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之《都是“漂亮”惹的禍》

【都是“漂亮”惹的禍】

一、漂亮並不是什麼好事。

女人有個胎裏帶來的大敵,這就是漂亮。

當然了,這也要看女人自身的造化,對漂亮如果提得起放得下,也是可以不爲所累的。

一般女人長得太漂亮,這輩子憑空就生出了許多的艱難險阻。

即便是讚美和羨慕也多有捧殺之虞。

一個小女孩如果自小就陷落在讚美與羨慕之中,一般她很自然地就會攬鏡自照,繼而顧盼生姿,既而日久生戀,以爲自己長得天下無雙,無形中便悄悄滋生了嬌驕之氣,眼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將來容易成爲潑婦和妒女。

也因爲漂亮,女人無法辜負這般人才。

於是,她的所想所慮全都集中在了維持這份漂亮的穿着打扮上面。

這麼一來,小時候的書是很難讀得好的,稍大一點又容易情竇早開,墜入男女的情感糾葛之中。

而正是早戀早婚,其實還毫無社會與人生的經驗,往往導致婚後不幸,命運多蹇。

在職業的選擇上,漂亮女人如蛾逐火地喜愛拋頭露臉的行當。

比如唱歌跳舞做演員,偏偏都是喫口青春飯的事,便是風光,其時也短,很難登峯造極,成爲一方大家。

當一般的人人到中年,正朝氣勃勃,卓有成效地做着自己的事業的時候,漂亮女人卻已經花事闌珊,走下坡路了,只好自怨自憐,哀嘆紅顏易老,青春難留。

爲自己的漂亮所惑的女人很難有幸福之人。

所謂知足常樂,而這類女人是不可能知足的。

在她們看來,丈夫總是配不上她們,衣服總是配不上她們,工作環境總是配不上她們,居住環境當然也總是配不上她們,身旁的衆人更是配不上她們。

所以,她們眉藏煞氣,心浮氣躁,自私自利,惹人生厭。

還有一種女人自以爲漂亮卻本身並不漂亮,這就更可怕了。

她們會完全地以自己爲中心,精心地塗脂抹粉,使原來不算難看的臉變得讓人慘不忍睹。

但她是一定要你一睹其風采併爲其喝彩的。

否則順者昌逆者亡,光憑她的一張嘴巴就能罵死你,遑論還有其它的手段。

一般這類女人都是相當有手段的。

說到底,漂亮並不是什麼好事。

因爲漂亮並不等於美。

漂亮只是一個外殼,有時候,漂亮甚至令人覺得很醜。

美才是最重要的。

美是一種光芒,它可以由人的心靈透射到外表,使你一派大方和自然。

所以,女人最好別去管自己漂亮不漂亮,因爲漂亮也是一種身外之物。

二、厭惡比愛更加屬於一個人的本質。

知識和心靈是兩回事,一個勤奮做學問的人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心靈很貧乏的人。

若想知道一個人的精神級別,不要看他研究什麼,而要看他喜歡什麼。

一個人在精神素質上的缺陷往往會通過他的趣味暴露出來。

趣味是最難掩飾的,因爲它已經紮根在無意識之中,總是在不經意中流露。         

你告訴我你厭惡什麼,我就告訴你你是什麼。

厭惡比愛更加屬於一個人的本質。人們在愛的問題上可能自欺,向自己隱瞞利益的動機,或者相反,把道德的激情誤認做愛。

厭惡卻近乎是一種本能,其力量足以衝破一切利益和道德的防線。

生命不同季節的體驗都是值得珍惜的,它們是完整的人生體驗的組成部分。

一個人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有人生的收穫,歲月的流逝誠然令人悲傷,但更可悲的是自欺式的年齡錯位。

看透大事:超脫;

看不透大事:執著。

看透小事:豁達;

看不透小事:計較。

一個人可能超脫而計較,頭腦開闊而心胸狹窄;也可能執著而豁達,頭腦簡單而心胸開朗。

還有一種人從不想大事,他們是天真的或糊塗的。

三、沒有人能通過優秀來獲得被愛。

有些人,當你去了解她的生活,你會發現儘管她各方面都看起來很好,但她內在並不自信,她不斷地去努力滿足各種人、聲音、和社會對於她的要求。而且像個無底洞一樣,怎麼做都不夠。

人們經常通過讓自己變得優秀來獲得被愛。但在,經常充滿了猶疑、對自我的不確認和匱乏感。因爲仔細去想,他們獲得的是表揚,卻始終獲得的不是愛。

人們通過優秀能夠獲得很多東西,比如地位、金錢、羨慕、嫉妒、關注、恨意;但沒有人能夠通過優秀這件事情獲得愛。

因爲愛是另外一種東西。

自戀是人們非常原始的一個能量,就是自己愛不愛自己。

人從出生起要建立自己的自戀感,同時在社會化發展的過程裏面,一個人要從愛自己,然後慢慢發展爲能夠去愛他人,愛父母、愛家庭、愛朋友等。

自戀損傷是指當一個人被要求成爲他人,而無法成爲自己的情形下,對於一個人的自戀發展水平所帶來的損傷。

比如,父母會跟孩子講說律師是個好職業。但如果作爲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不止於此,而有意或無意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向孩子傳遞一個隱藏的威脅信息:如果你不去成爲律師的話,你會失去我的對於你的愛;或者律師是個好職業,如果你努力地去考法學院成爲律師,我就會更愛你。

當一個人不能成爲自己,或者被逼迫成爲他人,以滿足他人預期的時候,就會形成自戀損傷。

自戀損傷會摧毀掉一個人正在形成的自己。

因爲他不得不將自己不符合期待、被拒絕的部分隱藏起來。

他會覺得,我不能讓他人知道我內在真實的感受,我必須成爲別人期待的樣子。否則就太危險了。

一個遭受自戀損傷的人內在的深層的一個核心信念是:真實的自我一無是處也不值得被別人愛;我必須要做點什麼特別的事情來補償,來證明我自己是可以被愛的。

這樣的人到了中年之後,他們可能很成功很有成就,但是更容易陷入無意義感,遇到中年危機。

因爲他們內在空洞,覺得這些生活並非自己想要的,但又不能認爲自己的需求是重要的,會有很多無意義感。

我們會很容易發現,在各種媒體信息中,我們都被期待更強壯、更成功、更苗條、更美麗。它教育我們更漂亮、更瘦、更乖、更懂事、更優秀,才能獲得愛;也告訴我們如果你生活得不幸,那一定是你不夠努力、不夠自律。

如果我們相信這些慕強的說教和影響,那麼我們不免就會成爲自戀受損的孩子。

因爲我們獲得的不是愛。我們經常見到優秀的人並不真的感到被愛,在“強者才值得被愛”這個社會的聲音之中,我們經常在小家庭中、甚至對待自我的時候,也經常混淆什麼是慕強,什麼是愛。

四、擺脫弱者思維,努力去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不是學歷,也不是背景,而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爲,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擁有強者思維的人,即使山窮水盡,也能扭轉乾坤;

而擁有弱者思維的人,即使機會降臨,也會失之交臂。

很多時候,沒錢、生病,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困在弱者思維裏,止步不前。

1、鴕鳥思維。

當鴕鳥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把頭埋在沙子裏,以爲自己看不到了,危險就不存在了。

或許,在我們看來,鴕鳥的這種行爲,很傻也很可笑。

生活中很多人也像鴕鳥一樣,遇到困難時,都會本能地選擇逃避。

比如,工作中遇到麻煩時,就會想着跳槽,以爲這樣可以改變現狀,結果換了工作以後,麻煩依舊如影隨形;

生活受挫時,以爲換個環境,一切就會變得順利,可是兜兜轉轉,挫折還是會在下一個路口出現……

人生中所有的問題,從來都不會以我們的意志爲轉移。

不解決問題,問題就永遠存在,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人生就像一場探險,如果不主動迎接風雨的挑戰,就要被動地接受風雨的暴擊。

與其消極地逃避問題,不如以死磕的方式直面問題。

把問題具體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困難中砥礪前行,在痛苦中奮力成長。

不要瞻前顧後,也不要畏首畏尾,更不要做那隻把頭埋進沙裏的鴕鳥。

生活本就有無數種可能,只要一直向前走,就會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2、羊羣思維。

羊羣本身就是一個散亂的組織,一旦任何一頭羊有明顯的異動,其他的羊也會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羊羣思維”基於一種從衆心理,簡單地講就是跟風隨大流,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着做什麼。

或許,跟在別人後面走,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人生也會因此失去更多的可能性。

要想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就要從“羊羣”中跳出來,敢於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乏努力拼搏之人,但命運卻往往青睞於那些不走尋常路之人。

因爲他們能在羣體中時時刻刻保持清醒,有自己的判斷,更有自己的思想。

生命只有一次,與其隨波逐流泯然衆人,不如聆聽內心覓得自我。

努力去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如此,人生纔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3、青蛙思維。

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

區別在於,有的人井口大一些,有的人井口小一些;

有的人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所以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從一個井不斷地跳到擁有更大口徑的井;

而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以爲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人的認知水平分爲四個層次,分別是:點、線、面、體。

對於個人而言,我們就是一個“點”;

我們所從事的業務,就是一條“線”;

我們所屬的領域,就是一個“面”;

而在這個“面”之上,就是“體”,也就是我們所生存的整個社會環境。

相對於“體”,“點”只是非常渺小的一個元素。

生活在井底的人,如果不能跳出井口,往往就只能看到那個“點”或者那條“線”。

唯有跳出井口,擺脫“青蛙思維”,承認自己的無知,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和眼界,打破自身的侷限性,纔有機會走向更大的世界。

解鎖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鑰匙,就在思維。

思維一變,就如同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後面的行爲會跟着變化,最終產生戲劇化的結果。

一旦思維方式改變了,人生就可能發生質的變化。

要想做生活的強者,就要努力打破思維的桎梏,不斷昇華自己。

只要你的內在一直成長,總有一天,你會破土而出。

丁俊貴

2023年2月2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