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沉默的大多數》(二)

這周,陸陸續續讀了這本書的第15面至126面的內容,深覺有些東西很值得我們思考。

一、 關於理智的思考

在《知識分子的不幸》一文中,王小波指出,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至於何爲理智,他自有自己的一番定義,我們也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所以,討論理智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是,對知識分子而言,不理智的時代對他們肯定沒什麼好處。如果用《花剌子模信使問題》這篇文章來對應的話,他們說假話可能會使自己的處境好一些,但是他們會變得滑頭起來,從而失了自己的品格,如果他們說了國王不愛聽的真話,則會被拿去喂老虎,爲此丟了自己的性命,這真是說真話也難說假話也難。所以我想,或許能夠讓人放心大膽地說真話至少會是理智時代的一條標準吧。

二、關於多元化的思考

在《我看文化熱》一文中,王小波打了這樣一個比方:

文化好比是蔬菜,倫理道德是胡蘿蔔。說胡蘿蔔是蔬菜沒錯,說蔬菜是胡蘿蔔就有點不對頭——這次文化熱正說到這個地步,下一次就要說蔬菜是胡蘿蔔纓子,讓我們徹底沒菜喫。

這個比方表達的意思是清楚明白的,倫理道德是文化,但它也僅僅是文化的一部分,代替不了整個文化。可是如果有人非要說倫理道德就是全部的文化而且其他人還不得不學習,那麼最終的結果還真可能如王小波所說的沒菜喫。因爲今天有人說倫理道德是全部文化,明天亦有人說老莊學說是全部文化,後天更有人會說法家學說是全部文化……那麼最後我們到底要學誰,或許我們自己也會懵。而懵的關鍵因素就是有人試圖將某一方面的文化來替代全部文化,以此來讓他們自身獲利。

而事實上,每一種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其中都存在滋養我們的養分,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擡高一種文化而去貶低其他文化。換言之,能夠包容多種文化並存纔是比較好的一種選擇。文化如此,其他諸多現象也是如此,比如說生活。老子言“小民寡國,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種生活雖有愜意之處,然而當整個世界都是如此千篇一律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有如何新奇之處?所以正如羅素所說:參差多態是幸福的本源。其實,參差多態何嘗不是這個世界的本源呢?

三、關於尊嚴的思考

在《 “行貨感”與文化相對主義》一文中,王小波指出,人該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別人手裏的行貨。什麼叫“行貨”呢?說的直接一點,就是劣等品。比如用在人類自己身上,你算什麼玩意兒!那麼在別人眼裏看來你就是低人一等的,你就成了一個“行貨”。在別人眼中你是個“行貨”這還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願意去成爲那個“行貨”,正如現在某音的評論上所言:百病好醫,賤骨難醫。也真如魯迅先生《拿來主義》一文所說,有些人就是想去給別人當奴隸。是啊,尊嚴何在呢?

毋庸置疑,王小波是一個自尊極強的人,他要做自己的主宰,他也在努力地成爲自己的主宰。《跳出手掌心》這篇文章就是他最好的證明吧,在這篇文章中他說:這兩種知識分子的形象可以這樣分界,前一種一世的修爲,是要做個如來佛,讓別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後一種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別人的手掌心就滿意了。王小波無疑是後者,他要跳出別人的手掌心,做自己的主宰。是啊,一個人如果做不了自己的主宰,反而被別人把控住了,那麼他還談何自由,談何尊嚴呢?

四、關於道德的思考

在這本書裏,王小波多次談到了道德。而我從《道德與論戰》一文中能夠明顯感覺到,道德論戰就是一筆糊塗賬。尤其是目前,網絡平臺上大有因爲一件事而進行道德論戰的事情發生,可是難免擺脫不了這樣的模式,剛開始時大家面紅耳赤地爭論道德、廉恥,可是爭完了就忘了。說白了,他們是爲了爭論去爭論,說爭論都算有些擡舉他們了,或者改用“噴”這個字較爲合理。是啊,有多少人去想過道德不道德呢?道德不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他們更多的是從互噴中獲得所謂的快感罷了吧。

而這種現象其實王小波在《道德保守主義及其他》一文中給我們開出了一劑藥: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幹什麼,然後再決定是不是需要積極和振奮。我想,如果非要進行道德論戰的話,這種態度是必須要持有的吧。

而在王小波的《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一文中,其實王小波給我們開了一劑更好的藥。他說,在討論社會問題時,要從人類的立場,從科學的立場,從理性的立場,把價值的立場剩給別人。說到這點,我想很多人對開放一事深有體會。開放之後,很多人“羊”了,然後很多人開始在網絡平臺大罵特罵了。我納悶的是,他們在開罵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難道政策下來就是上面一句話的事情嗎?那樣未免太草菅人命了吧,如果要如此的話,三年前就可以這樣了,何必要等到現在呢?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所以我們需要謹慎的是什麼?我們需要謹慎其實我們正好和王小波的這個藥反面:將道德的立場留給了自己,卻將人類的立場、科學的立場、理性的立場留給了別人。而那羣罵人的人所行之事,不正是這個藥的反面嗎?所以不亦悲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