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逆襲人生,劉娥》

劉娥快三十歲了,趙恆對劉娥依然寵愛有加。本想封劉娥爲貴妃,但因爲趙恆性格軟弱和北宋朝政的特殊結構,這份手詔剛送去,就被宰相當着內侍的面燒掉了。

劉娥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纏,她明白,在後宮前朝,她僅有的寵愛並不具備優勢。她開始有意識培養自己的幫手:在宮內,她以宋真宗和皇后的節儉做法爲風向,從來不多戴一樣首飾,站在爭相鬥豔的一干嬪妃中,反倒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獲得讚賞;在宮外,她讓前夫龔美改姓爲劉,化身兄長,在朝堂上籠絡人心。

如此謹慎做法,劉娥也只是在入宮六年後,才升爲有品級的美人。劉娥沒有氣餒,在和宋真宗的相處中,她發現宋真宗不願把批閱奏章的事情假手於人,而每日批閱又很辛苦。於是她便有意識留意朝堂動態,時間久了,宋真宗也能明顯感覺到劉娥的變化,便逐漸和劉娥探討朝廷的事情,還教劉娥怎麼批閱奏章。有了領路人,劉娥的進步更是神速,不僅對前朝的動向越來越敏感,還能獨立完成奏章的批閱。看到劉娥的才能,宋真宗也有心擡舉劉娥,找機會追贈劉娥的父母,讓劉娥成爲將門之女。

一直沒有生育也是劉娥的一塊心病,宋真宗便默許劉娥侍女李氏的孩子趙禎,充當劉娥的兒子。才能、子嗣、背景,再加上前朝逐步形成勢力,劉娥之後的升遷如同開掛,從德妃到皇后,再無阻攔。

那年,劉娥45歲。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國事的操勞,宋真宗的身體越來越差。劉娥建議宋真宗去太清樓養病,把國事交給兒子處理。宋真宗也有心培養這唯一的兒子,便欣然同意。趙禎年幼,一直協助宋真宗處理政務的劉娥,便又開始代表趙楨處理國事,正式爲自己的掌權佈局。她一面安排劉美成爲京城禁軍統帥之一,以便意外發生時,可以更好地控制京城;一面利用王欽若蒐羅親信,在文官中獲得極大的支持。

面對劉娥的強勢崛起和展現出的不凡政治才能,越來越多的人倒向劉娥,劉娥的中宮之位也越來越穩定。

1022年,宋真宗在駕崩之前,允許劉娥以皇太后的身份過問軍國大事,以期在趙禎真正長大之前,可以制衡宰輔們。

劉娥的時代,正式開啓。

爲了改善國家財政匱乏的局面,劉娥做出一系列調整:以身作則,減少開支;廢除職責重合的禮儀院;減少部分官員的俸祿。

她還推行"貼射茶法",讓商人可以用錢在產茶的十三山場直接購買茶葉,且同時向官府上交利息,這樣便可以在控制價格上漲的同時,增加官府的收入;與此同時,她又下令更改食鹽專賣制度,寧可放棄鹽課收入,也要讓百姓喫上乾淨的鹽。

在提高政績的同時,不忘百姓的需求,站在權力巔峯的劉娥,表現出難得一見的大局觀。不僅如此,劉娥還聽從大臣們的建議,下令恢復科舉考試,並對科舉考試的方式進行修正,對應不同的需求,設立

科目,然後根據考生所擅長的科目進行錄用。

進的考試製度,一時間引來無數人才,在朝堂百花齊放。

但劉娥並沒有止步於此,爲了避免朝堂的朋黨之風,她以攜帶衆臣家屬的名義,讓每個大臣都寫下一份名單。再有官員升職降職的事情,便會對比這份名單,然後在平衡朝中勢力的基礎上,做出客觀判斷。

劉娥的一系列舉措,對當時宋朝存在的政治弊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改變,也爲趙禎的親政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只是,手握大權,內心總是會升起更強的慾望。隨着趙禎的年齡增長,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暗示劉娥還政。

公元1032年,皇宮內發生火災,很多宮殿都會燒燬,於是有大臣上奏,把火災看作是上天的警示,要求劉娥還政,讓趙禎成爲名副其實的宋仁宗。

此時的劉娥,雖然身體狀態每況愈下,但她並不想輕易放下手中的權力,並且還想穿着皇帝的制服拜謁太廟。

感受到劉娥的心思,朝中大臣迅速兵分兩路,一路更迫切的要求劉娥還政,一路則順着劉娥的心思,鼓動劉娥效仿武則天。

但當有人真的獻上《武后臨朝圖》之後,劉娥卻感受到內心的憤怒,她撕掉畫像堅定地說:"老身至死,不負祖宗。"就這樣,在滿心糾結中,劉娥的生命走到了終點,本來臥病在牀也要身着皇帝制服的她,最後的心願居然是脫掉制服去見九泉之下的宋真宗趙恆。公元1033年,劉娥病逝。留下"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惡"的身後名,爲自己傳奇的一生,畫上了完美

的句號。

而她也用一生地勵志行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縱然命運多有不公,但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終會打破命運

桎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