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你好”接力寫作】20230205李明朗: 團圓和美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迎來了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時期爲了慶祝平定諸呂之亂,每到元月的時候,就會出宮遊玩與百姓同樂。後來司馬遷在創建《太初曆》的時候就將元宵節列爲了重大節日。

元宵節,元氣伊始。

元宵節免不了逛燈會,家鄉的燈會每年都會引來各地的遊客,但身邊的長輩都會說“哎,今年的燈會沒有以前好看了”,可如果在手機上看到關於自貢燈會的消息時,依然會不自覺的轉發和點贊。

看到人民公園裏各式各樣的燈組,我心裏的情感是更多的是一種敬畏;我的啓蒙美術老師是燈會的美工,燈組有多大,他就需要畫多大的設計版;還需要指導着安裝工人如何焊接和編織。有時候去外地,還要冒着大雪在現場指揮吊裝,承認有些燈組製作的不好看,看上去土氣了點,可背後的付出卻遠不止想象的那樣。

元宵節的習俗除了賞燈還有很多,喫元宵,逛廟會,猜燈謎.....說起喫,以前覺得元宵和湯圓是一種東西,都是圓圓的,裏面包着餡。後來才知道,北方製作的元宵跟南方常喫的湯圓做法和喫法上還是有差異的,北方的元宵是把餡料製作好了過後,放在糯米粉中不斷的滾動,是“滾”出來的;南方的湯圓是用糯米粉做的皮包出來的。

北方的元宵上因爲有很多幹粉,煮的時間會比湯圓的時間長,大概在十分鐘左右。煮出來的湯水也更渾濁,南方的湯圓沸水下鍋五六分鐘就可以了。說起味道,元宵可以炸着喫,外酥裏嫩,想想就口舌生津;南方的湯圓多半都是用水煮,加上醪糟、荷包蛋,那簡直是絕配,既飽了口福,又補了血氣。

有個北方朋友特別接受不了南方的鹹湯圓和葉兒粑,糯米和豬油交織的味道可以要了他的命,我也覺得甜湯圓好喫一點,特別是芝麻餡的,香糯軟嫰,吃了過後滿腹皆香,回味綿長。

再說說猜燈謎,小時候去公園玩,紙條上燈謎小小的一句,在看到“打”字後基本就傻在原地了,看着別人快速的回答出答案,領走獎品。一方面覺得自己知識儲備不豐富,一方面又在想,這些人是不是第六感天生要強一些,才能以這樣快的速度反應過來。

蘇軾的《木蘭花令》裏寫道“萬家遊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元宵節遊人交織,歡樂不斷,神仙來往也會迷醉;元宵過了,這個年也算真正過完了,不管是元宵還是湯圓,都寄託了我們對未來團圓的美好祝願,也是中華民族骨子裏的向善向美。

相信美好本身就是戰勝困難的魔法,有道是“關關難過關關過,歲歲寒冬歲歲春”。

祝大家新的一年,福祿順昌,和美長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