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篇第十一(84)

【第二十五】

子路使子羔爲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爲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子路叫子羔去做費地的長官。孔子說:這是害人家兒子。子路說:有百姓,有土地五穀,何必讀書纔算學習?孔子說:所以我討厭那些能說會道的人。

(1)子路——當了季氏的掌宰

——子羔——24歲

又一次提到:德薄而位尊——這是很危險的——這是放火上烤

——子路的觀點:

人爲什麼要讀書?——讀書的目的不就是爲了找份好工作嗎?——工作都找到了,還讀什麼書?——子路的觀點到現在都沒過時,現在很多家長也是這麼想的來對待自己的孩子。

夫子此時——都懶得和子路費話,根本就沒解釋這件事,直接罵了子路,拂袖而去。

佞者——油嘴滑舌歪理多——你跟他說什麼他都跟你辨論——因此,夫子說:這就是我討厭佞者的原因。

(2)爲什麼說子路這個觀點有問題?樊老師的解釋:

第一:目光短淺。

——只看到當下立刻獲得的東西,沒有看到長遠學習對一個人的改造。

第二:實用主義。

——他覺得讀書這件事,只要找到工作不就完了嗎?——但實際上忽略了求知的樂趣,忽略了提高修養的功用。

所以,如果你太過實用主義找不到求知的樂趣,那你就覺得找到工作不就行了嗎?

——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人讀了很多書,找到了工作,然後就不讀了。

第三:子路並不識人善用

假如子路舉薦了另外一個人,真的能夠做費宰的那個人,夫子是不會說這樣的話的。

什麼叫把人給害了?——德薄而位尊

——子路的出發點都不對。

(3)樊登老師談對學習的看法:

——很多人說:我不讀書,我是社會大學畢業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

——這話特別庸俗,爲什麼呢?

就是你能夠在生活中見到的人,都是跟你差不多的人,跟你同一層次,同一個地方,差不多——就算你能夠認識那些更厲害的人,他也跟你同樣,侷限在這個時代——所以,你能見到的人跟你存在着同樣的偏見,同樣的文化背景,都基本上被這個時代、被這個時空,已經篩選和侷限了——何況這個時代,那麼多厲害的人你根本未必見得到。

所以,我們經常被身邊最接近的六個人的認知影響——你的認知水平往往就是,你最接近的那些人的認知水平的平均數——僅此而已

然後,你覺得你學到了很多,其實都是簡單的重複——然後不斷地驗證你的觀點是對的——因爲你身邊的人都是這樣認爲的——你的認知水平就不會得到突破。

【——只有讀書——】

==能夠讓你跟死去的人交流

==能夠讓你跟死去幾千年、幾百年的人交流,你才能夠穿越時空,跟不同時代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不同國家的人,展開思想上的交流。

——這就是爲什麼子路說的話夫子會生那麼大的氣的原因。

(4)薦書——《思辨與立場》:

就是專門講這個,說你讀書都不能夠只讀一個時代的書,這樣你的思想才能夠打開,才能夠形成更加豐富的神經元鏈接,你也能夠找到更加合適中允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