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和圈套》

摘錄:

1.洪鈞矜持地笑笑,沒有立刻說什麼,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如何應對十分關鍵。有不少人能扛得住老闆的批評甚至斥責,卻扛不住老闆的表揚和讚許,結果白白葬送了大好形勢。就好像老闆在你面前立了一根杆子,有的人想都不想就往上爬,結果滑下來摔得很難看;也有人癡癡地看着杆子不知所措,最後竟轉身逃開,結果杆子就倒下來正好砸到他腦袋。洪鈞自然是要順着杆子往上爬的,但他會讓老闆一隻手扶着杆子,一隻手扶着他,幫他往上爬。洪鈞看着皮特的眼睛,把他早已準備好的話,一字一頓地說了出來:“你和我,咱們是夢之隊。”

2.這還是洪鈞最熟悉的那個城市嗎?洪鈞生在這裏、長在這裏,在這裏唸書,在這裏工作,三十多年了,怎麼好像今天才忽然發現很多以前從未留意過的東西。洪鈞這大概就叫“圈子”吧,或者用一個更雅緻的詞:生活空間。洪鈞不想用“階層”這個詞,因爲他始終不認爲自己屬於什麼高的階層,事到如今,他更不願意承認自己已掉到什麼低的階層。洪鈞對自己解釋說,自己只是終於有機會從原來的圈子裏溜出來,得以溜到其他的圈子中去逛逛。洪鈞開始有一種感覺,似乎空間比以前大了許多,世界比以前豐富許多。他就像一隻螞蟻,在一個小圈子裏忙忙碌碌地轉了很久,忽然他變成一個小男孩兒,蹲在樹下,看着自己在地上劃出來的一個小圓圈裏,有幾隻螞蟻在忙着。人就是這樣,先自己動手給自己劃一個小圓圈,美其名曰人生規劃,然後自己跳進去,在圈子裏忙。洪鈞曾自以爲他這些年就是在做兩件事:他一邊給別人設圈套,一邊防着別人給他設圈套。所謂成功與失敗,無非是別人有沒有掉進他設的圈套,以及他有沒有掉進別人設的圈套。現在洪鈞明白了,其實他一直還在做着第三件事:他在不停地給自己設着圈套,然後自己跳進去。人這一輩子,都是爲自己所累。    洪鈞如今才發現北京原來真大啊,他好像只是在東北角的這幾個街區裏逛了逛,就已經大開眼界了,如果再跳到其他地方轉轉,不知道又會有多少新鮮東西。

3.劉小姐,好像有人說咱們的易經和八卦是最早的二進制,所以是咱們中國人最早發明計算機的原型。可是呢,事到如今我們還不是隻能買你們這些外國軟件?你們還不是都跑到外國的軟件公司打工去了?當年中國人還最先發明瞭火藥呢,不照樣被洋槍洋炮打慘了。所以就算真是你們最先做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你就別提當年了,還是多講講現在吧。”洪鈞心裏清楚,此刻菲比如果能輕鬆地把姚工冒出來的這些話一帶而過,接着該講什麼還講什麼,其實這個小插曲也就到此爲止,波瀾過後很快會恢復平靜,也不會有誰真正在意。洪鈞站起身看向姚工,笑着說:“剛纔姚工的話挺有意思啊,我這會兒還在回味呢。”然後便轉向普發的衆人,仍然面帶微笑,說道:“其實啊,我們這些中國人之所以到外國的軟件公司工作,就是去教外國人應該怎樣在中國做軟件,要不然老外們不懂啊。”

4.洪鈞專門囑咐過他,能做的和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他現在惟一該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

5.人其實真是環境的奴隸,坐在自己辦公室裏的韓湘就與他在美國一路上所見的韓湘判若兩人了。

6.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好惡真像照鏡子一樣,是會原封不動地反射回來的,範宇宙對瑪麗的不屑直接換來了瑪麗對他的反感,若不是因爲他是洪鈞的客人,瑪麗都會把“先生”二字去掉。

7.信息本身並無所謂好壞之分,只有準確與錯誤之分,沒有這些準確而及時的信息,我們很難對整個形勢有所瞭解,所以很有價值。

8.對方每提出一個條件,在這個條件背後都有其目的,這個條件的提出只是達成其目的的手段,而這一層目的又是實現他更深一層目的的手段,所以你要像解連環套一樣連問幾個‘爲什麼’,迫使自己往深處想,當然沒必要搞‘十萬個爲什麼’,一般問三個‘爲什麼’就可以了,深究三層之後就可以撥雲見日、水落石出,然後再做決策。

9.自己一味地“心底無私天地寬”了,似乎動機的正大光明就足以掩蓋手段的經不起推敲之處,他知道這次又落入了無意間爲自己佈設的圈套。其實大多數圈套都是由套中人親手爲自己佈設的,旁人只不過是在合適的時機收緊了繩索而已。

10.面對自己的成功,不要以爲都是依靠自身主觀努力必然得來的;面對他人的成功,也不要以爲人家都是依靠客觀原因偶然得來的。

成功時要認清其中的偶然因素,失敗時要檢討其中的必然因素,這纔是一名優秀的銷售應該具備的心態。

任何成功,都有太多的偶然;而任何失敗,都有太多的必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