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7:依位而行

《中庸》17:依位而行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依照自己素來所處的位置行事,不願羨自己地位以外的事情。身處富貴地位,就做富貴人應做的事情;身處貧賤的處境,就做貧賤人應做的事情;處在邊遠夷狄之地,就做邊遠夷狄地區人應做的事情;處於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中應做的事情。君子無論在什麼境況下都能安然自得。

做爺爺的,爲了送孫子上幼兒園,專門買了一輛老年代步車。開着開着,覺得老年代步車有很多的侷限。於是下功夫,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如此一來,新的問題出現了,要駕駛電動汽車,首先得有駕駛證。此時,做爺爺的已經七十多歲了。這個年紀,還報名駕校的老人,也算得上罕見了。

不要說在外人看來了,即便是駕校教練看來,這種事兒也是匪夷所思的。居然有兩所駕校拒絕了這位老人的入學申請——畢竟,這麼大的年紀,通過的機率極小。至於得悉老人報考駕照一事的“外人”,對此便更加不理解了。有人還會出於老人本身的安全考慮,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再“折騰”了。倒是老人的家人,對此還有幾分理解。畢竟,沐風櫛雨不是一個好主意。畢竟,考取駕照的代價要比無證駕駛更小一些,畢竟“老有所爲”也是退休工人的一種積極的選擇。

老人沒有聽到那麼多的議論,更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專注於自己的問題——有汽車不能沒有駕照。只是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情,一道題一道題地把理考的題目一筆一劃地抄寫在筆記本上,一點一點地過那些考點。半年之後,居然如期拿到了駕照,比一起報考的年輕人還要順利些。

認真回顧這個例子,到底什麼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七十多歲的老人,該不該報考駕校?或者說七十多歲的老人,報考駕校是不是“素其位而行”呢?

“素其位而行”的“素”是素來、向來的意思,也就是說,君子依照向來所處的位置行事。七十多歲的老人,向來所處的位置在哪裏?難道“混喫等死”“躺成自流平”纔是他們向來所處的位置和狀態嗎?

相比較而言,生在什麼樣的家庭,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生在什麼樣的邦國,這一類不可逆轉、難以改變的位置和境況纔是“素其位而行”中的向來所處之位。對於前面例子中提到的那位老人而言,他買下一輛屬於自己的電動汽車,自然應該考取合法的駕照。於他而言,不該願羨其它老人的安閒自在,不該願羨身邊個別老人“躺成自流平”的無所憂慮。反過來講,那些“躺成自流平”者也不該願羨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居然順利拿到了駕照。

從時間維度上講,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點會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孔子回顧定格自己的人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在相應的階段,就該遵循相應階段的規律。只不過,關於階段的劃分,會因人而宜,有些微的差別罷了。

從空間維度或者社會角色講,處在不同的自然位置或不同的社會位置,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事務。唯有盡心盡力去做好分內之事,才能擔起應擔的責任。

“素貧賤,行乎貧賤”,安貧樂道的顏回是榜樣,當自己有信從、持守的道需要追求時,所處的處境又算得了什麼呢?

“素富貴,行乎富貴”似乎也不容易。《大學》中,孟獻子講享有四匹馬大車出行待遇的士大夫之家,不應再執着於養雞養豬之類的經濟事務;享有鑿冰祭祀之禮的卿大夫之家,不應再執着於養牛養羊之類事務的經綸;擁有百輛兵車的諸侯貴族之家,不應再執着於依憑蓄養聚斂之臣去攫取財富。處在富貴的位置上,再做這些常人該做、可做的事情,便是自我輕賤、與民爭利了。

富貴也好,貧賤也好,夷狄也好,患難也好,君子無論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都能夠做到安然自得。究其原因,全在於君子有更有價值的中庸之道要追求和持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