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與輸出的比例應是3:7

今天看到一個詞——"輸入過剩"。

✨大致意思是在日常的學習中,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職場人士下班後的自我學習提升,大家都會更傾向於安排大部分時間去輸入,卻安排較少的時間去輸出。

根據一項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他們日常學習活動中輸入(看、讀教科書)和輸出(做練習題)的比例大概是7:3,也就是把輸入當成學習的中心,而忽略了輸出的作用。其實這應該也是我們大多數學習的現狀。

而實際上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應該把輸入和輸出的比例調整爲3:7。

✨比如我們看一本書,如果我們花了差不多1個小時的輸入,那我們應該花2個小時左右來輸出。

✨以此類推,如果我們預計每天能投入到學習的時間只有1個小時,那我們應該花大概20分鐘來輸入,然後花40分鐘來輸出。

當然我覺得這個也是分情況和階段的

✨如果是初學者或者新接觸一個領域的開始階段,前期"輸入"的時間比例可以適當調高,比如輸入和輸出的比例可以調整成5:5,到中後期再慢慢調整成3:7。

另外,我覺得也可以嘗試把書籍的章節作爲輸入和輸出的節點。

✨比如每看完一章纔去輸出。

還是假設看完一個章節總體需要1小時,按照輸入和輸出應該是3:7的比例,那我們輸出時間應該爲2個小時左右。但由於上班或者其它原因,我們每天實際能夠投入到看書的時間只有15—30分鐘的碎片化時間,連一章節都還沒看完,輸出好像也沒什麼靈感。那我們當天可以先不輸出,等連續看幾天,把一個章節看完之後,再抽出2個小時去輸出。

✨總之這個關鍵在於,改變我們一直以來對於輸入和輸出時間安排的認知,以後要注意把更多時間投入到輸出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