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註《隨園詩話》(940)

【原書卷八·五九】

綏安孝廉諸邦協,值耿逆之變,率家人避兵石窠寨。賊兵過,索犒,不與,怒焚其砦,全家灰沒。族人國樞哭以詩云:“三年抗節萬山行,密箐深林母子並。誰遣多生逢浩劫?直教一死重科名。闔門眥決探磧,枯骨灰飛夜請兵。青草年年寒食路,招魂惟有杜鵑聲。”

綏安,古縣名。晉咸和六年(331)將漢揭陽縣地劃分爲海陽、潮陽、綏安、海寧4縣,隸屬東官郡;晉義熙九年(413),析東官郡置義安郡,郡治駐海陽縣,轄縣五,即海陽縣,潮陽縣、義招縣、綏安縣、海寧縣,均爲漢揭陽縣地,郡境今廣東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梅州市和福建漳州市南部五縣。隋開皇十一年(591),義安郡改稱潮州,州治駐海陽縣,潮州轄海陽、潮陽、海寧、綏安、義招、程鄉六縣。開皇十二年(592),並蘭水、綏安入龍溪。至此,福建境內的綏安縣消失。古綏安縣的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雲霄縣北火田鎮西林村。另,今有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綏安鎮,此地因古綏安縣所轄,故名。

諸邦協,字克一,綏安人,康熙壬子(康熙十一年,1672)孝亷,耿逆變聞,挈家人十四口竄跡邑西鄉石窠砦。砦去城六十里,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冬,王師下延平。賊弟耿二率潰卒萬餘人由間道適江右抵石窠砦下,索牛酒爲犒。砦中人不與且罵之。賊怒攻砦,火礟並舉。砦焚,無一人免者。克一闔門燼焉。族人順昌司訓國樞哭以詩云:三年抗節萬山行,密箐深林母子並。誰遣多生逢浩劫,直教一死重科名。闔門眥決朝探磧,枯骨飛灰夜請兵。青草年年寒食路,招魂惟有杜鵑聲。(杭世俊《榕城詩話》)

耿逆之變。耿:耿精忠(?—1682年),遼東蓋州衛(今營口蓋州)人,清朝靖南王,耿仲明之孫,耿繼茂之子。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下詔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易服,響應吳三桂,入江西、浙江。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康親王傑書爲“奉命大將軍”,率軍前往浙江征剿。康熙十五年(1676)八月,清軍進取江山,破仙霞關,入福建取浦城、建寧,克延平,抵水口。十月,傑書遵詔招降耿精忠。耿精忠降後,請仍留靖南王爵,從征剿滅鄭經軍,以功贖罪,朝廷恩准。耿精忠率兵挫敗鄭軍。接着又進軍潮州,打敗尚之信的軍隊,康熙命其駐守潮州。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康熙隨即下令將耿精忠凌遲處死。

石窠寨,無考。

諸國樞,字在紫。有《青山別墅藏稿》。五言有“草荒蕭寺路,人倚夕陽樓。”七言有“天空晴送羣峯翠,野曠寒生落葉愁”句。(杭世俊《榕城詩話》

抗節,音kàng jié,意思是堅守節操。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唐·王烈《酬崔峝》詩:“榮寵無心易,艱危抗節難。”蘇曼殊《嶺南幽光錄》:“(僧祖心)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國,以見諸公地下爲憾,而其弟驎、騄、驪以抗節……皆死。”

密箐,音mì jīng,茂密的竹林。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夾西即有數家依北峯下,其後削崖如屏,前則新篁密箐。”清·姚鼐《爲香茝兄題秋梅圖》詩:“主人昨何往,密箐蠻獠廬。”

科名,音kē míng,因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唐詩紀事·蔡京》:“京以進士舉登學究科,時謂好及第惡科名,有錦上披蓑之誚焉。”唐科第以進士爲上,學究爲下,故云。唐·杜牧:“或以吏理進官,或以科名入仕。”科名分爲生員(俗稱秀才)、舉人與進士三級,分別是通過童試、鄉試、會試三級科舉考試而取得的。

眥決,音zì jué,解釋是猶眥決、眥裂。眼眶瞪裂,形容盛怒。眥,同“眥”,其意爲眼角,上下眼瞼的接合處。《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唐•杜甫《望嶽詩》:“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探磧,音tàn qì,未見專門解釋,筆者認爲,猶探索,在軍事上有偵察、探查的意思。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夏繼先《<國語>敘事視角蘊意探磧》。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探磧——基於“成物—成思—成己”哲學文化觀》。磧:淺水中露出的砂石。《說文解字·石部》:“磧,水陼有石者。”清·段玉裁注:“陼丘,水中高者也。《三蒼》曰:‘磧,水中沙堆也。’”引申指沙漠。唐·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渡沙磧,累月斷人煙。”宋·陸游《塞上曲》:“茫茫大磧籲可嗟,暮春積雪草未芽。”磧在地理學上指由冰河帶來的礫泥和沙礫等堆積物,或由這些堆積物所形成的各種地形。冰磧丘、冰磧平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