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怨了,想改變,就先從自己做起

妻子和女兒邊做飯邊聊天。

妻子說,現在這生活,別抱怨。你爸老說備年貨這個貴了那個貴了,那能怎麼辦呢?不接受行嗎?你能講得起道理嗎?很多時候就得認命。

女兒說,媽,你看你,說是給我講道理了,說是接受了,但你的話裏,就是濃濃的一股子怨氣和戾氣。

妻子說,哪有啊!這不是在好好說話嘛!

我說,這纔是道理啊!我們現在不都是一邊說服自己,一邊又自認爲在安撫他人,但說出來的話裏,全都是掩飾不住的情緒。


這就像有朋友感慨的那樣,現在這人到底是怎麼了?一開口,不論是誰,不論在說什麼,不論怎麼表現的平和淡定,總有不受控制的抱怨不甘和戾氣瀰漫而出。

這並不侷限在特定的人羣,和年紀工作地域都沒有關係,似乎只要身處生活之中,就必然有這樣的表現。那種感覺就是沒誰滿足於現有的工作,沒誰滿足於現有的情感,沒誰滿足於當下的狀態,沒誰滿足於自我的處境。換言之,就是隻要說起來,不滿、失落、無奈甚至憤怒就會像打開的水龍頭,自己都往外流。

都包含些什麼呢?其實都大同小異。

無非就是現在都缺失信仰了,物慾橫流了,善良稀缺了,人情淡漠了,金錢至上了,感情不純粹了,愛變味了,友情全是利用了,理想都死了,沒什麼敢相信了,人和人之間只剩下利益了,活着越來越艱難了。

其實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切,確實多多少少都是很現實的存在,迴避不了。任何一個社會階段,在高速發展中,都必然面臨價值觀等思維和生活方式甚至情感表達方式的衝撞和改變。看到的負面多了,自然體現在個人的情緒裏,被很多人要麼全部否定,要麼懷念從前。

否定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爲在這種否定中,首先會被否定的,一定是自己。這一切變化,自己沒有參與嗎?自己不是利益分享者嗎?自己堅守了本心,沒有因爲利益隨波逐流,甚至推波助瀾嗎?肯定不是。之所以否定,只是因爲自己的所得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


當你在質疑一個社會的善良時,你是不是做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善良?

從人羣中刨除自己去指責人羣,這本身,就是一種責任的推卸。

至於懷念從前,我真的難以確定那些懷念的人有沒有真的經歷過從前,有沒有真的從內心裏感覺從前就應該是生活的榜樣?

從前真的就無條件的好嗎?從前就真的能代表人的滿足和需求嗎?我從不這麼認爲。拋開物質的匱乏和生活的不便去感嘆那時的慢,那時的簡單,那時的純粹,那時的人性和人情,我都會覺得從前在被偷換概念的利用。

從前之所以是從前,是因爲它擋不住一切渴望向前的腳步和期待,擋不住每個人渴望改變的慾望,更擋不住日新月異的時光。

回到從前就是巨大的退步,有誰不懂嗎?都懂,但就是覺得意難平。

生活中哪裏能少得了情緒啊!但如果總是習慣把自己摘出生活,再去指責生活,那最終,我們每個人都將承受那些戾氣累積的結果。

我們能脫出生活嗎?不可能。生活的一切變化和我們無關嗎?更不可能。所以,努力先讓自己好好生活吧,先愛自己,再愛家人,一點點延伸,最終,才能感覺到生活可親。

沒想給誰講什麼大道理,但想要改變,總要先從自己做起,不是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