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45:緣何要“爲下不倍”

《中庸》45:緣何要“爲下不倍”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孔子說:“愚蠢的人好逞能,喜歡自作主張;卑賤的人沒有見識,喜歡獨斷專行。生活在當今社會不能與時俱進,總試圖機械沿襲、復辟前代古道。這樣做,必然成爲引來災禍加身的人 。”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不是天子,就不要擬議禮儀,不要制定制度,不要考正文字。當今天下,所造的車子行使過的車轍的寬度都是一樣的,所寫的文字點畫形象都是一樣的,所行的禮儀恪守的親疏貴賤次序都是一樣的。規矩不是誰都能立的,即便有天子之位,如果沒有大的功德,也不能強創禮樂制度,否則便是“愚者好自用”。即便有聖賢之德,如果沒有天子之位,也是不能擅創禮樂制度的,否則便是“賤者好自專”。孔子說:“我一向追慕夏禹時代的禮樂制度,但夏的後人所存世的杞國,不足以作爲考證依據;我研究學習殷湯的禮樂制度,商的後人存世的宋國尚在,卻只能算是對前代古道的一種機械複製。我研究學習周人的禮樂制度,周禮與時俱進,合於當今之用,爲天下人所遵守。所以,我更推崇和信從周的禮樂制度。

“居上不驕”固然難得,“爲下不倍”更爲難得。

爲什麼要“爲下不倍”呢,孔子在這裏概括了違背“爲下不倍”原則的三種情形:

一、愚而好自用

愚蠢的人好逞能。這世上,真正能夠坦白承認自己“愚蠢”的人沒有幾個。反過來倒退,好逞能的人比比皆是,其實,好逞能的背後,便是“愚蠢”在作祟。“小馬拉大車”是不是好逞能,“德不配位”是不是好逞能?如果在擴大一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不是好逞能,《亮劍》中李雲龍身上體現出的“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亮劍”的精神,是不是好逞能?

如果答案模棱兩可的話,那麼這個“好自用”的邊界到底在哪裏?所謂的“愚而好自用”,實際上就是好逞能到了愚蠢的程度。

孔子在這裏講“愚而好自用”,當然不是以結果論“狗熊”,用最後產生的不好的結果,來印證“好逞能”的愚蠢。要知道,孔子是崇尚和信從中庸之道的。出於對常理、常情、常道的尊重與遵循,孔子天然的反對違反常規,在孔子看來,“好自用”便是用個人的偏好違反常規,突破常理、常情、常道的界限。這一做法不符合“爲下不倍”的法則,最終必然導致災禍加身的結果。

二、賤而好自專

同樣的道理,也不會有人坦白自己的卑賤。但卑賤就是卑賤,常言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萬仞,無欲則剛”,一個人的氣量,與後天修煉當然不無關係,但更大程度上也與所生活的環境有關。卑賤者,因爲沒有太大的見識,因爲長期處於物質匱乏的環境中,很難駕馭太複雜的環境,太充裕的資源。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分權”的意識,不懂得聯合治理、系統治理的道理。

《大學》中引用孟獻子的一段話,強調士大夫、卿大夫、諸侯貴族不應再執着於養雞養豬、養牛養羊和豢養聚斂之臣的,說明“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一身發財”的道理。

自以爲是、自作主張、獨斷專行這種事,對於尚需以“抓經濟”爲重點任務的居下位者而言,最好還是不要做。

三、生當今之世,反古之道

好自用算是愚者,好自專算是賤者的話,“生當今之世,反古之道”的,只能算是泥古不化的人。生活在當下社會中,不能與時俱進,總試圖機械沿襲、復辟前代古道的人,說到底就是泥古不化。

絜矩之道也好,中庸之道也罷,同其他一切道理一樣,對於“泥古不化”的人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

這世間的道理,唯有穿過我們的身體,附加上我們作爲人的個體的切身體驗,結出具體的果實來,以顯明、高尚的德性爲世人所見時,纔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不但前代古道不能機械沿襲、復辟,就連身邊有道也是不能機械照搬、複製的。到底什麼是道?說到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用以自己爲道路的方式爲後來者開路,用自己的生命真正開創出一條後人可以試着走的路來,因爲,自己的整個生命以顯明、高尚的德性的形式,在那條路上掛滿了可以照亮路況的“小夜燈”。所有看得見那些“小夜燈”的後來人知道,沿着那些微光的指引,可以走得通,走得下去,走向更大的光明。

緣何要“爲下不倍”?說到底是因爲居下位者很難突破“愚”“賤”泥古的侷限。這一侷限難以突破到什麼程度呢?哪怕貴爲天子,也可能有“愚”的侷限。哪怕德比聖賢,也可能有“賤”的侷限。不是天子,便不要擬議禮儀、制定制度、考正文字。哪怕貴爲天子、德比聖賢,也不要輕易犯“愚”“賤”的毛病。

有些道理,如同夏禹之禮,雖然美好,但“杞不足徵也”——其中細節難以考證,無法系統學習、踐行;有些道理,如同商湯之禮,雖然美好,但“有宋存焉”——只留存了一些機械沿襲的古道痕跡,喪失了本原的生機與活力,也是難以學習和踐行的。最好的道理是與時俱進的,合於當今之用,爲天下人所遵守,這樣的道理纔是最該學習和實踐的大道。

超越了“愚”“賤”泥古,便接近中庸之道了。做到“爲下不倍”,也就抵達了“厚德載物”的境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