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1.31今日正月初十//過龍門· 觀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第10集《寶藏》感懷(收束篇)//大寒·冬景·冬意(十二)

      題記:大漠神奇,關塞道遠,文明基兆,潮起流泉。鴻翔邊地,繽紛翅羽,鶴度西廊,碧雲霽煙。沙裏蘊涵,詩詞賦古,風中養脈,雅韻章年。金山褐袖,相互依映,天地生靈,我自泰然。

過龍門·觀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之第10集《寶藏》感懷

      寶藏隴西廊,秀麗風光。石油開採玉門疆,鋼鐵雄姿風骨強。華夏兒郎。

      崛起勢昂揚,誰道蒼涼?金沙褐土綠洲茫,大漠雲煙成壯景。關塞流芳。

《河西走廊》第10集《寶藏》——

      公元1949年6月。中國西部的夏天意味深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進入攻擊線。他們的任務是解放中國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省。

      毛澤東指示說:“希望本年年底能解決甘青寧三省並直達甘涼肅三州,取得油源。

      “這個“油源”,指的就是河西走廊西端茫茫戈壁灘上的油礦。驟然之間,玉門成爲大軍揮師西進中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

      1898年11月,清帝國的光緒皇帝曾經下達了這樣一道聖旨:聞甘肅各種礦產甚富,自來未經開採。着陶模揀派妥員,認真踏勘。毋令貨棄野地,轉令外人垂涎。但,遺憾的是,這次奉旨勘查甘肅礦產資源的活動,因爲當時的內憂外患毫無懸念地擱淺了。

      直到20世紀中期,河西走廊才迎來了真正的工業化浪潮。在共和國經濟建設序列中,河西走廊因爲它豐富的地下礦藏,再次成爲備受關注的地方。

      1949年的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解放了蘭州、西寧後向着河西走廊全面推進。此刻,距離新中國的誕生已經越來越近,而能源成爲共和國締造者極爲關注的頭等大事。一野第二兵團的二軍四師向玉門方向快速機動。9月25日,玉門和平解放。而這裏,就是毛澤東在電報中所特別強調的“油源”——祁連山下的老君廟油礦。日後,它有了一個更加爲人熟知的名字,玉門油田。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由於內燃機的發明,石油已經成爲一個國家經濟乃至軍事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對於這一點,新中國的締造者們非常清楚。此前的中國,一度被世界地質學界稱爲貧油國家。曾有西方學者說,中國雖然幅員遼闊,但是地下幾乎不可能有石油存在。

      1921年,年輕的地質學家翁文灝派遣剛從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地質系碩士畢業的學生謝家榮到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門一帶進行油田地質調查。他的到來,成爲一個清晰的標誌——有史以來,第一批中國自己的地質學家穿越了祁連山與河西走廊。他們是循着古老的歷史線索來到這裏的。

      甘肅玉門一帶出露石油的跡象,早有史書記載。公元267年,西晉人張華在他的《博物志》中就描述過:“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燃極明。”唐朝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也留下了對玉門石油的記載。這些從地下緩慢湧出的石油,千百年來被當地老百姓土法撈取,用來照明、配藥。

      謝家榮的調查進行得很艱苦。20世紀初的河西走廊清冷荒涼,繁華不再,他們只得藉助毛驢,往返於採集點之間。半年後,《甘肅玉門石油報告》完成。這個報告引發了中國地質學界對河西走廊地區的關注。只是,此時的中國處在異常動盪的政治局勢下,軍閥混戰,沒有能力繼續開展針對玉門的石油勘測。這一等,又是16年。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軍隊封鎖了中國沿海的港口,這讓始終依靠原油進口的國民政府不得不寄希望於在中國內地尋找石油資源,他們將目光對準了河西走廊。

      1937年夏,作爲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設置的“甘肅油礦籌備處”的一員,40歲的孫建初帶隊前往玉門尋找石油。這一次,他們收穫巨大。孫建初在考察隊撰寫的《甘肅玉門油田地質報告》中激動地寫道:“已可斷言,石油即將出現於甘肅之西部,如具備良好條件,可望獲致極佳的產量。”並明確建議,以老君廟爲中心,立即施工鑽探。

      玉門油礦的第一口油井,人們親切地稱它爲“老一井”。1939年3月,孫建初主持啓動了這口油井的鑽探工作。1939年8月11日,老君廟一號井噴湧出工業油流,成爲中國石油工業的起點。日產10噸原油,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截至1949年玉門解放,老君廟油礦共鑽探成功44口油井,共生產原油50萬噸,這佔當時中國石油總產量的90%以上。孫建初也因此被譽爲“中國石油之父”。

      新生的共和國百廢待興,以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爲主的大規模建設即將展開,沉寂了許久的河西走廊。又一次迎來了它重新崛起的契機。1950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制定的《西北區經濟建設三年計劃草案提要》中,明確提出“西北地理環境和經濟資源,決定了它是我國最鞏固的、最有希望的國防建設和工業建設的重要基地之一”。

      工業建設的發展離不開石油,加強石油的勘探、開採,成爲了一件頭等大事。1951年的5月27日,中共中央收到一封來自西北局第二書記習仲勳的信件。

      信中說:“經過一年來石油地質的勘測,現已就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詳測了十一個儲油構造,其儲量約有二億五千萬噸。”這封信所傳遞的信息無疑是令人振奮的——當時,全國對石油的實際年需求量約50萬噸,而1950年全年實際開採量還不足10萬噸。在這封信中,習仲勳還提出了詳細的開發計劃,建議1953年起開礦及建廠,爭取在1955年底開始出油,年產原油六百萬桶,這樣就首先滿足了全國目前的石油年需求量。同時建議,在蘭州修建煉油廠。第二年的2月,毛澤東簽發命令,將解放軍19軍57師改編爲“石油工程第一師”。數千名征塵未洗的官兵成爲新中國在河西走廊的第一批城市移民。

      1952年歲末,玉門油田和蘭州煉油廠被同時列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中。5年後。1957年12月,新華社正式向世界宣佈: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河西走廊的玉門建成。這個油田在萬衆矚目中迅速成長壯大爲一座大型的現代化石油工業基地。經過幾代石油人的努力,玉門油田總計勘探並開採的17個區塊資源總量9.56億噸。玉門油田,成爲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而王進喜則是從這裏走出的傳奇。這個15歲走進玉門油礦當童工的玉門當地人,在新中國的石油鑽井歲月中,創造出驚人的全國鑽井最高紀錄,並在大慶石油會戰中一舉成名。而詩人李季更是充滿激情地讚頌這座地處西北的石油基地發揮的巨大作用是——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玉門油田成爲河西走廊上第一個大規模開發的寶藏。但這片無言的土地蘊藏的能量遠不止於此。

      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河西走廊中段,距張掖市西北13公里的黑水國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古代冶煉的歷史遺蹟。這意味着,早在4000年前,河西走廊就已經出現了人類自主的冶煉活動。雷臺漢墓中出土的銅車馬陣列就是當年河西走廊冶金工藝的最好註腳。但,生活在這條通道上的古代先民採挖礦石的地點卻始終沒有找到。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急需大量鋼鐵支撐建設,尋找鐵礦資源就成爲重中之重。1955年夏季,西北地質局編號645的地質隊連續派出兩個分隊進入祁連山尋找鐵礦。他們是年輕的共和國工業先鋒。地質隊員們先是在藏族牧民柴昂阿萊什登帶領下找到了頭道溝鐵礦露頭。

      接着,年僅21歲的西北大學地質系畢業生秦士偉帶領一個小組冒着嚴寒和給養中斷的危險孤軍深人祁連山,在幾乎彈盡糧絕的時刻,他們堅持繼續尋找。終於,秦士偉小組在一個叫樺樹溝的山岩上發現了赤紅色的鐵礦露頭帶。那一天是1955年10月23日。這一年的12月,甘肅省政府正式把樺樹溝命名爲“鏡鐵山”。一個新地名就此在河西走廊誕生。

      爲了中國鋼鐵工業的戰略佈局,匆匆組建的634地質隊,在風雪瀰漫的12月火速開赴礦區,一場驚心動魄的探礦會戰在祁連山中全面展開。幾乎所有的礦區鑽孔都佈設在陡峭的山崖上。年輕的地質勘探工作者和時間賽跑,和死神較量,從發現鐵礦露頭到提交給國家一個大型鐵礦的勘探報告,他們只用了短短的3年時間。

      代價同樣是巨大的。爲了共和國礦山勘探,先後有11名年輕的地質隊員獻出了生命。楊守林21歲、白興民21歲、李敬君32歲、鄭存江27歲;孟子明37歲、段文19歲、辛立國30歲、馬漢民26歲。王宏江27歲、宋尚仁30歲、計進倫年齡不詳。

      這裏是嘉峪關市的地質工作紀念碑。這座紀念碑講述的是中國年輕的地質工作者和一個工業城市誕生的故事。1958年1月。國家冶金部在酒泉城以西22公里的戈壁灘上確定了酒泉鋼鐵廠的選址。一座中國西北地區的大型鋼鐵企業的建設工程隨即展開。7年後,1965年,一個因鐵礦而興起的現代工業城市在河西走廊上正式誕生,因爲靠近古嘉峪關城,它被命名爲——嘉峪關市。

      就在鏡鐵山勘探進入尾聲的時候,來自河西走廊祁連山北緣的一個意外發現震驚了整個中國。兩年前,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的湯中立被分配到甘肅省地質局祁連山地質隊工作。1958年10月7日,已經是祁連山地質隊一分隊隊長、技術負責人的湯中立,帶領巡迴檢查組來到永昌縣河西堡,一個生活在永昌當地的老鄉拿着一塊泛綠的石頭找到地質隊來主動報礦。這塊被地質學術語叫作“孔雀石”的礦石標本引起湯中立的特別關注。

      問清礦石標本的來歷後,湯中立和其他同事立即驅車趕到永昌縣,然後又追蹤到寧遠堡報礦人的住地,找到了一個叫“白家嘴子”的起伏山岡。在這裏,他們發現了含有孔雀石露頭的巖體。在其後的兩天時間裏,湯中立等人對此處的巖體進行了初步勘查,並勾繪了地質草圖。正在檢查找礦工作的地質部總工程師陳鑫恰好看到了這塊礦石,做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指示——要特別注意,化驗礦石中是否含有鎳元素。幾天後,陳鑫來到河西堡,帶來一份化驗單。

      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金川銅鎳礦牀最早的一份礦石標本分析報告。河西走廊上的這次重大發現,是上天的恩賜。鎳,一種銀白色金屬,由於它具有良好延展性和穩定性,難熔耐高溫,在空氣中不易氧化,因此是—-種十分重要的有色金屬原料,被用來製造不鏽鋼等高強度鋼材,廣泛用於雷達、導彈、坦克、航空與航天器、原子反應堆等軍工製造業。

      中國一直被視爲“貧鎳國”,鎳成爲新中國唯一憑特別票證供應的金屬產品,可謂是“黃金可求,鎳難求”。因爲這是戰略資源,西方世界對此始終嚴密封鎖與禁運,年輕的共和國急需鎳礦資源。

      1958年冬季,一場大規模的鎳礦勘探會戰在河西走廊的龍首山下旋即展開。此時,他們還不知道,在這片荒涼的戈壁灘與起伏不定的祁連山北緣地帶,他們工作的意義不亞於緊隨其後中國大慶油田的發現。但,起初的收穫卻令人失望。7年後的l965年,被命名爲“金川鎳礦”的第一和第三礦區勘探結束,第四礦區勘探同樣證實是規模有限的貧礦。何去何從,年輕的中國地質勘探者面臨抉擇。

      此時,湯中立受命主持編制金川二礦區深部找礦的設計方案,計劃打一批深度四五百米的鑽孔,找巖體深部的礦體。其中在12線ZK22孔的鑽探施工中,湯中立執拗而倔強地頂着巨大風險一再修改530米的原定深度,深入挖掘,並更換了一臺千米鑽機施工,終於發現了深部巖枝中隱藏的富礦體。最終的勘探報告顯示,發現的鎳礦礦體厚度達到358.16米。

      這次驚險的地質勘探,取得了對祁連山地質探索的重大突破,對中國地質勘探界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且,這份最終勘探報告所涉及的礦種遠不止銅鎳這兩類。其中,鐵、鉻、銅、鋅、螢石、水晶和鈾等38種礦產蘊藏豐富。金川由此一躍成爲世界第二大規模的複合型超級銅鎳礦牀。

      這裏就是金川的人造天坑——露天開採鎳礦坑。在爲中國工業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後,這座露天礦在河西走廊上留下了一個長1300米、寬700米、深310餘米的橢圓形礦坑。這是中國迄今爲止最深的人造天坑,也因此成爲人類留在地球上的一大記憶景觀。直到今天,對於河西走廊寶藏的挖掘工作仍在地底深處繼續。這是金川礦區的主要坑口。每天,上下班的礦工們都要沿着這條斜坡道來往於井上井下。

      當攝製組乘坐專車穿過全長7公里的亞洲最長斜坡道,走進鎳礦深處時,不能不驚歎金川人的開拓精神。經過幾十年的開採,金川鎳礦的地下巷道已累計達到近千公里,相當於金昌到北京的距離。當地質勘探剛剛展開的時候,金川鎳礦的建設者便已經在河西走廊的戈壁灘上安營紮寨了。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生活環境,創業者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創業史。金川鎳礦從正式開採礦石,到建立起一座全部利用國產設備的大型電解鎳採選冶聯合企業。只用了短短4年時間。在昔日一望無際的荒漠戈壁上,一座中外聞名的新興有色冶金工業基地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

      1978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方毅八下金川,組織全國50多家科研院所和建設單位聯合攻關,解決了制約金川發展的大量關鍵性技術難題,使金川公司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在很短時間內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成功躋身世界鎳鑽工業技術大國的行列,在遨遊蒼穹的“神舟”系列宇宙飛船中,在一杆杆入地的鑽機中,在一艘艘下海的輪船中,都有金川人生產的產品。一塊無意中發現的孔雀石也改變了這片土地原本荒涼的命運,一代人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河西走廊上,曾經的荒漠變成了新的家園。       1981年2月9日,爲加速金川鎳基地建設,國務院決定正式設立金昌市,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上,又一座蜚聲國內外的新興工業城市——鎳都金昌自此崛起。今天的金昌,不僅是一座工業城市,更是一座綠色宜居的園林城市。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繼續憧憬着未來的生活。因河西走廊礦產開發而新設立的城市嘉峪關和金昌,使延續了兩千年的河西四郡變爲今天的五座城市,由此形成了甘肅行政區劃的新格局。

      今天,我們沿着貫穿河西走廊的連霍高速一路行駛,茫茫的戈壁上出現了新的景觀,它同樣來自大自然的饋贈。由於河西走廊位於青藏高原的北支西風帶上,風向穩定、風力充足,是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許多地方都具備建設大中型風力發電站的良好條件。

      如果能利用河西走廊地區每年一半時間的風量,發電量就能達到約4000億千瓦時,這相當於全國一個月的用電總量。與此同時,河西走廊平原區爲溫帶半荒漠和荒漠氣候,光熱資源豐富。2015年,這裏將建成風力發電和光能發電的“陸上三峽”,成爲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巨大寶庫。

      河西走廊,因爲豐饒,所以美麗;因爲歷史悠久,所以沉厚包容。當它的潛能被充分發掘的時候.必將帶給中國與世界更大的貢獻。 若是人們從空中俯瞰這裏,最能清晰感受到河西走廊的通道價值——這條得天獨厚的走廊深居內陸腹地。獨特的地理佈局造就了中原與西域的理想聯絡方式。古往今來,打造並維護這條交通動脈,始終是中國的國家戰略。

      1952年10月1日,是新中國的第三個國慶日。天水到蘭州的鐵路通車。毛澤東欣然題詞:“慶祝天蘭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蘭新路。”就在這一天,蘭州至新疆的蘭新鐵路破土動工。建設穿越河西走廊、連接新疆的鐵路是中國人多年的夢想。

      蘭新鐵路所經地區的地質條件複雜、環境惡劣,大部分線路經過戈壁荒灘,工程分散,嚴重缺水,冬季漫長,運輸困難。廣大工程建設人員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多項建設奇蹟。

      1953年,在河西走廊東端的烏鞘嶺,三萬勞動大軍正在鏖戰當年中國鐵路歷史上最大的工程。這是當時《人民畫報》上的一張照片。英姿勃勃駕駛推土機的年輕姑娘叫胡友梅。這位21歲的蘭新鐵路建設者成爲新中國第一個女推土機手。

      1953年4月,胡友梅出席了在北京懷仁堂召開的全國第二屆婦女代表大會,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朱德總司令和劉少奇副主席的親切接見。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故事片《馬蘭花開》,片中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奮戰在蘭新鐵路上的女推土機司機胡友梅。

      1958年12月,蘭新鐵路的鋼軌穿越河西走廊甘肅、新疆交界的紅柳河,進入開闊的西域。四年後,1962年,蘭新鐵路全線竣工。這條鐵路東起蘭州西站,向西跨黃河,穿越海拔3000米的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北麓、馬鬃山南麓西進,跨紅柳河進入新疆,再沿天山南麓經哈密、鄯善,過“百里風區”及吐魯番盆地北緣,在達坂城穿越天山到達烏魯木齊,全長1903公里,是新中國投資建設的一條最長的鐵路幹線。河西走廊沒有鐵路的歷史,至此永遠結束了。此時,距1876年中國境內第一條鐵路開通,已經過去了86年。

      又過了28年。1990年9月,東起中國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第二座歐亞大陸橋穿過河西走廊,全線貫通。2014年歲末。橫貫中國西北的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蘭新高鐵全線通車。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大交通戰略的變革在21世紀尤其顯得意義非凡。不僅如此,在這條中國西部陸路大通道上,還有人們看不到的通道正在持續運行。

      2000年2月。與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電東送並稱爲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的“西氣東輸”工程正式啓動。這是中國迄今距離最長、管徑最大、投資最多、輸氣量最大、施工條件最複雜的天然氣管道。河西走廊是西氣東輸、西油東送的能源戰略大通道和中國西部重要的管廊帶,是中亞和新疆的油氣資源進入中國內地的中轉站,也是油氣產品進入川渝、中原等地區的重要集散地,在中國能源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今天,河西走廊已經建成、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及天然氣管道有十幾條之多。這條寬闊平坦的走廊正在成爲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戰略通道。

      在曾經的歷史通道上,作爲通往廣闊西部的咽喉,河西走廊是那麼的意氣飛揚,更灑下過無數先輩的血汗,沉澱了太多的期待與渴望。

      而對於21世紀的中國人,這條橫貫東西、扼控咽喉的超級通道,戰略地位愈發凸顯,也必將肩負起更多使命。

      兩千年前,張騫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西去的探索征程,纔有了一個帝國沿着河西走廊金戈鐵馬的生動歲月和這條通道日後的別開生面。

      從走廊東西兩端同時走來的學者和僧人,攜帶着古老的典籍和經書,穿越亂世動盪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

      儒家與佛教的光芒沿着這裏,照射到整個東亞,而東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也讓河西大地變得博大、寬容。

      河西走廊像一個楔子,楔入了中國廣袤的西部。和平的使者紛至沓來,以會談與結盟的方式,奠定了今天的中國版圖。身處廣袤西部和遙遠歐洲海岸的人們,也懷揣着對未來生活的期望和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踏上了東行的路途。

      從此,穿越了河西走廊的絲路綿延伸展,馬幫與駝隊日夜兼程。瓷器和絲綢、黃金和琥珀、僧侶與經卷,財富與憧憬成爲漫漫旅途中堅持的夢想。

      在這條神奇的河西走廊上,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時光。激情、慾望、喜悅、悲傷,重複輪迴。把一個個遙遠的國家聯絡成一個更加宏大的格局:天下。

      毫無疑問,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種歷史.—種文化和一種使命。它是絲綢之路的象徵和縮影。在世界版圖上,兩條絲綢之路,恢宏而壯美。

      陸上絲路,從中國西安出發,一路向西,跨越高原峽谷,穿越沙漠盆地,經過河西走廊,深入中亞腹地,通連歐洲;海上絲路,從中國東南沿海,沿馬六甲海峽,過印度洋,直抵大西洋岸邊。千年前的絲路輝煌,張騫策馬西行,鄭和揚帆西下,一段久遠的故事,一段讓人感懷的滄桑歲月。

      2013年9月,瓜果飄香之際,習近平主席來到中亞,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不到一個月,在椰樹芃芃的東南亞,習近平主席又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2013年11月“一帶一路”,寫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上升爲國家戰略。“一帶一路”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戰略構想,更是沿線各國的共同事業,有利於將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等優勢轉化爲務實合作、持續增長優勢。

      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着絲綢之路沿途各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草原黃了又綠,海上潮漲潮落。中國,從強盛到衰落,又從抗爭到復興。今天,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未如此之近;中國同周邊國家攜手圓夢的意願,從未如此之真。而河西走廊,作爲陸路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段,也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時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終就在這裏。曾經發生的故事已成永恆;走向未來的腳步正在繼續!

                    2023.01.3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