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議課要有教師立場

三課一課時,教師最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從課堂上學到中東西,他們需要先對課堂教學有一個整體判斷,然後從中選擇有價值的東西進行學習。

觀課議課的根本有利於教師學習的課堂觀察,纔是最可靠,最有價值的課堂觀察。

進行觀課議課,我們要立足於幫助和引導,而不是批評和指責。

所有的教學都發生在特定的時空,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的一線教師的教學時間不是書本上,理論上的推演,而是在實踐的情境中展開的情境式實踐。


關口我們不禁要觀察教的行爲和學的行爲,而且要發現這兩者之間的互動和影響關係,最終基於這樣的關係,卻發現尋找更爲理想的教學行爲。

進行課堂觀察的主要目的是基於課堂現象的觀察和理解來建設自己的課堂,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並建設教師教育生活的共同體。觀課議課的主張,課堂教學的觀察者應該將自己定位爲未來理想課堂建設者,而不是當下課堂的評判者和批評者。

評價一次教研活動是否有效率,不是看參與者說了什麼,而是看參與者聽了什麼,帶走了什麼,會在實踐中改變什麼。

真正的官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靈體驗和感悟,用頭腦思考和判斷,需要觀察者全身心的投入。

觀察不僅要讀懂課堂,更要創造課堂,讀懂他人的課堂,要入乎其內,不僅要讀懂教育學的關聯,而且要讀懂教學行爲背後的理據倫理,追求思維決策方式,同時,還要用一雙慧眼發現最有討論價值的現象,以備交流討論而創造課堂,要出乎其外,超越自己思考教學的各種可能性,貢獻自己最有實踐可行的教學方案和策略,而不是對別人的教學指手畫腳。

以學習活動和效果作爲主要觀、議對象。一線教師更關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觀課,一課的以學論教。

盡力觀察研究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是爲了學生的學教的依據在於研究學教的實現,在於通過學教的效果在於考察學,只有發現了學生的學,理解了學生的學,我們才能對如何促進學生的學有發言權,也才能給參與者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幫助。

研究學需要走進學生,儘可能坐在學生身邊和學生建立相互接納,信任,互助的關係。走近是方式,走進是目的。走進學生,意味着要儘可能站在學生的立場,用學生的眼光給予學生的心理去觀看,去體驗,去感受,形成對學生及其學習的深刻見解。觀察研究學生是全方位的,不僅要觀察研究學生的學習準備,學習基礎,學習困難,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學習的收穫,以及他們對作業學習的願望,而且要研究學生在學習中的人際關係,社會交往,人格發展和生活質量。

觀課議課的參與者要達成的理解包括:1.理解彼此的處境和動機,理解教學的條件和環境,理解教學的背景、前因後果,理解教學的依據和決策過程;2.理解教和學之間的影響和關係,理解教的預設,教的行爲,學的行爲,學的效果之間存在什麼關係;理解學的效果是否理想,如何變得更有意義;3.理解教學新的可能性,理解教的預設,教的行爲,學的行爲,學的效果是否有其他可能性,理解新的思考和實踐可能帶來什什麼樣的變化。

觀課議課的理解和研究不是面向過去,而是指向未來,它可以幫助參與者認清自我,瞭解彼此,在共同研究中相互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