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3下

4,幼兒園最重要的條件是教師

在幼兒園的一切設施和條件中,沒有比教師更重要的條件。硬件設施有多好,門口的金字招牌有多炫,這些其實影響不了孩子,孩子甚至都感覺不到。幼兒園真正對孩子產生優質影響力的,是融洽的師生關係。幼兒園教師最核心的能力不是她的學識、才藝等可見、可量化的東西,而是她愛的能力,即她發自內心的善良和對孩子們的尊重。

幼兒園教師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關係重大者,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刻。所以,當我們考量一所幼兒園或學校好不好時,不要看它是“市重點”還是“省級示範”,而是重點考察它的教師如何。

要看一個教師如何,也不是看她的學歷或獲獎次數,而是她是否真心尊重孩子,是否真的愛孩子。這一點很好考證,看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她。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平時喜歡上幼兒園,突然有一天或者幾天表現出心事重重,強烈拒絕去幼兒園,又說不出什麼理由,這種情況肯定事出有因,往往是由孩子和老師或同學間發生了某種不愉快,有一個困難需要孩子去面對。

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遇到了什麼困難,想辦法幫他解決,而不要生硬粗暴地對待孩子的“無理要求”。

教師是決定學生喜歡不喜歡學校的最重要因素,幼兒園更是如此。老師千萬不要以爲幼兒園的孩子還小,不懂事,隨便想批評就批評,其實孩子越小越臉皮薄,所以幼兒園的孩子更需要老師呵護好面子。

並不是說老師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而是要講究一下教育藝術,處理方式既不能損害孩子的面子,又能達到讓孩子改正缺點的目的,這才叫教育。

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師都是善良的,她們偶然的言行不當,只是出於專業知識的欠缺或專業經驗的不足,家長髮現問題後,如果能友好地跟老師溝通,善意地提醒老師的問題,老師一般情況下都願意改正。

教師和家長,教師和孩子的關係是否融洽,對孩子影響深刻。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爲增進彼此的關係而努力。

從家長方面來說,既不要對老師盲目信任,又不要對老師苛刻和挑剔。老師都是普通人,在管理孩子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遇到了這些問題,家長要本着解決問題的態度去跟老師交流,而不要懷着鬧彆扭的心態去找老師算賬。

幼兒園教師作爲社會人,並不是強勢羣體,她們自身也需要成長,需要善意的對待。如果家長總以善意的眼光來看待她們,則可激發她們更多地表達愛與善。

當然,家長不能期望幼兒園老師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個別老師,儘管家長給出的善意的建議,仍然可能心生不滿,進而有可能給孩子冷暴力。

這樣的話,只能帶孩子一走了之,換一家幼兒園是最好的。

我猜測,有的家長看到這裏可能會說,換幼兒園哪裏是想換就可以,現在想擇到一個好的幼兒園多麼難,這個幼兒園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進來的。

我想說的是,在幼兒園的一切設施和條件中,沒有比教師更重要的條件。當“最重要的條件”非常糟糕時,其他的一切條件都變得不重要了。


5,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

每個即將入園或剛剛入園的孩子都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克服焦慮,二是適應規則。幫孩子跨過這兩個坎兒,就是幫孩子做好了入園的心理準備,這需要家長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首先是喚起孩子對幼兒園的嚮往

其次是在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上,宜不動聲色,不易張揚。

在孩子入園前應教會他遵守規則,儘量讓孩子學會自己大小便、喫飯、穿鞋子等。但訓練最好做得不動聲色,不要讓孩子意識到你在訓練他,一旦意識到,會引起孩子對事情本身的牴觸,同時也會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最好的訓練是什麼?

是家長平時就不包辦,尤其到孩子快要上幼兒園時,家長更要有意識地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把各種練習自理的機會留給孩子。

還以喫飯爲例,孩子一歲以後,就應該讓他自己喫飯。到孩子即將入園時,家長一定要不動聲色地從孩子的喫飯中撤出,既不要強迫孩子喫飯,也不要給孩子餵飯。

到喫飯時,大家各自喫各自的,不要在意孩子如何喫,喫多少,不要把喫飯這件事時時置於家長的關照之下。

各種生活技能訓練的道理都大同小異,基本原則是,在一切訓練中,家長自己首先要有定力,不要一着急就去包辦,還一邊包辦一邊抱怨孩子。否則,除了降低孩子自己做事的興趣,降低他的自信,別的沒一點好處。

第三是家長自己要克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讓孩子不害怕去幼兒園,很多時候不是去給孩子做工作,而是要解決家長自己的焦慮情緒。

第四,不要採用任何以毒攻毒的方式。

兒童成長中,總會有一個又一個困難出現在他們面前。家長應客觀陳述這些事情的真相,不誇張困難和痛苦,也不過分美化客觀事實,更不能採用欺瞞的方式。要儘量實事求是地引導孩子坦然面對,這樣才能培養他們接受困難、適應生活的勇氣和能力。

教孩子學會適應規則

所謂的“適應”問題,就是要孩子學會服從幼兒園的統一安排和各種規則。

我當然反對幼兒園給孩子們制定太多規則,但適當的規則肯定是需要的,也是必須要孩子學會遵守的。所以上幼兒園第一步是要讓孩子認識“規則”,遵守規則。

在這個問題上,我先說一下自己的經驗。

確定好送女兒圓圓到哪家幼兒園後,我就帶着她到幼兒園先看了一次,站在幼兒園的柵欄外,看着裏面的孩子們排隊做操或玩耍。

我另選了一個日子,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好後,帶着圓圓走進幼兒園,讓她認識了一下里面的生活。

簡單參觀過後,我們就出來了。回家的路上,我對圓圓說:“寶貝,你說入園後,你應該聽老師的話去睡呢,還是像在家裏一樣說我不想睡?”圓圓想想,說“去睡覺”。我親親她的小臉蛋兒說:嗯,寶貝說的對!

事後我發現,這個“預防針”打得特別有用。平時圓圓在家是不喜歡睡午覺的,假設我不是這樣領着她“身臨其境”,只是在家裏口頭給她講幼兒園必須要午睡,必須聽老師的,甚至強制她睡午覺,可能正是在強化她不睡午覺的習慣。

一個小孩子,只要內心沒有逆反,躺下了,用不了多長時間會睡着的。事實證明圓圓上幼兒園後,午睡確實從來沒成爲一個問題。

通過參觀及生活中的強化,我讓圓圓知道幼兒園是有“規則”的,更讓她看到了規則之美。這樣,她接下來面對一些必要的約束,就會從容得多。

兒童的適應力其實很強,只要這個“規則”在正常範圍,不傷及他們的天性,孩子都能很快適應,並願意遵守。


培養兒童規則意識要注意的三點是:

第一,體驗中一定要用“問”來啓發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講”來說明和灌輸。兩種方式,效果大不一樣。

比如帶着孩子排隊時,問孩子,大家都這樣排隊好,還是不排隊擁擠好。再問孩子,如果大家都排隊,可有的人不排隊,亂插隊好不好。

第二,通過“角色代入”的遊戲,讓孩子體驗“聽話”的好處。

“角色代入”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能讓孩子很快明白爲什麼這樣做,也能練習應該如何做。

第三,在向孩子灌輸規則意識時,切忌採用嚇唬的方式。


6,如何解決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兒童對兒童是非常感興趣的,特別是幼兒之間,他們有獨屬的交流系統,別人聽不懂,這種交流能給幼兒帶來極大的愉悅感,非常有利於身心發育。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相信,孩子原本是願意上幼兒園的。

但事實是,現在有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持續不斷的反抗上幼兒園。

這種情況不正常,背後一定有問題,要麼幼兒園的管理本身有問題,要麼家長無意間給孩子灌輸了恐懼情緒,造成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此文從家庭的角度,談談如何讓孩子喜歡去幼兒園。

第一,以輕鬆愉快的態度迴應孩子的脆弱

孩子初上幼兒園都難免哭鬧,此時特別需要家長拿捏好自己的態度。既要關懷孩子,又不能縱容孩子的脆弱。

圓圓哇地在我背後大哭起來,我的心一下被揪住,很疼,真想返回去抱抱她,給她擦擦眼淚,但還是忍住了。只是停下來,回過頭,笑着跟她揮揮手,仍然口氣輕鬆地說:“不要哭了,跟老師進去吧,再見寶貝。媽媽下班了來接你!”轉身走了。圓圓還在背後大聲哭,我的眼淚流下來,剋制着沒再回回頭。

第二,關於幼兒園的一切言行都要正面。

幼兒園生活有很多細節,無論在哪個細節上,都應該和孩子進行正面交流,避免負面言行和不良暗示。

遇到早上孩子不願出門,家長要想辦法吸引孩子去幼兒園,或進行正面暗示,比如“我家寶貝不喜歡遲到,總願意按時去幼兒園,是不是?”或“昨天圓圓比你去的早,今天我們爭取比圓圓去的早,好不好?”

傍晚接孩子時,家長們在回家路上多半會問孩子一些問題。這方面的建議是,可以問一些具體的、容易回答的問題,比如今天做了什麼遊戲,中午吃了什麼飯,今天和哪個小朋友玩的時間最長等。

當然,如果孩子主動跟家長說,今天老師表揚我了或批評我了,家長要真誠以對,正常表示高興,分享孩子的自豪,或語氣平和地問問爲什麼,想辦法化解孩子的心結。

孩子在幼兒園遇到的最大的負面問題就是挨老師批評或和小朋友鬧意見。對這兩類問題的解決特別考驗家長,總的原則就是要用建設性的態度去解決,努力協調孩子和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而不是遇點事情就要理論個是非曲直,或有點衝突就要一爭高低。

第三,不要把上幼兒園這件事搞成“任務”

有的家長一旦開始送孩子去幼兒園,就風雨無阻的堅持天天送,唯恐一天不送,就會把孩子慣壞了。

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家長和孩子相處從來不“擰”,孩子就能形成很好的理解力與自制力,變得“懂事”。如果成人從不信任孩子的理性,認爲孩子不懂事,需要被強行控制,那孩子往往會以“不懂事”的行爲,來證明家長的防範是有必要的。這真是個微妙的問題,悟到了,就是海闊天空。


7,關於選擇幼兒園的幾點建議

第一,好幼兒園是一個“玩耍”的場所,而不是“上學”的場所。

第二,好幼兒園一定有好做派,好做派是從招生開始讓人感覺到的。

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規則越少、越自由的幼兒園越好。

在安全的底線上,如果一定要爲各種選擇信息排序,依重要性,大致順序是這樣的:孩子快樂,願意去幼兒園;老師素質良好,對孩子和藹耐心;離家近,方便接送;硬件條件好,教具和圖書豐富;名氣較大,獲得榮譽多。

這個排序體現的是摒棄虛榮和急功近利、兒童利益最大化的教育價值觀。在具體生活中,需家長根據不同情況,綜合權衡後做出判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