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愤赋打冰词,方以智状描田稼荒|元明清诗撷萃(35)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曾师事张溥,为复社重要成员。明崇祯四年进士,授编修。曾任左庶子等职。弘光时授少詹事,后自动辞退。入清以后主持文社,曾在苏州虎丘召集数十郡名士开大会,文名益重。顺治十年仕清,官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后告病南归。他的诗多寓身世之感,有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具有现实意义。有《梅村家藏稿》等传世。

打冰词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

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

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

相逢羡煞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

溜过河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

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

发鼓催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裂。

吁嗟河伯何硁硁,白棓如雨终无声。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

早办人夫候治装,明日推车冰上过。

【注】北河:又名白河,在北京市郊;高:盛大,急烈。水生骨:水里长出骨头,指结冰。这句意思说:河上冰层堆积起来厚达数尺,就象玉砌成的银桥似的。戍:军队驻防;云中: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县,以产马著名;横津:穿过渡口。以上两句形容河面结冰后非常坚硬,可以通行无阻,千骑横渡,也不留下痕迹。

湍悍:水流得急速凶猛。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又称胡笳。舫:船。樯:船上的桅杆。山齐:像山一般高。百丈:用篾片和麻绳连接起来,作为牵引船只前进的工具,即纤缆。没髁:没漆的意思。髁,膝盖骨。肘:这里指手臂;挽:这里指拉纤。羡煞:羡慕得很。流澌:流冰。长年:船工。琐碎:细小而繁多。玲珑:玉声。这里指碎冰相击发出的声音。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大。

髭:长在嘴上边的胡须。吁嗟:叹息声。河伯:河神。古代传说:冯夷渡河漏死,天帝任命他为河伯。硁硁:浅陋固执的样子。棓:棍棒。这两句意思说:唉,河伯为什么这样顽固呢!木棍如同雨点般地敲打着,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反应,不吭一声。形容河水结成冰块,非常坚实,难以敲碎。

殊耐:颇耐。这句说:虽然他(指河伯)不是贫民,可是颇能忍受鞭打杖击。官舱:官家的船舱。裘:皮制的袍子。这句说:官家的船舱里,那些当官的穿着皮袍,饮酒御寒,高枕无忧地躺在那里。篙师:撑船的熟手。这句说:只是叉手坐着,同撑船的人谈话。

这首诗,写严寒季节行船时艰难困顿的情况。白天,纤夫们顶风冒雪艰辛地迈着脚步;深夜,河面结成坚冰,船伕们只得连夜冒寒打冰。冰上的活动,描绘得维妙维肖。诗的结尾,以高卧在船舱中的官僚和辛劳的船伕作对照,可以想见作者的愤慨之情。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标城(今安徽)人。明崇祯十五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入清以后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字无可。他是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对文学、音韵、天文、历史、物理等颇有研究。有《通雅》、《浮山集》等传世。

田稼荒

田稼荒,农夫亡,老幼走者死路旁。

走入他乡亦饿死,朝廷加派犹不止。

壮者昼伏夜行归,归看鸡犬人家非。

贼去尚余一茅屋,官军又来烧不足。

【注】亡:逃亡。走者:指逃荒的人。加派:指额外硬派的各种苛捐杂税。烧不足:没烧个够。这句说:又来了官兵,把仅剩下的茅屋也放火烧掉了,还嫌没烧个够似的。

这首诗,反映贫苦农民受压迫与掠夺的苦难。官吏害民,比贼更坏,作者对此极为愤慨。整首诗通俗浅显,明白如话,在用韵上,两句一韵,九句共四韵,显得活泼生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