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官本位”/作者:邵明

——《狂飆》與《老殘遊記》

(網上截圖)

最近掃黑除惡重點影視項目《狂飆》瘋狂出圈,豆瓣評分高達9.1分,不少人在熬夜追劇,就像當年追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我上網查了一下其實與《人民的名義》如出一轍,不過收視力還要高,喫瓜羣衆好評如潮。連演高啓強的演員張頌文也一夜暴紅。

《人民的名義》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出品。於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收視率突破8%,刷新了近十年省級衛視收視的最高紀錄,同時入選2017中國十大事件。當時我也是個追劇者,每劇必看。看後還浮想聯翩,想起了一個世紀前的《老殘遊記》。

這兩部影視劇都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出品。我國還有這兩個搞影視的部門,我還是第一次知道。難怪豆瓣評分如此之高;難怪喫瓜羣衆好評如潮,估計獲個什麼雞;什麼花的獎應該是囊中取物。我不清楚,這是教育影視片,還是娛樂影視片,是歷史片;還是故事片,因爲我不懂影視圈裏的潛規則。我知道,許多影視片,因不懂規則而無法過審。就像我這個碼農,碼的文字常常因爲和諧而前功盡廢。

《許子東:文學的時代意義,可能過一百年以後更大》一文中提到了明、清小說都是“官本位”,如《金瓶梅》、《老殘遊記》。到了晚清小說,“五四”也好,周樹人也好,都覺得晚清小說不那麼重要了,因爲它批判的“官本位”沒了,清朝沒了,皇帝沒了,官員將來從此就不同了。那爲什麼現在又有《人民的名義》這樣的作品,爲什麼後來作品裏的官員又越來越重要,包括像《平凡的世界》。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好,民衆也好,他們對於中國的傳統,這個傳統包括禮教、中國的文官制度、中國民衆的政治文化習慣,都不夠清楚。所以《阿Q正傳》也好,晚清小說也好,都見證了文學相對社會政治的獨立價值。

《老殘遊記》是清末文學家劉鶚的代表作。這篇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遊歷爲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朝的貪官污吏,誤國害民,獨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貪官更甚。同時,小說在民族傳統文化精華提煉、生活哲學及藝術、女性審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樂景物描寫等多方面皆達到了極其高超的境界。我個人認爲與《狂飆》、《人民的名義》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也算是一種民族文化傳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