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篇第十二(97)

【第十九條】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向孔子問政事,說:假如殺掉壞人,以此來親近好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國家,怎麼想到用殺戮的方法呢?您要是好好治國,百姓也就會好起來。君子的品德如風,小人的品德如草。草上颳起風,草一定會倒。

(1)爲什麼季康子會想到殺人這事呢?

季康子太想獲得孔子的懇定了,太想獲得一個好的名聲了。

——當你做事情向外用力時——總是想改變周圍的人和環境時,殺人尚且不足。

(2)孔子的概念——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向內用力——纔有可能做到無爲而治

(3)把自己搞好

——讓自己成爲德行的楷模,你身邊的人自然改變,你身邊的人改變,下邊的人也就會接着改變,因爲你的影響力很大。(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也是夫子對領袖人物在道德修養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條】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子張問道:士要怎麼樣纔可說是通達了?孔子說:你所說的通達是什麼呢?

子張回答說:在諸侯的國家一定有名聲,在大夫的封地一定有名聲。

孔子說:這是有名聲,不是通達。

通達的人,本質正直而喜愛道義,體會別人的話語,觀察別人的臉色,時常想到對別人謙讓。這樣的人在諸侯的國家一定通達。

有名聲的人,表面上要實行仁德而行動上卻相反,以仁人自居而毫不遲疑。他們在諸侯的國家一定虛有其名,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虛有其名。

(1)通達——不是巧言令色。

(2)子張理解的達是——有名聲,大家都知道我——這是有名聲,不是通達

(3)夫子所說的達:

質直而好義——內部是有原則的=內方

察顏而觀色——這是外在表現=外圓

慮以下人——做事情時多替別人考慮

舉例:

子路——內方——而外不圓

子貢——內方——外圓=通達的狀態

(4)我們爲什麼要做到內方而外圓呢?

難道你真的不認爲這個世界需要我們做出一些妥協嗎?

——我們需要多替別人着想一下

——我們需要理解一下他人的意思

——我們需要減少一點溝通帶來的摩擦

==這不是爲這個世界更好嗎?

(5)夫子說:夫聞也者——是有名聲

色取仁——外在看起來像是要做個仁人

而行違——所做所爲卻不是,表裏不一

居之不疑——就是明明自己不是一個仁者,還反而覺得自己特別好,做出的事令人所不恥,但是還——居之不疑。

——人最怕居之不疑

(6)這段話——引以爲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