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稿的祕訣,寫作小白適用!

遇到複雜事情時,你有沒有過畏難情緒?如果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事情的結果依舊不如人意,你會怎麼想?

人人都想要事半功倍,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真的是我們能力不濟嗎?

我們先來看看,愛迪生的助理阿普頓的故事吧:

名牌大學畢業後,阿普頓成爲了愛迪生的助理。

起初,他看不起連小學都沒讀過的愛迪生,經常眼高手低。

愛迪生看在眼裏,決心讓阿普頓明白實踐的重要性。

一天,愛迪生讓阿普頓幫他測算一下,燈泡的容積是多少。

阿普頓接過燈泡,先用尺子測量、再照樣式畫草圖、列出一道道算式。可算到滿頭大汗,還是沒結果。

過了兩個小時,愛迪生拍拍阿普頓的肩說:“這樣計算太浪費時間了,看我的!”

愛迪生拿起燈泡,並在燈泡裏倒滿水,然後對阿普頓說:“你去把裏面的水倒進量杯,看看它的體積刻度,那就是咱們需要的答案了。”

阿普頓沒想到,自己費盡腦汁沒算出的答案,愛迪生一眨眼就完成了。

正所謂大繁至簡,很多事情,不是說你有多高深的知識才能解決。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想法就能化繁爲簡,輕鬆解決難題。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面對複雜問題,把事情拆分細化,按自然節奏推進,天下就沒有難做的事。

老子的這一做法,跟《寫作腦科學》一書中的“皮亞傑建構法”不謀而合。

所謂皮亞傑建構,就是指“把一個複雜的任務拆分成很多個小任務,逐一去解決,最後合成在一起,就完成了一個大的任務。”

對於寫作小白而言,最苦惱的就是提起筆卻遲遲寫不出來一個字。

而“皮亞傑建構法”,就是《寫作腦科學》的作者楊瀅,送給我們的快速成稿遊戲。

01.認識“皮亞傑建構法”

皮亞傑建構分爲兩步:

第一步是“解構”,將大任務拆成小任務,思考每個部分怎麼實現;

第二步是“建構”,即把拆好的小任務再合併,爭取能夠拼成大的任務。

這樣解構再建構,目的就是讓一個大而難的任務,變得小而簡單。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聽到關於皮亞傑建構法的故事。相信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都聽過:

有一次,別人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可他的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這時七歲的曹衝說:“我有辦法!先把象趕到大船上,在齊水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石頭,一直裝到剛纔做記號的地方。最後稱一下石頭,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其實並不單純在講曹衝的聰明。

它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在遇到複雜任務時,我們可以將其拆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可操作的元素。

而當我們完成了這些元素之後,我們就能夠將這個巨大的任務完成了。

先分解步驟、逐步完成,再合成效果,迴歸統一。而這正是對皮亞傑建構理論的運用。

02.化繁爲簡,輕鬆實現目標

1984 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運動員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

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驚人的成績時,他說:憑智慧戰勝對手

原來,每次比賽之前,他都要把仔細研究比賽的線路,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

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後,他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他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

每達到一個小目標,他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這種“感覺”將推動他去達成下一個目標。

40多公里的賽程,就這樣輕鬆地跑完了。

楊瀅在《寫作腦科學》中說,皮亞傑建構就好比是把一個難以吞下的大餅,切成一個個小塊,然後一塊塊地喫下去。

而山田本一的成功無疑就是運用了這樣的方法。

德國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一生積累了9萬個知識卡片,並用他自創的卡片筆記寫作法,出版了五十八本書,憑藉這樣的高質量、高產出,成爲 20 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學家之一。

起初,盧曼和其他人一樣,在書本的空白處記筆記、寫想法,但他發現這並不能提升他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於是他就嘗試用卡片把想法先記錄下來,放到盒子裏。

隨着想法的增多,便將累計的這些想法按主題分類,等到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然形成一套知識體系。

而這些知識體系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在需要寫作時,將這些想法稍加整合就會成爲一篇完整的文章。

這就是卡片筆記寫作法,它主要分爲三步:

第一步用自己的語言記錄想法;

比如在看到一本書時,我們可以記錄自己的感悟,看到一些金句時,也可以寫一段深有感觸的故事。

這些感悟或者故事就猶如一個個樂高塊,成爲我們日後寫作的素材。

第二步把累積的想法劃分主題;

就像我們把樂高塊按形狀、顏色、大小分類一樣,以備搭建模型時使用。

第三步建立索引,把這些主題和想法聯繫起來。

讓每一個想法或者素材之間建立關聯。最後稍加整合,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你有沒有發現?卡片筆記寫作中的第一步積累想法,和第二步把積累的想法劃分主題,就是皮亞傑建構中的解構。而第三步,恰好就是皮亞傑建構法中的建構。

可見,卡片筆記寫作法和皮亞傑建構法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習慣於把一個複雜的任務拆分成很多個小任務,逐一去解決,最後合成在一起,就完成了一個大的任務。

03.皮亞傑五步建構法

楊瀅在《寫作腦科學》一書裏說,皮亞傑建構法最重要的就是解構和建構,它的目的是將一個大而難的任務,變得不那麼大、不那麼難。

接下來,我們就以“長城”爲主題,來具體瞭解一下皮亞傑建構法的五個步驟。

第 1 步:聯想名詞。

比如,在寫一個以“長城”爲主題的文章時,先不要着急着寫句子,先想想關於這個主題(或者場景)可以擴展出什麼名詞。

這是小學低年級和學齡前的孩子都可以做到的簡單訓練。

說到長城,很多人應該會聯想到:山峯、屏障、戰爭、狼煙

第 2 步:給名詞搭配形容詞。

長城—綿延萬里

山峯—層巒疊嶂

山谷—鬱鬱蔥蔥

屏障—工人

第 3 步:引經據典與水到渠成。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第 4 步:添加動詞。

長城—蜿蜒—山峯

屏障—抵抗來襲

狼煙—傳輸信號

第 5 步:把所有的成果串聯成段落。

綿延萬里的長城,蜿蜒在層巒疊嶂的山峯之上。長城是一個人工屏障,也是一座信號臺,敵人來襲,狼煙四起。

雖然這只是一小段,但這已經給文章寫了一個開頭,至於後面的內容我們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搭建,最終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04.寫在最後:

大道至簡,以簡馭繁。簡到極致,便是大智。

相信通過上面的分享,你已經發現,皮亞傑建構法讓寫作變的簡單了很多。

當然了,五步建構法除了可以用於上述例子的具象化“長城”外,還可以用於其它任何你需要的場景。

比如,同樣是讀書,有人規劃一年讀100本,有人計劃卻計劃一週讀2本。

看起來目標差不多,但真正落實起來,後者完成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前者。

原因就在於,當一個大目標被細分成很多小目標時,難度就會降低很多,內心的牴觸和畏難情緒也會減少很多。

這就是化繁爲簡的力量,也是皮亞傑建構的底層邏輯。

不管是寫作、讀書,又或者是其它,我們都可以用皮亞傑建構法,輕鬆完成,並看得見收穫。

—END—

作者|素心

編輯|小野

圖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