起过往一年的感悟时,我们更愿意去点燃新希望,去寻找新意义。新年的意义,就在于一切都在打破,一切又在重建,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在未来为期一年的旅程中我们每一天都希望活出意义,都希望超越稳定而不可阻挡的庸常生活,超越与日俱增的焦虑和压抑,超越那些使我们不得自由的恐惧和自我怀疑。

古往今来,“活出意义”是一个古老的、直击灵魂的哲学话题。当人类走过漫长道路终于进化出自我意识后,就开始在无数个暗夜苦苦追问着活出怎样的意义。“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活出的意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后活出的理解;“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活出的意义。

这些活法,这些意义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的人生也许没有那么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对于仅此一次的人生虽然平凡,却又独一无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奇迹。在生命这趟不可复制的奇迹之旅中,追问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是每一个跋涉者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也是不虚此行、不负此生的必答题。

生而为人,面对“人生此行目的”的终极之问,没有标准答案。在追风逐月又略显单调枯燥的工作中,进取与焦虑是意义;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无力与努力是意义;在一地鸡毛的日常琐事中,不屑与反叛是意义…

在旷日持久的迷茫、挣扎其中的苦闷、周而复始的庸碌……我们一边踉跄前行,一边重振旗鼓。特别是2020年底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打破人们对风险已知的假设。“后疫情时代”这个无法在挥手之间轻易告别的时代,也许面对疾病和健康间拉扯的身体;搁置与复工中突围的工作;坦然与焦灼里游走的情绪;会有轻描淡写的愤世嫉俗、热烈地追求即时的精彩、渴望当下的满足、享受感官的刺激、寻求一时的新鲜……

但这场试炼同样也会激发出我们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气,于黑暗里洞穿黑暗、向光明处迎接光明、在逆境中摆脱逆境;相信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相信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薪者、坚守者、发光者。

这场试炼开始敦促人们重新思考“想要怎样活”、“可以怎样活”、“不想如此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反思,更是个体超我部分的需求。反思绝非脑袋里的抽象战争,它要求我们站起来,活动筋骨,即刻出发去身体力行地体验。体验到“做成某事”、“成为某人”的愉悦才是每个人穷极一生的追求和渴望。

在“做成某事”、“成为某人”的过程中遇见真善美、遇见生命的意义。真、善、美、意义这些超越个人基本需求的“元需求”一旦被满足,可以“避免疾病,达到最充分的人性或是实现最充分的成长……它们是值得人为之生、为之死的。”真、善、美一旦被体验,我们才不会在太多“本可以”中唏嘘度日,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沦为奔赴一个又一个目的地的工具,而是被人生旅途的风景丰盈着、滋养着。否则,即使我们坐拥全世界最顶级的酒窖,而没有品尝这些美酒的味蕾和消受的肠胃,那么,留下的也不过是一个占有的姿态罢了。

在昼夜厨房与爱之外更广阔的时空去体验、去思考、去成事、去成为吧。旅行是不错的选择,站在崇山峻岭之上享受山川湖海,广袤无垠的天地令我们看见自我的渺小和生命的独特,见大方可见小;阅读与行万里路同样重要,“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在阅读中感受纯粹、辽阔、有质量的精神生活,获得对生命的关照;见更多有趣有料的人,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都承载着特殊的生命意义。

就这样,在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中把平凡的日子持续过出一连串微小的意义吧。百年人生,三万多天,每一天固然微不足道,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写道:“一只燕子和一天的阳光明媚无法形成春天,一天和一段很短的时间也不会使一个人得到极乐和幸福。”但从量变到质变也恰恰发生在每一天。有限的生命里,每一天都不应被辜负,每一天都要活出微光,身前的影,背后的光,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年伊始怀着对生命大写的热爱,对意义滚烫的信念,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一种安居在生命粗糙与波涌的接驳处、绽放在生活的平淡处、闪耀在生命黑暗处的内在力量,让新的一年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加繁盛与丰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