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表達和書面語表達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說的話,稱爲口語,就是人與人之間口頭表達、交流的一種方式,大家再熟悉不過。但在作文當中,我們主要使用的是書面語。除了在引入人物對話時,適當地採用一些口語表達之外,口語是難以進入作文中的,那樣的話,會顯得非常“大白話”“不地道”。但我們已經習慣了用口語說話,在寫作時就要內在地克服一種口語化的習慣,把口語變成書面語纔行。

一、口語表達和書面語表達的案例和差異

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還是明顯的,這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口語表達:我腦袋裏忽然想起一件事兒,我昨天說給我同桌打電話來着,可是我到底給忘了!你看我這糊塗呀!我趕緊給朝着電話跑去。

改成書面語可以這樣表達:

我頭腦中忽然湧起一個念頭,像閃電一樣劃過——昨天就該給同桌打那個電話的。我在心裏提醒過自己多次,對自己千叮嚀萬囑咐,可到底忘得乾乾淨淨!我立刻起身,朝着電話的方向疾步走去。

從口語思維到書面語思維,作文是最好的訓練

你看,在這樣的轉化當中,實際上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一個人忽然想起那件事,對自己有點自責,然後趕緊去彌補。在口語表達中,它是簡單的,非常直接的表達,是不存在渲染、暗示和潤色的,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大白話——這在生活中沒什麼不好,不存在任何的溝通障礙。如果在你的對面坐着一個人,你這樣說話是一點問題沒有的,決不能如後面修改後的樣子,那樣在生活中說話給人的感覺,至少的有點怪,可能讓你失去朋友;嚴重時,可能有人說是你“神經病”。

但是,在作文的時候,修改後的書面語,就會更受到讀者的歡迎。道理也很簡單,至少在使用場景上,讀者閱讀的時候,是對語言有一個基本要求的,如果看到的是非常口語化的東西,讀者很難有什麼興趣看下去。

首先,一些書面詞彙的替換是必要的,比如生活中我們說“腦袋”,反映在作文中,變成了“腦海”“大腦”,這種轉化的意味在於,“腦海”有文學色彩,“大腦”有科學意味,這樣更適合讀者的閱讀口味。

其次,增加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文是講究運用修辭手法的,學生最常使用的是比喻、擬人和排比的。這個案例中,增加了“像閃電一樣劃過”的句子,是對“忽然想起”的一個形容,顯得更生動一點,這是大家不陌生的。

第三、改變句子表達的方式,融入更多信息量。比如“我昨天說給我同桌打電話來着”,這是一個事實。修改後的敘述是“昨天就該給同桌打那個電話的”,不僅將“昨天”放在句首,體現出錯過的時間本身,“就該給”則表示出作者的一種內疚,情感上的信息就加以體現了。

第四、增加句子予以強調,擴展了作文內容。如案例中的“我在心裏提醒過自己多次,對自己千叮嚀萬囑咐”,這裏沒有出現新的信息內涵,是承接上句中的“昨天就該打電話”——自然,原文中沒有體現出對自己的一再提醒,但反映在作文中,強化了那件事的重要性,否則爲什麼要反覆提醒自己呢?同時,引入了一個“千叮嚀萬囑咐”的俗語,也是一種強化。

第五、敘事中對主體行爲的刻畫有考慮,變敘事爲描寫,更顯生動。如案例中的“我趕緊給朝着電話跑去”,這是一個簡單的敘述,敘述的是自己的一個行爲;但改成“我立刻起身,朝着電話的方向疾步走去”,則變成了一種描寫、一種刻畫,讀者可以從“立刻起身”“疾步走去”等詞彙中,輕鬆看到作者的焦急心情。

以上幾點的簡單分析,我們應該可以明白:日常口語化的表達是直接的,不很講究表達效果的;但在寫作中,將他們“轉化”成書面語之後,文學色彩、修辭藝術、句子表達方式、暗示信息、情感信息等,都可以“融合”在句子當中,這就是書面語言寫成的作文,和我們日常語言表達的巨大差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