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里的汤圆,原来品种和做法有这么多

元宵节一般都会吃汤圆,说是因为在煮汤圆时,熟了之后之后就会漂在水上,会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元宵节始于汉代。是因为汉明帝提倡佛教,僧人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汉明帝便命宫中和民间这一天夜晚挂灯,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但吃汤圆却是直到南宋才出现的。当时是以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少许白砂糖,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食用。南宋已懂黑芝麻加猪油是绝妙的搭配,若是白砂糖换作蔗糖就更香甜了。

因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当时被称为“浮元子”,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

在宋人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诗记载:“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把汤圆的喻义,煮时形态都说得极致了。

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元宵节习俗是赏灯,猜灯谜,食汤圆。幼时听隋唐时的“古仔”(也就是故事),记得里面说过,在旧时猜中了灯谜,就会以元宵作为奖励。当时就好奇,这些奖赏的团子是生还是熟,又该如何携走?

这里的元宵不是汤圆吧?汤圆一般是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揉圆,馅料或素或荤。而元宵多用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固体小块,蘸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湿成球。

《随园食单》里就有说水粉汤圆的做法:“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

不过,汤圆的品种和做法倒是极多。从前看过张永坝的《雁荡风物》,他说:

“雁荡汤圆,品种多样,有大汤圆、拓汤圆、细汤圆、菜汤圆、糖汤圆、翻炒汤圆等,制法和风味都有不同,尤其是大汤圆非常罕见。”

雁荡大汤圆分咸甜两种。咸大汤圆的内馅很奇特,是炒小面(炒粉干),用肉丝和蛎勾等海鲜作辅料炒制而成。大汤圆外形和个儿都像一只大包子,皮薄馅重,风味别致。

甜大汤圆内馅是芝麻白糖或芝麻红糖,皮可以略厚些。它的个儿比咸汤圆略小,呈扁椭圆形,头上还有一只小小的奶嘴儿,作为记号,以免咸甜混淆。

大汤圆做好后,置于锅里隔水蒸熟后,再移放在铺有薄薄一层松花粉或山粉的桌子上,意在防止食用时黏手。

吃了这种大汤圆,手指和嘴唇都染上杏黄的颜色,有趣之致。

“拓汤圆”是把放了几天的硬邦邦的大汤圆,用猪油把大汤圆煎成两面黄。

小汤圆呈扁圆形,无馅,比铜板稍小点而厚实,分甜咸两种吃法。

糖汤圆做法为:汤圆用文火慢慢地煎成两面黄,然后放入适量的黄酒和清水,盖上镬盖,待汤圆熟后,再加入红糖就做好了。

咸汤圆是把肉丝、海鲜、青菜等配料略炒,加入盐、调味品和清水,待水沸滚后,再加入煎成两面黄的汤圆,煮熟,就成了“菜汤圆”了。

菜汤圆,有点像我们台山的汤圆了。而肉馅的汤圆,在糯米团子里面包一团肉的味道让我这个广东人实在没法接受。可是新生的一代却喜欢,反而不接受我们江门本地的又咸又甜的特色汤圆,说是这又咸又甜的味道实在奇怪。

江门本地的汤圆是甜的,有馅的,而且是蔗糖馅的,做法也是水煮。

虽然馅料是甜的,但配汤圆的汤却是咸的。是用切成丝的甜水萝卜或者大白菜,在锅中炒熟,再配上我们当地产的腊肉、腊肠和虾米,再加上鱼饼丝做成的汤底。

这个蔗糖馅配上腊味碎、鱼饼丝、小虾米,白菜丝和萝卜丝,就是我们江门的特色咸汤圆了。

甜甜的蔗糖,软糯的汤圆,咸香的腊味,鱼饼的弹牙鲜香,萝卜和白菜的清甜爽口,那咸中带甜的味道在口中不停变换,交集出特别的鲜味。

这又咸又甜的味道,可是家乡汤圆的专属味道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