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第十三(105)

【第十一条】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一百年,也就能够克服残暴行为,消除虐杀现象了。这句话说得真对啊!

(1)这句是夫子读古书时的一句感叹

善人——比圣人低一个级别,就是贤人。

夫子的目标是:施行仁政(少杀人)

(2)《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就是讲整个人类的暴力演进史。

——人类的暴力行为是越来越少的:

在最早的时候部落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部落和部落之间的暴力行为。

再后来就是国家,国家说谁都不许乱杀人,只有国家可以杀人,国家杀人使得大家都不杀人,这让整个暴力行为大幅下降。

再往后一次大的暴力行为下降是商业,相互做贸易,这个时候暴力行为再次大幅下降。

最近一次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原子弹。当二战以后,原子弹一爆炸,形成了一个核制衡,这些有核武器的国家谁都不敢互相打,因为谁都有毁灭整个地球的能力。

——这是几个暴力行为大幅下降的核心原因和台阶。(当然,文明、物质的发展、人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柔软、文化变得越来越完备也都是有道理的)

【第十二条】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之后才能实现仁政。

(1)“王者”比上一章的“善人”更高明。

治国需要循序渐进,这依赖于人心的向善归仁,需要为政者的教化倡导。

【第十三条】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1)夫子把——品性、道德看的很重(会有尸位素餐的出现)

忽略了——技术的重要性——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道德

(2)因此既要讲道德——也要讲究技术——更要讲究科学技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