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43:君子何以成其“大”

《中庸》43:君子何以成其“大”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偉大啊聖人之道!浩瀚無邊無所不包,生髮養育萬物,其德之高上與天齊。聖人之道,悠悠從容,周全有餘。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精細入微,一旦有至誠者出現,便能恰當發揮其教化作用,贊天地之化育。所以說:如果沒有至誠的德性修爲,偉大的事業便無法成就。所以,君子內心真誠尊崇德性而潛心學問研究,曠達自己的心胸而極力精細入微,追求高明卻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溫習已有的知識從而獲得新的理解與領悟,內心篤定於敦厚而以身實踐禮儀。

所謂的聖人之道,說到底就是聖人的理想。在這裏,編者用極爲詩意的語言,描摹了聖人的理想得以實現後的樣子。聖人之道,廣闊無邊,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洋洋乎流動充實,浩浩然不可限量,生長養育萬物,其德之高上與天齊,下同地厚,悠久無疆,儼然宇宙。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用微觀視角看過去,一枚普通雞蛋的結構與整個已知的宇宙相比,其複雜和精細程度絲毫也不遜色。同樣的道理,一個普通的分子結構,在科學家眼中,也是蔚爲壯觀的。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講“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駿極於天”時,比今天科學家用電子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分子結構時的驚異更有真情實感。

聖人的理想,就是像天地一樣,成就他人,成就萬物。《禮記》中講“夫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是天地秩序在人類社會中的體現,目的是營建一個繁榮有秩序的世界,使天下彼此成就、各得其所。聖人之道以“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的形式,達成了這一理想。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將婚喪嫁娶、升降揖遜全部包含其中,使得天下事都在禮的框架內運轉。

這樣一個了不起的理想世界,君子如何趨近和實現它呢?或者說,君子何以成其“大”,成爲“待其人然後行”中的那個理想社會的推動者呢?

一、尊德性而道問學

所謂德性,既是天命之性,也是人的天生本性,是人所以受命於天的正理、正解,是天賦予人的使命所在。“問學”則是求知的路子,是擴充天性的途徑。君子爲學,不僅尊崇天生的本性,而且努力請教和學習,通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抵達“知”的境界。

人天然地要發揮自己“人之爲人”的本性、天性,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問學求知之道,有助於本性、天性的發揮。二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二、致廣大而盡精微

心胸要“致廣大”,不“致廣大”便會被私慾所充斥,爲外在的花花世界所矇蔽。

容物、容人時要“盡精微”,不要好高騖遠,大事做不成,小事不願做。即便聖賢如舜帝那樣,雖然有宏大的仁愛天下人的心胸,也要先從身邊的親人、賢人入手,進而推展到天下人。眼前人,身邊事,世事洞明皆學問。倘若沒有“盡精微”的意識,最後只能落得個囫圇吞棗、消化不良。

三、極高明而道中庸

理想要高遠,做事卻要腳踏實地。

人不可以沒有理想,不可以沒有高遠的精神追求,但決不可好高騖遠,決不可沉溺於虛無縹緲的虛無之中。朝向高遠的精神追求進發時,一定要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地遵循常理、常情、常道。

家常飯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卻最能滋養人。今天的井岡山,還流行着一首歌,歌中唱的便是滋養當年紅軍的“紅米飯、南瓜湯”。

人總是奢望有什麼“畢其功於一役”的良策,有“包治百病”的神藥,殊不知,常理、常情、常道纔是立身之本。大道至簡,一切最終都落在平常的道理中。

四、溫故而知新

孔子強調自己“述而不作”,錢穆先生每年都要重讀一次《論語》。爲求新而新,或者爲標新立異而求新,所得的“新”只能是“頭重腳輕根基淺”“嘴尖皮薄腹中空”。

用已知解決未知,用頭頂上已有的已知的微弱光明,不斷向前做確切地探索,才能走出一條全新的光明大道來。

5、敦厚以崇禮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禮儀再多,倘若沒有內心的真誠爲基礎,也只能是虛僞的裝點。

擺譜的都是假學問,講究的都是假貴族。

溥儀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講述了土肥原策動自己通過“白河偷渡”北上以建立僞滿政府的過程。那時,在溥儀心中,滿腦子都是復辟做皇帝的規劃與設想,土肥原利用的也恰是這一點。溥儀決定北上時,心中認爲自己正離幸福越來越近。殊不知就在他乘坐的汽船上,距離自己三米左右的地方,放着土肥原爲他準備的一桶汽油。一旦被中國軍隊發現,這一干人便會被迫與船同歸於盡。

土肥原所策劃的事情之中,一定會有兩手不同的準備。恰如“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一樣,所不同的是,土肥原的兩手準備是根本對立的,《中庸》所推崇的則是對立統一的。

君子何以成其“大”?學問全在這庸常的對立統一之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