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倜傥的王之涣

在唐朝诗人谱系中,能迅速浮现在现代人脑海中的名字,王之涣必定是排在前列的。因为他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实在是太有名了。乃至于大家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就是王之涣的作品一定有很多传世。事实上,《全唐诗》只保存了他6首诗,而其中就有两首妇孺皆知的经典名作,甚至有人将《登鹳雀楼》赞为五绝之冠,而《凉州词》誉为七绝之首。赞誉虽稍过之,却也不遑多让。仅遗诗6首,确实少了点,但奈何篇篇精美,可以一当百。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中云:“摩诘、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町谓拔戟自成一队。”王维、李白都留下不少诗篇,篇篇都好,读来不觉重复,而王之涣仅以一篇《鹳雀楼》相较,却也不觉单薄。好作品在精不在多,乾隆皇帝写了上万首诗,确实当不得王之涣一首。这便是精品的力量。

然而王之涣这样一个当时后世都声名卓著的大诗人,新旧唐书都未有传记,所以其生平留下的有关事迹甚少。好在六十年代出土过唐代靳能所撰写的《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加上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和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所传,大致可以再现王之涣的生平轮廓。王之涣本家晋阳,宦徙降郡。王氏乃山西名门望族,王之涣祖上五代都是官宦,曾祖祖父父亲都曾为县令,虽然都未占据要津,但数代传承,当属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王之涣少时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未及弱冠,诗文就写得精美异常;未及壮年,就已经穷尽经籍之奥。为人“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一身的豪情侠气,喜欢击剑悲歌,从禽纵酒。年轻时所从游者皆五陵少年,具有浓郁的游侠性格。王维笔下“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咸阳游侠,分明指的就是王之涣这样的人。

自建国至安史之乱前,唐朝国力鼎盛,社会蒸蒸日上,人们都好谈大略,取功名,意气风发,信心满怀,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从来都是很有底气和期待的,这就是处于上升时代的典型人格特征。反映在诗歌当中,自然也是豪迈大气,开阔宏远的。虽然读了不少书,作了不少诗,也拥有不小的名声,但王之涣对于仕途并不热衷。他不屑于参加科考,也不愿历抵卿相,整日放浪不羁,云游欢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始入仕,以门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那时王之涣已三十开外,作个小小的县中主簿,几乎是最末流最低品的小官了,但王之涣毫不在乎,依然开心快乐。有才华的人就是这样,官场的那些羁绊摧折不了他们的自信,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内心。在衡水,他获得了县令李涤的激赏,李涤将他的三女儿嫁给了王之涣。王之涣性格耿介,不愿与世沉浮,自然与官场中人不合。几年后,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愤然辞官,飘然而去。这一去就是十五年,十五年中,王之涣专心创作,四处求教,诗艺精进,佳作迭出,一时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著名诗人来往唱和,相互成就。《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即产生于此时。若是王之涣没有退而专务诗文,决计写不出这等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在好友的劝说之下,王之涣才再入官场,得补文安县尉,这同样是个不入流的基层小官,但王之涣“在职以清白著,理人以公平称。”深为当地百姓所赞誉。未几病逝于任所。

王之涣的官宦生涯极其简单,前后两次进入官场,一共不到十年,而且职位并未发生迁谪,不存在得志失意之说。他本人也无意于仕途,无意于功名。只想活得自由任性,毫无约束。靳能说他“雅淡珪爵,酷嗜闲放”,说明他是个雅好自由淡薄名利的人。这在那个人人都迫切地希望博取功名的盛唐时代,王之涣算是个异类。确实,按照他的家境才华,功名不说立等可取,但比起一般的士子文人却容易得多。可他却放弃了此途,过上了自己喜欢的闲适自由生活。而他在诗歌方面取得的功名却永垂青史。

王之涣的诗歌遗失几乎殆尽,仅余6首,其中《宴词》《送别》《九日送别》为送别诗,《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为边塞诗。其创作大概以边塞诗为主,且极具水准,其他则唱和诗居多。故王之涣与同时之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一起被世人誉为“四大边塞诗人”。其诗激昂慷慨,气势磅礴,境界阔远,且自然优美,韵律浑成,朗朗上口,后人固然喜欢吟诵,时人亦常歌咏。

唐薛用弱在《集异记》中曾讲述了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与诗人王昌龄、高适来往甚密,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在一个雨雪霏霏的日子,三人相约到酒楼小聚。刚坐下不久,忽有伶官领着一群梨园子弟,前来为客人演出助兴,其中有几个是京城著名歌妓。三人为避喧闹,要了一个清净些的房间。王昌龄提议说:“我们三人皆以诗知名,难分轩轾。今天我们赌一赌,看看谁的诗被这些歌妓唱得最多,以后大家都要敬服于他。其他两人都表示此法甚好。不一会儿,一位歌妓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于是王昌龄在壁上得意地用笔一画。接着一位歌妓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兴奋地在壁上画下一笔。第三位唱的是“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来回轮流唱的都是二人的诗,始终没有唱到王之涣的作品。王之涣却很有耐心,徐徐地对两人说:“你们的诗作适于下里巴人,只能供潦倒乐官歌唱,我的诗如阳春白雪,俗人如何敢碰?”然后他指着其中最美的一位歌妓说:“这位乐官所唱定是我的诗,如错,我终身不与二位争衡。如对,你们要奉我为师。”及至那位美丽的歌妓一开口,果然便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于是众皆大笑。那些乐官不知就里,叩问其故,得知闻名天下的几位诗歌作者就在眼前,慌不迭地拜谢道:“肉眼不识神仙。”于是作者与歌者一起交相痛饮,尽醉而归。

王之涣留下的诗虽仅6首,却篇篇耐读,特别是《凉州词其一》和《登鹳雀楼》,深为时人激赏,广为后人传诵。同时代的勒能赞曰:“尝或歌从军,吟出塞,皦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至夫雅颂发挥之作,诗骚兴喻之致,文在斯矣。”最能代表勒能所指,体现王之涣诗歌苍凉雄浑、壮美开阔之艺术风格者,非《凉州词》莫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自高原奔泻而来,好似从白云间坠落。只觉气势如宏,境界大开,具有宏大视野和无限想象空间。孤城一座,处于群山合围之中,显得雄壮而苍茫。羌笛中吹出的《折杨柳》之曲诉说着愁怨,寄寓着思念,却感而不伤,悲而不愤。春风吹不过玉门关,温暖送不到戍人心。但并不闻消沉之声,萎靡之形,相反,却有伟丽之景,宏阔之境,慷慨之气,壮烈之心。全诗格调高远,气势雄浑,韵调谐美,代表了最强“唐音”,怪不得脍炙人口,流传深广,为历代大家所重。沈德潜《唐诗别裁》云: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一样,“皤发垂髫,皆能吟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随山尽,河流入海,气象万千。而更上一楼,极目千里,又是何等气魄!全诗虽然只有寥寥二十字,却有尺幅千里之势。看起来是在写景,“景入理势”,景境里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欲见更远更阔世界,须更上高处。这种胸襟和气度,正是盛唐时士子的典型风格,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这就是唐诗的精神实质。而诗中景境情思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也是唐诗成熟高妙艺术特征的充分体现。故《唐诗别裁》赞其:“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而《增订唐诗摘钞》更是推崇备至:“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除了以上两首古今人皆耳熟能详的名篇外,王之涣的其他四首诗也写得很是精妙。《凉州词其二》写出了盛唐时期国家的强大气势: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汉朝靠和亲维系着汉匈之间的和平,遭到后人诟病。戎昱就曾讥笑道:“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但唐玄宗却面对突厥可汗的求亲,始终不予应允,面对强大的唐帝国,突厥使臣也只能无奈而返。王之涣的这首诗正是展现了这种大国风范,让人一看就觉得深受鼓舞。王之涣的其他几首诗都是送别诗。其中《宴词》写送别之深情与愁意,形象且动人。尤其“桃溪浅处不胜舟”句,暗示离愁别恨满载一舟,重得连桃花溪水都显得浅了。风格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九日送别》则抒发了重阳日与友登高送别的寂寥落寞之情,“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情深意切,真挚感人。

而颇有趣味,意象新奇的是他的那首《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古人特别是唐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寓意惜别怀远。王之涣这首诗,既写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折柳相送,同时也因见到柳枝被折去大半,推测近期离别频发之情势。该诗短小精悍,言简意深,依依之情,跃然纸上。王之涣的一生并不执念于仕途官宦,而是酷爱自由闲适。用现代人的向往来说,诗酒远方才是他毕生所好。纵马击剑,饮酒赋诗,优游人间,王之涣可谓得其所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