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不足,莫向外求。”

这些年来一直对许多事情“讳莫如深”,过得极度封闭,封闭自我。它更像是倾向于某种直觉: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条件不够充分,还没有做好准备,还想再等等看……

说白了,这就是逃避。通过自欺欺人来掩盖自己的怯懦,逃避然后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甚至转嫁问题于它者。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它来源于切身的体悟,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性格,还来自于自以为是的秉性,更在于自己的认知。

在我看来,如果自性不足,那么,向外求索只会放大自己的缺陷,且后果不见得是自己能够承受。也就是说,我在逃避责任,没有勇气去承担后果。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不敢轻易开始,不敢主动。

于是,好像只能选择逃跑,能逃多久是多久,能跑多远是多远。

就像我不相信人有钱就会变坏。我始终坚信,变坏的源头不来自于外在条件,外在条件也只是给了本性以张扬的可能,即放大了自性的不足。本质上还是自性不足。

可是,即使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为什么还是没有改变呢?

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十年如一日的自己,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也没有活成理想的自己。表面上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也正是这样,才有了期待、希望和动力,才更需要加倍努力,勇敢尝试,大胆进取。

可惜,遗憾的是,后面的那些似乎再也出不来了。

我是说,我不敢。就像我不敢轻易挑战人性,就像我不敢正视自己,就像我不敢向外索求。

于是,缺少了真正的磨砺;于是,我一直没有成长;于是,始终没有任何变化……显然,这与我的希求是背道而驰的。

坦白地说,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我错了。

“完整的抽象过程,实际上是包含两个不同的抽象思维阶段:一个是从感性的具体(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到达抽象的规定(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再一个是进一步从抽象的规定到达思维的具体(对事物完整的规律性认识,即对事物的本质与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也就是说,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认识。

众所皆知,如果你什么也不去经历,不去接触,不去认识,那么,所有的一切就都只能停留于印象而不能够真正去认识它们,更别提后面的掌控了。自己也是这样的。

“自性不足,莫向外求。”它的前提是首先能够认识到自性不足,也就是说首先得有足够多的外在磨砺。否则,本来如此,一直如此,谈何认识呢?

自己虽然是存在的,但是,不去经历点什么,不去触碰点什么,不去探索些什么,不去真正认识些什么,那么,关于自己的认识,或者说认识自己,本身也就不存在什么自性不足了,更别说莫向外求。

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知道,还说什么自性不足,说什么莫向外求,那么,能得出什么来呢?我是说,本来自己的真实身份就不需要你去证明它,偏偏还想着打磨自己,那么,用什么打磨呢?

最近,我一直在修炼自己的“养气功夫”。何谓“养气”?修身养性、动心起念,一切都在和外在条件进行对抗。外在条件本身就一直存在,如果忽略了它们,它们的作用也并不会因此消解,这是可以想见的。如何与它们相处,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让这种种影响为我所用,继而起到磨砺自身的作用,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的养气啊!

否则,目中无物,目中无人,岂不是一步到位?多简单啊。但凡一个智识不全之人,天生如此。只是,这还是健全的人吗?

所以,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外物:一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身处其中还能够从中脱身,是分寸的把握,是拎得清,而不是一味地消极避世,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否则,“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就是例证。

也就是说,首先要“实事求是”,然后才有真正的自己。

一如所谓的情侣间的“互动”,也就是所谓的“送分题”、“送命题”,本质是试探。诚然,舒心的回答让人显得很机智,但是,我们并非生活在虚拟问答中,我们同样是具体的人,遇到的也都是具体的事儿,如果因为虚拟问答而置感情或情感不顾,或认为这就是情感流露,那未免太不把感情当回事儿了。

人是可以变的,可以成长的,可以有进步的,感情也是如此。于一时求一生的问和答,这样的一劳永逸多半是徒劳,且非真理,或真相,更非我们人、人生本身,感情本身。

所以,别忽略了前提,一如说话忽略语境,那将不知所云,也无话可说。“自性不足,莫向外求”同样如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