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綽號“噴子祖師爺”


黃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喬鼐,後更名喬馨,最後改爲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 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音韻訓詁學家、 國學大師。

主要著述有《音略》《聲韻通例》《說文略說》《爾雅略說》《聲韻略說》《集韻聲類表》《文心雕龍札記》《漢唐玄學論》等。後人稱黃侃與與章太炎爲“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啓後人”。 

民國多狂士,譬如辜鴻銘、劉文典、熊十力、章太炎、黃侃、錢鍾書等等,但他們的“狂”,主要表現爲狂傲和自負,捧的是自己。而黃侃則不然,其“狂”,主要表現爲毒舌和刻薄,貶的是別人,也因此“升格”爲民國最能罵人的頂級大師,人送外號“黃瘋子”、“噴子祖師爺”、“三不來教授”等。

下面的這件事,可以讓你我充分領略這位國學大師的瘋狂。

1905年,黃侃受到父親黃雲鵠生前摯友張之洞的賞識資助他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官派性質。當年,黃侃便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在《民報》等刊物上發表數篇文章高舉民主革命的大旗。

也是在日本,黃侃遇見他的恩師章太炎。說起來兩人的相識也頗爲戲劇。

恰巧二人同住一個公寓,黃侃住樓上,章太炎住樓下。一日半夜,黃侃突然尿急,來不及去廁所,便順着窗戶解決,洋洋灑灑,直瀉而下。十九歲的年輕人呀,一泡尿足有大半盆,尿騷味也小不了,一直在尿泡裏發酵着呢。

樓下的章太炎正倚窗夜讀,興致正濃,突然被濺了一身,氣不打一處來,隨即一股腥臊撲鼻而來,一下子便知怎麼回事了。媽的,也太欺人了吧,便對着樓上破口大罵:“哪個混賬王八蛋乾的好事?”

黃侃這廂呢,突遭厲聲怒罵。本系貴公子出身,盛氣凌人慣了,哪能受得了這個,遂報以回罵,音量也不小。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倆人罵着罵着,不知不覺成了學術討論會,又是引經據典,又是指桑罵槐,你來我往,毫不留情。罵着罵着,倒暗自佩服起對方的才學來。當得知對方姓名後,不僅罵戰結束,話鋒一轉聊起了對國學的見解,還互相謙虛,相談甚歡。其時夜半三更不方便,章太炎還邀請黃侃明日來房中一敘。

翌日,黃侃準備了歉禮到章家,一進門便行了個大禮:“早就聽聞您的大名,盼望有幸能與您一見。昨夜晚輩多有冒犯,還望您海涵。”

章太炎早就聽說過黃侃,知道他年紀輕輕才學過人,在國學方面造詣極高,自是會有些許狂狷。

章太炎招呼他在家中用飯,兩人一見如故,午飯過後,黃侃提出:“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您能否答應,我想請您收我做您的學生。”說完便行拜師禮:奉上紅紙封套裝十塊大洋,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章太炎本還在猶豫,見他如此誠心拜師便答應了。

黃侃雖做事不拘一格,但對待長輩和做學問卻是十分的恭敬周到,一絲不苟。

兩人越談越投機。章太炎是淵博絕倫的樸學大師,黃侃便折節稱弟子。自此,黃侃師從章太炎問學經年。須知章太炎清高孤傲,對近世文人極少嘉許,惟獨對黃侃刮目相待,真乃天意。

諺語道,不打不相識,不搭不相知,還真不假。

師徒二人當時由吵到罵,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但當時到底是個怎樣的“演出”,除了當事的二人外,其他人不得而知。但推測其“精彩”程度也不難。黃侃回國後在北京大學講《文選》和《文心雕龍》十分傳神,吸引了大批其他系的學生。曾聽到過黃侃講課的馮友蘭說:“他上課的時候,聽講的人最多,他在課堂上講《文選》和《文心雕龍》,這些書我以前連書名都沒聽說過的。”黃善於吟誦詩章,抑揚頓挫,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美感,所以,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唱和,成了北大校園一種流行的調子,被師生們戲稱爲“黃調”。在當時宿舍中,到晚上,各處都可以聽到“黃調”。

由此推測出當時“罵戰”情形甚至語音聲調也不難。狂狷,孤傲,瘋子,名士,好遊歷,好讀書,好罵人,桀驁不馴,不拘小節,性情乖張,特立獨行……黃侃留給後人一串關鍵詞。

“老師不是迂夫子,而是思想活潑、富於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歡遊山玩水,喝酒打牌,吟詩作字,但是有一條,無論怎樣玩,他對自己規定每天應做的功課是要做完的……”黃侃的弟子之一程千帆這番話可謂知人善論。1935年10月5日,黃侃因飲酒過度,胃血管破裂,經搶救無效於三日後去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