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開明的父親是李清照之幸》

李格非參加科舉時,宋代科舉主要考策論和經義。李格非不僅能對經義進行提煉總結,並能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且能與時局相結合,令其他人折服。

公元1076年李格非參加科舉,這年宋神宗親自擔任主考官。因爲李格非對經義的論述尤其突出。

宋神宗破格把李格非從第四甲提到第一甲,李格非因此一舉成名,這年他31歲。在宋朝中進士只是入了朝廷的門檻,接下來還有很長的官途要走。

初入官場,李格非擔任冀州司戶參軍,相當於幕僚,後爲鄆( yun )州教授,教授是宋代教師的稱謂,都是文官。

李格非是個妥妥的大齡青年,而且還未成婚。有才還長得帥,又中了進士,初入官場做得還不錯。

李格非先後娶了兩位夫人,關於李格非的兩任妻子,在史學界一直是個迷,只因他兩任妻子都姓王。《宋史.李格非傳》記載:"李格非,濟南人,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

但是1976年河南洛陽出土的《王拱辰墓誌銘》,並沒有提到李格非和李清照。而在《名臣碑傳琬琰集》記載了丞相王球( gui ):"有女,長適鄆( yun )州教授李格非"的記錄,才確定了王理之女嫁給了李格非。目前史學家的主流說法認爲,李清照的母親是丞相王理之女,李格非續絃爲狀元王拱辰孫女。

第一任妻子王氏在李格非39歲這年,給她生下了女兒,這就是後來大宋第一才女李清照,中年得女,甚爲歡喜。

可惜不久王氏去世,李格非要賺錢養家,還要照.兒,日子過得艱難,後來李格非又娶了第二任妻子,也姓王。

宋代對女子約束很嚴格,需要女子學習女紅( gong )之類的活計。但李格非和後續娶的王氏都不是保守之人,對女兒的興趣全力支持。

五歲時李清照跑去和繼母說,她不喜歡針線活計,想要讀書。繼母王氏也很開明,面對李清照的請求,趁着李格非不在家時,讓李清照去書房看書。

母女二人一開始還以爲李格非不知道,後來發現李格非對女兒看書相當樂見其成。經常會找一些李清照能讀的書籍,放在顯眼的位置。

於是李清照開始整日沉醉於書房之中,翻閱各種典籍。李格非還親自教李清照習字讀書,還針對李清照的學習進度,給她列了很多書目。

有了父母的支持,李清照學識日漸豐富,她什麼書都喜歡看,四書五經之外,雜書也涉獵廣泛。

繼母王氏在開封趕集時,經常帶着李清照出門。逢年過節,李清照都能對門神、鍾馗像和桃符做出有趣的解釋,更是得到了鄉里鄰居的讚歎。

王氏看着女兒如此聰慧,還會講給李格非聽。李格非和王氏對女兒不拘一格的開明教育,不只給了李清照知識的積累,也給了她充足的父母之愛。這也爲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後半生,給( ji )予了反抗世俗的底氣。得益於父母的教育方法得當,李清照16歲時就寫出了《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l 心)。"很難想象如此驚豔的一首詞,居然出自一位

16歲的少女。

李家有女初長成,一詞出口動京城。李格非和是驕傲,有女如此,夫復何求。

李格非對女兒的教育,沒有循規蹈矩,而是根據女兒

自身的興趣,進行適當引導。李格非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沒有要求女兒必須按照傳統的方式去發展,而是因材施教。

李格非的開明引導,這才成就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