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3下

4,幼儿园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

在幼儿园的一切设施和条件中,没有比教师更重要的条件。硬件设施有多好,门口的金字招牌有多炫,这些其实影响不了孩子,孩子甚至都感觉不到。幼儿园真正对孩子产生优质影响力的,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最核心的能力不是她的学识、才艺等可见、可量化的东西,而是她爱的能力,即她发自内心的善良和对孩子们的尊重。

幼儿园教师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关系重大者,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所以,当我们考量一所幼儿园或学校好不好时,不要看它是“市重点”还是“省级示范”,而是重点考察它的教师如何。

要看一个教师如何,也不是看她的学历或获奖次数,而是她是否真心尊重孩子,是否真的爱孩子。这一点很好考证,看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她。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平时喜欢上幼儿园,突然有一天或者几天表现出心事重重,强烈拒绝去幼儿园,又说不出什么理由,这种情况肯定事出有因,往往是由孩子和老师或同学间发生了某种不愉快,有一个困难需要孩子去面对。

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想办法帮他解决,而不要生硬粗暴地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教师是决定学生喜欢不喜欢学校的最重要因素,幼儿园更是如此。老师千万不要以为幼儿园的孩子还小,不懂事,随便想批评就批评,其实孩子越小越脸皮薄,所以幼儿园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呵护好面子。

并不是说老师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要讲究一下教育艺术,处理方式既不能损害孩子的面子,又能达到让孩子改正缺点的目的,这才叫教育。

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是善良的,她们偶然的言行不当,只是出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或专业经验的不足,家长发现问题后,如果能友好地跟老师沟通,善意地提醒老师的问题,老师一般情况下都愿意改正。

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影响深刻。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增进彼此的关系而努力。

从家长方面来说,既不要对老师盲目信任,又不要对老师苛刻和挑剔。老师都是普通人,在管理孩子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遇到了这些问题,家长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跟老师交流,而不要怀着闹别扭的心态去找老师算账。

幼儿园教师作为社会人,并不是强势群体,她们自身也需要成长,需要善意的对待。如果家长总以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她们,则可激发她们更多地表达爱与善。

当然,家长不能期望幼儿园老师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个别老师,尽管家长给出的善意的建议,仍然可能心生不满,进而有可能给孩子冷暴力。

这样的话,只能带孩子一走了之,换一家幼儿园是最好的。

我猜测,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说,换幼儿园哪里是想换就可以,现在想择到一个好的幼儿园多么难,这个幼儿园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进来的。

我想说的是,在幼儿园的一切设施和条件中,没有比教师更重要的条件。当“最重要的条件”非常糟糕时,其他的一切条件都变得不重要了。


5,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每个即将入园或刚刚入园的孩子都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克服焦虑,二是适应规则。帮孩子跨过这两个坎儿,就是帮孩子做好了入园的心理准备,这需要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是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其次是在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上,宜不动声色,不易张扬。

在孩子入园前应教会他遵守规则,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吃饭、穿鞋子等。但训练最好做得不动声色,不要让孩子意识到你在训练他,一旦意识到,会引起孩子对事情本身的抵触,同时也会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最好的训练是什么?

是家长平时就不包办,尤其到孩子快要上幼儿园时,家长更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把各种练习自理的机会留给孩子。

还以吃饭为例,孩子一岁以后,就应该让他自己吃饭。到孩子即将入园时,家长一定要不动声色地从孩子的吃饭中撤出,既不要强迫孩子吃饭,也不要给孩子喂饭。

到吃饭时,大家各自吃各自的,不要在意孩子如何吃,吃多少,不要把吃饭这件事时时置于家长的关照之下。

各种生活技能训练的道理都大同小异,基本原则是,在一切训练中,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定力,不要一着急就去包办,还一边包办一边抱怨孩子。否则,除了降低孩子自己做事的兴趣,降低他的自信,别的没一点好处。

第三是家长自己要克服和孩子的分离焦虑。

让孩子不害怕去幼儿园,很多时候不是去给孩子做工作,而是要解决家长自己的焦虑情绪。

第四,不要采用任何以毒攻毒的方式。

儿童成长中,总会有一个又一个困难出现在他们面前。家长应客观陈述这些事情的真相,不夸张困难和痛苦,也不过分美化客观事实,更不能采用欺瞒的方式。要尽量实事求是地引导孩子坦然面对,这样才能培养他们接受困难、适应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教孩子学会适应规则

所谓的“适应”问题,就是要孩子学会服从幼儿园的统一安排和各种规则。

我当然反对幼儿园给孩子们制定太多规则,但适当的规则肯定是需要的,也是必须要孩子学会遵守的。所以上幼儿园第一步是要让孩子认识“规则”,遵守规则。

在这个问题上,我先说一下自己的经验。

确定好送女儿圆圆到哪家幼儿园后,我就带着她到幼儿园先看了一次,站在幼儿园的栅栏外,看着里面的孩子们排队做操或玩耍。

我另选了一个日子,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好后,带着圆圆走进幼儿园,让她认识了一下里面的生活。

简单参观过后,我们就出来了。回家的路上,我对圆圆说:“宝贝,你说入园后,你应该听老师的话去睡呢,还是像在家里一样说我不想睡?”圆圆想想,说“去睡觉”。我亲亲她的小脸蛋儿说:嗯,宝贝说的对!

事后我发现,这个“预防针”打得特别有用。平时圆圆在家是不喜欢睡午觉的,假设我不是这样领着她“身临其境”,只是在家里口头给她讲幼儿园必须要午睡,必须听老师的,甚至强制她睡午觉,可能正是在强化她不睡午觉的习惯。

一个小孩子,只要内心没有逆反,躺下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会睡着的。事实证明圆圆上幼儿园后,午睡确实从来没成为一个问题。

通过参观及生活中的强化,我让圆圆知道幼儿园是有“规则”的,更让她看到了规则之美。这样,她接下来面对一些必要的约束,就会从容得多。

儿童的适应力其实很强,只要这个“规则”在正常范围,不伤及他们的天性,孩子都能很快适应,并愿意遵守。


培养儿童规则意识要注意的三点是:

第一,体验中一定要用“问”来启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讲”来说明和灌输。两种方式,效果大不一样。

比如带着孩子排队时,问孩子,大家都这样排队好,还是不排队拥挤好。再问孩子,如果大家都排队,可有的人不排队,乱插队好不好。

第二,通过“角色代入”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听话”的好处。

“角色代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很快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也能练习应该如何做。

第三,在向孩子灌输规则意识时,切忌采用吓唬的方式。


6,如何解决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儿童对儿童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幼儿之间,他们有独属的交流系统,别人听不懂,这种交流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愉悦感,非常有利于身心发育。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相信,孩子原本是愿意上幼儿园的。

但事实是,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持续不断的反抗上幼儿园。

这种情况不正常,背后一定有问题,要么幼儿园的管理本身有问题,要么家长无意间给孩子灌输了恐惧情绪,造成孩子对幼儿园的排斥。此文从家庭的角度,谈谈如何让孩子喜欢去幼儿园。

第一,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回应孩子的脆弱

孩子初上幼儿园都难免哭闹,此时特别需要家长拿捏好自己的态度。既要关怀孩子,又不能纵容孩子的脆弱。

圆圆哇地在我背后大哭起来,我的心一下被揪住,很疼,真想返回去抱抱她,给她擦擦眼泪,但还是忍住了。只是停下来,回过头,笑着跟她挥挥手,仍然口气轻松地说:“不要哭了,跟老师进去吧,再见宝贝。妈妈下班了来接你!”转身走了。圆圆还在背后大声哭,我的眼泪流下来,克制着没再回回头。

第二,关于幼儿园的一切言行都要正面。

幼儿园生活有很多细节,无论在哪个细节上,都应该和孩子进行正面交流,避免负面言行和不良暗示。

遇到早上孩子不愿出门,家长要想办法吸引孩子去幼儿园,或进行正面暗示,比如“我家宝贝不喜欢迟到,总愿意按时去幼儿园,是不是?”或“昨天圆圆比你去的早,今天我们争取比圆圆去的早,好不好?”

傍晚接孩子时,家长们在回家路上多半会问孩子一些问题。这方面的建议是,可以问一些具体的、容易回答的问题,比如今天做了什么游戏,中午吃了什么饭,今天和哪个小朋友玩的时间最长等。

当然,如果孩子主动跟家长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或批评我了,家长要真诚以对,正常表示高兴,分享孩子的自豪,或语气平和地问问为什么,想办法化解孩子的心结。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最大的负面问题就是挨老师批评或和小朋友闹意见。对这两类问题的解决特别考验家长,总的原则就是要用建设性的态度去解决,努力协调孩子和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而不是遇点事情就要理论个是非曲直,或有点冲突就要一争高低。

第三,不要把上幼儿园这件事搞成“任务”

有的家长一旦开始送孩子去幼儿园,就风雨无阻的坚持天天送,唯恐一天不送,就会把孩子惯坏了。

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家长和孩子相处从来不“拧”,孩子就能形成很好的理解力与自制力,变得“懂事”。如果成人从不信任孩子的理性,认为孩子不懂事,需要被强行控制,那孩子往往会以“不懂事”的行为,来证明家长的防范是有必要的。这真是个微妙的问题,悟到了,就是海阔天空。


7,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第一,好幼儿园是一个“玩耍”的场所,而不是“上学”的场所。

第二,好幼儿园一定有好做派,好做派是从招生开始让人感觉到的。

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越少、越自由的幼儿园越好。

在安全的底线上,如果一定要为各种选择信息排序,依重要性,大致顺序是这样的:孩子快乐,愿意去幼儿园;老师素质良好,对孩子和蔼耐心;离家近,方便接送;硬件条件好,教具和图书丰富;名气较大,获得荣誉多。

这个排序体现的是摒弃虚荣和急功近利、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教育价值观。在具体生活中,需家长根据不同情况,综合权衡后做出判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