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6:人間道

《中庸》16:人間道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爲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孔子說:“作爲至德的中庸之道並不遠離人間而存在,如果人所探求之道遠離人世、虛無縹緲,盡追求些玄妙難行之事,便是遠離正道了。《詩經·豳風·伐柯》中寫‘砍木頭呀做斧柄,長短式樣不遠求(手中所拿的便是法則和樣本)。’手握着斧柄比照着去砍削斧柄,應該大小形狀無異,可是即便用眼睛的餘光比較,也能找到兩者細節上的不同。所以君子以榜樣、模範的力量影響人,只是希望人意識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並不要求他和榜樣、模範完全一樣。能由自己的心出發,做到盡心盡力的‘忠’與推己及人的‘恕’,就離中庸之道不遠了。凡不願加諸在自己身上的事,也不要加諸在他人身上。君子之道的四種情形,我孔丘連一種也沒能完全做到。用希求子女做到的去侍奉父母,我沒有完全做到;用希求臣屬做到的去侍奉君主,我沒有完全做到;用希求弟弟做到的去誠敬兄長,我沒有完全做到;用希求朋友做到的,先真誠施諸於朋友,我沒有完全做到。孝、悌、忠、信作爲最平常的道理,稱爲庸德。最平常的道理需要格外篤實踐行。與孝、悌、忠、信相關的最平常的話,稱作庸言,最平常說的話要格外謹慎選擇。行動難免失之於不足,有不足之處,則不敢不勉勵自己更努力地做;言語難免失之於有餘,有餘之時,則謹慎不將話說盡。言語謹慎之至,所言都與所做的相照應,沒有言過其實的話;行動有力,所做的都與所說的相照應,沒有行不逮言之事。言行相顧如一,君子怎麼會不篤實呢?”

君子所修的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常理、常情、常道,看起來平淡無奇,卻是處理好“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自然”關係的根本法門。君子正是沿着這一法門,從已知一點點走向未知的。這個道便是讓孔子念念不忘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普遍存在,爲天下百姓日用而不知,卻很少有人能長期持守。連矇昧的男女,都能對之有所領悟,卻連聖人也會對此道純粹的至高境界產生心嚮往之而力不能至的遺憾。

在這裏,孔子再次強調“道不遠人”,中庸之道不離人間。這個不離人間的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遷善之道

農民間流行一句俗語,叫“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着咱咋着”,怎麼才能種好田呢,很簡單,人家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翻地、播種、除草、施肥、收穫,人家做時,自己也去做,而且認認真真地做,比別人做得更仔細、更周到,這裏好上那麼一點點,那裏好上那麼一點點,最後便累積出豐收來了。

非但種地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正像《詩經·豳風·伐柯》中寫的那樣,手握斧柄去砍削斧柄,雖然是比照着來的,仍然會有一目瞭然的差別,但這個差別不影響砍削來的木頭做成斧柄,不影響斧頭本身的使用。砍削斧柄如此,君子依據中庸之道影響人也是如此。“選賢與能”的本質是爲民衆樹立榜樣和帶頭人,選樹與宣傳榜樣,不是爲了讓民衆都變成與榜樣一模一樣的人,而是讓他們從自身出發,越來越趨近於榜樣,用榜樣的力量影響人,帶動人、激發人。當年,聽說魯國將啓用樂正子治理國政,孟子高興地睡不着覺。在孟子看來,樂正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過人之處,只有一個特點——好善,僅憑好善這個特點,便足以治理好魯國了。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讓人人心中有個好的標準,在自身德性修養的基點上,逐漸趨近那個標準,便是人間道的中庸——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常情、常理、常道。

二、忠恕之道

當年,孔子和曾參之間打過一個啞謎,孔子向曾參伸出一個指頭來講“吾道一以貫之”,曾參迴應“知道了”,然後老老實實地退下。其它弟子看不懂,向曾參打聽,曾參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師講的道,其實就是忠恕之道。

孔子在這裏做了澄清——忠恕違道不遠,做到“忠恕”便離中庸之道不遠了,但還不是中庸。

《集註》中講“盡己之心爲忠,推己及人爲恕”,所以,曾參講的忠恕之道就是“盡己之心去推己及人”,其根本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這裏所講的“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只要發自內心、盡己之心做到這一點,便離中庸之道不遠了。

三、求施之道

如果說“忠恕之道”強調的是如何處理“不欲”的話,“求施”之道強調的則是如何處理“欲”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孔子已經作過相應表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講,這個原則的四大主要運用場景,自己一個也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四大主要運用場景是父子關係、君臣關係、長幼關係、朋友關係。後人概括其主要特徵爲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孔子強調的其實更簡單,你希望自己的子女怎樣對待自己,你便以那樣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父母,以此類推到君臣關係、長幼關係、朋友關係領域。

當年孟武伯向孔子討教怎樣做纔算是孝,孔子告訴他“父母唯其疾之憂”,爲生病的子女感到擔心,在這件事上,孟武伯是有親身體驗的,由此推展到父母當年對於自己的擔心,以與這種擔心相匹配的真心敬養父母,便是孟武伯應當做到的孝。

有所求時,不妨想一想自己的施予,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回報時,不妨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那樣的付出!

四、言行之道

爲什麼那麼多的俗話、諺語能流傳至今,詳審那些俗話、諺語,所講的都是最普通的道理,所採的都是最明白如話的言語形式。所涵蓋的道德,大多集中在孝悌忠信這些常見關係領域。

常道不離人間。所以,高僧只說平常話。高僧之高,不僅僅體現在他的說話上,也體現在他的言行一致、終始如一上。這個言行一致、始終如一併非一下子修成的。正如孔子所講“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言時兼顧到行,行時思慮到言,言行纔會逐漸趨於一致,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境才能逐漸達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