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27:道德人生

《中庸》27:道德人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天下共通的大道有五,指导人实行好这些大道的美德有三。共通的大道分别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昆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种道是天下人所共通的。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指导人走好人生大道的品质是天下公认的美德。求取完满人生,实施有效治理的实践无外乎这些。对于这些大道、大德,有的人生来就懂,有的人学习了以后才懂,有的人则是通过在艰难窘迫处境中的磨砺才懂的。到了明了、懂得这些大道、大德时,人生的完满程度便没有什么分别了。有的人是对这些大道、大德是自然而然的身体力行,有的人是为其中的好处所诱导才去实行,有的人则是被迫勉强去实行的。等到有所收获、获得成功时,效果便没有什么分别了。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鞭辟入里,为其剖析整个道德人生的根本原理。

一、大道有五

天生万物,多姿多彩。天生众人,各个不同。天下之事,纷纷纭纭。如果没有本末终始的意识,不能做出有效的抽象与概括,人是很难求得人生的完满的,更不要说鲁哀公所希求的对于邦国的有效治理了。

孔子作为关系学专家,抓住人类的五种主要关系,概括天下之达道五类。分别是指导处理君臣关系的君臣之道,处理父子关系的父子之道,处理兄弟关系的昆弟之道,处理男女关系的夫妇之道,处理朋友关系的朋友之道。

朱熹依据中华文明的具体演进,推展和发挥孔子的五类达道,为其厘定了更为具体的靶向性目标。分别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和朋友有信。

从关系学的角度,特别是从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讲,所有的人生问题,大体不会跳出这五类了。

二、大德有三

从修身的角度讲,人应当做好怎样的人生准备,才能走好人生大道呢?

孔子进一步概括——指导人走好人生大道的品质有三种,具备这三种品质,修养这三种美德,有助于人走好各自的人生路,处理好各自面对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孔子指出,人生最不可或缺的美德有三种——“智仁勇”——智慧、仁爱、勇敢。

智慧相当于人的软硬件系统,没有完备的软硬件系统,人生便无法正常运转。仁爱相当于人的动力系统,有了这个动力系统,人生才能一步步向前拓展。勇敢的关键在“勇于不敢”,相当于人的刹车系统,有了良好的刹车系统,才能保障人生这台大车的安全,才能减速、暂停,才能做好准备,更好的前行。

三、人生的“驾校”有三类

人生的要点就那么多,所有的弯弯绕透过“达道五”“行之者三”这个工具,基本上都变得一目了然了。但要求取完满的人生,实现邦国的有效治理,还需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个驾校,获得驾驭人生的“驾驶资格”。

在孔子眼中,天下的“驾校”有三类。一类是面向“生而知之”者的,直接发证、上路。一类是面向“学而知之”者的,通过学习、练习,实践,考取驾照,然后上路。还有一类考生,既非生而知之者,也不屑于学而知之。不要紧,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就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面对艰难困窘上。通过不断地碰壁、接受惩罚,这一类人也能获得驾照,学会驾驭自己的人生大车。

这三类“考生”,到获得“驾照”的那一天,驾驶水平便没有什么分别了。

四、完满的人生有三类

摆在鲁哀公面前的选择有三种:或者心甘情愿、自然而然地依照这些道德标准治理自己的邦国,实现有效治理。或者在可见的利益的诱导下,自觉不自觉的践行这些道德标准,有意无意里实现有效治理。或者被动憋憋屈屈、勉勉强强地落实这些道德标准,歪歪扭扭地实现有效治理。

等到有效治理实现和达成的时候,这三类态度导致的效果便没有什么分别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