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沉默的大多數》(一)

記憶中首次接觸王小波,還是因爲一次測試卷上的閱讀題,文章內容就是那隻特立獨行的豬。後來,又陸續讀過了他的《沉默的大多數》和《愛你就像愛生命》等,然而無一例外,這些書我都沒有看完,甚至到目前爲止,我對這些書沒有一絲記憶。對此,我總感覺有些遺憾,或許正如白巖松在《白說》中所說的:有些書以爲自己讀過,其實是錯過。爲了彌補這樣一種遺憾和錯過,我準備重啓對王小波書籍的閱讀。因此,在2022年年末,我淘了一套他的書籍。

恰巧,在2022年的最後一週裏,我讀完了梁曉聲的第五本書,算是對他的作品有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了吧。那麼,新年伊始的這個新氣象,就從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開始吧。

這本書中,第一篇文章就是《沉默的大多數》。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突然有些理解自己當初爲何沒有讀完他的一些書了,因爲他的文章挺傷腦筋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每篇文章上完之後,老師都讓我們記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可是,現在我懷疑了,難道我的閱讀能力倒退瞭如此之快嗎?爲什麼讀完王小波的一些文章,有時感覺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呢?罷了,這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小時候要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爲了應付考試,可是現在讀文章,我大可不必爲考試而頭疼了,所以相對於有沒有讀懂這篇文章,或許這篇文章帶給了我怎樣的思考更爲重要。不是有這樣一位女作家麼,如果我所記不錯,應該是盧隱,她的很多文章就是以引發別人的思考爲主,而她自己卻並不回答這些問題。

所以,我也完全可以從王小波的文章中去做出一些思考,而不必在意自己有沒有讀懂他的文章,否則這樣就太機械也太無趣了。然而,思考需要時間,深入思考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同時,由思想碰撞出來的火花需要隨時記錄,否則就會轉瞬即逝。鑑於這兩點,我想我最近也會做出相應的變化。一是降低我的讀書速度,留個自己更多的思考時間。二是有了什麼思考,趕緊將自己的想法在簡書裏面記錄下來。那麼,這個改變就從今天開始吧。

關於《沉默的大多數》中一些話題的思考:

1.話語教給我們很多,但善惡還是可以自明。

我覺得這句話在我們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尤其值得注意。因爲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總會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對某些事情進行掩蓋或煽風點火,以便讓自己從中得利。這樣的事情,其實在各個平臺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比如今天還覺得A很可憐,於是B大發慈悲之心,然後就和A一起聲討罵C,說C真不是個東西,可是不久以後事情立刻反轉,原來真正不是東西的是A。咋一看,我們尚且看不清B到底是不是一個能夠自明善惡的人。可是深思之下極恐,B在對事情真相尚不瞭解的情況下就隨意進行言論攻擊,最後造成了對他人的傷害,在我看來,這種錯誤就等同於他不能自明善惡了。然而更可悲的是,能不能自明善惡又如何呢?反正大概率上C也找不到B這個人,並且讓B負責。我想,這是現在網絡暴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爲他們覺得不用對自己的話語負責,所以言語上無法無天,只顧自己一時開心,哪裏顧給他人造成的傷害呢?

罷了,別人的主我們做不了,但是我們倒還可以做自己的主。所以話語上教給我們的東西,最好還是用腦子思考一下,若是判斷不了,還是三緘其口爲妙。

2.所謂弱勢羣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是因爲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爲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

說起弱勢羣體,如果去百度搜索一番,不難發現一些字眼,諸如兒童、老年人、精神病患者、失業者、貧困者等。他們雖弱勢,然而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可是有些弱勢羣體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極易被忽視。比如我們常說的“會哭的孩子有糖喫”,那麼相對於“會哭的孩子”,“不會哭的孩子”是不是弱勢羣體呢?這個衆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肯定是能夠有一個結論的。

又比如我們說的人微言輕,指一個人地位低,言論主張不受人重視。在這裏,我倒是想把這個“微”理解成“少”的意思。比如,在一個完全平等的羣體裏,D說出了自己的訴求,倘若他的想法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別人會如何呢?如果說直接拒絕有傷顏面,可是別人總可以將D的訴求當成耳邊風置之不理吧。那麼這裏D是不是弱勢羣體呢?固然也是!

所以在這裏,我覺得像那些“不會哭的孩子”和D一樣的人,其實是更爲值得關注的弱勢羣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