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潛夏日述感懷,過許州愜意詠翠綠|元明清詩擷萃(51)

沈德潛,字碻士,號歸愚,長洲(今蘇州)人。清代大臣、詩人、學者。乾隆元年,薦舉博學鴻詞科,乾隆四年,以六十七歲高齡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乾隆帝喜其詩才,稱其"江南老名士"。歷任侍讀、內閣學士、上書房行走,乾隆十四年升禮部侍郎,二十二年加禮部尚書銜,三十年封光祿大夫、太子太傅。

沈德潛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對民間疾苦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歸愚詩文全集》,又選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流傳頗廣。

【夏日述感】

旱潦頻仍後,三吳風景殊。

民貧輕揖讓,力盡畏徵輸。

瘠土農皆散,平田麥已蕪。

吾生愁俯仰,觸目總艱虞。

【注】旱潦頻仍:旱災和水災相接而來。潦,同“澇”;三吳:指吳興(郡名,治所在今浙江吳興縣)、吳郡(郡名,治所在今蘇州市)、會稽(郡名,秦時治所在今江蘇吳興縣)。一說指吳郡、吳興、丹陽;殊:異。揖讓——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這句話說人民窮困時,便顧不上講禮讓了。

徵輸:徵租納稅。這句說:民力已經枯竭,害怕官府再向他們徵收苛捐雜稅。瘠:不肥沃的土地。散:逃散。蕪:田地荒廢,野草叢生。俯仰:即仰事俯畜。指對上侍奉父母,對下養活妻子兒女。這句話說我爲了要養活一家老小而憂愁;艱虞:艱難憂慮。原詩六首,此乃第一首。寫當時江浙一帶接連不斷髮生旱澇災害,田園荒蕪,民不聊生,景象淒涼,與往昔大不相同。

【過許州】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

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注】許州:治所在今河南許昌市。陂塘:池塘。決決:洪流水聲。罨:掩覆、遮蔽。平疇:平整的田野。

許州景色是那樣誘人,碧青的池水,翠綠的垂楊,旅人的鬚眉彷彿被染綠了。“一路蟬聲過許州”,詩人的心情十分輕快,幾乎忘卻了夏天在旅途上的勞累。這首詩善於練句,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