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之《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從事教育的人通常灌輸的是這樣一些精神習慣:

服從和紀律,爲了世俗的成功而殘酷無情的爭鬥,蔑視反對派,毫無疑問的輕信,熱情地接受教師的聰明。

所有這些習慣都是同活力相對立的。

實際上,我們應該保存的是獨立性和進取心,而不是服從和紀律。

教育力圖發展的應該是思想的公正性,而不是殘酷無情。

它應該灌輸的是尊敬心和努力理解他人,而不應是輕蔑。

對於其他人的見解不應是無可奈何的默認,而是應該看到正是這種對立的見解具有可以理解的想像力,因而能夠清楚地說明何以對立的緣由。

它所要達到的目標不是輕信,而是激發具有建設意義的懷疑之心,熱愛精神世界的發展,從本質上認識到要靠大膽無畏的進取思想去征服世界。

一、我不想去上學。

我不想去上學了,因爲我太困、太冷了。學校裏也沒有人喜歡我。

我不想去上學了,因爲學校裏有兩個同學,他們比我大,也比我強壯。每次我走到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都會伸出胳膊,擋住我的去路,我很害怕。

我不想去上學了,在學校,時間彷彿靜止不動了,萬事萬物皆被擋在校門之外。

比如:我家的房間,還有我的母親、父親,我的玩具,陽臺上的小鳥。我在學校的時候,就特別想念他們,想得要哭。我看着窗外,外面的天空飄着朵朵雲彩。

我不想去上學了,那裏沒有我喜歡的任何東西。

有一天,我畫了一棵樹,老師說:“那可真是一棵樹,畫的真好。”我又畫了一棵,同樣沒有葉子。

於是就有孩子跑過來取笑我。

我不想去上學了,晚上上牀的時候,一想到第二天要去學校,我就感到恐懼。

我說:“我不想去上學了。”

家人就會反問:“你怎麼能這麼說呢?每個人都要去上學呢。”

每個人嗎?那就讓每個人去好了。我留在家裏又會怎樣呢?我昨天就去學校了,不是嗎?那我明天不去,後天再去怎麼樣啊?

我只想待在我的牀上,待在房間裏,或是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不是學校就好。

我不想去上學了,我病了。你看不出來嗎?只要有人一說 “學校”這個詞,我就感到噁心,會胃痛,連奶都喝不下。

我不想喝那瓶奶了,我不想喫任何東西,也不想去上學。我太難過了,沒有人喜歡我。學校裏還有那兩個孩子,他們總是伸出胳膊擋我的路。

我去找過老師,老師說:“你跟着我幹嗎?”

我總是愛跟老師,老師則總會說:“不要跟着我。”

我不想去上學了,再也不想了。爲什麼?因爲我就是不想去學校,這就是原因。

課間休息時,我不想走動。只有每個人都忘了我,纔是我的休息時間。周圍一片混亂,每個人都跑來跑去。

老師厭惡地看了我一眼,她看上去不太隨和。

我不想去上學了,學校裏有個孩子比較喜歡我,他是唯一目光友善的人。但不要告訴別人啊,就連他我也不喜歡。

我坐着不動,獨自待在那裏。我感到那麼孤單。淚水順着我的臉頰流下來,我一點也不喜歡學校。

“我不想去上學了”,我說。可是到了早晨,他們又把我送到了學校,我直勾勾地望着前方,非但不笑,反倒想哭。

我朝山上走去,揹着大大的書包,它像士兵的行囊一樣大。爬山時,我看着自己的腳。一切都那麼沉重:背上的書包,胃裏熱乎乎的奶。我想哭。

我走進學校。那扇黑色的大鐵門在我身後關上。我哭了,“媽媽,你看呀,你把我丟在這裏。”

我走進教室坐了下來。我真想變成外面的雲彩。

橡皮、本子、鋼筆,拿它們去餵雞吧!

二、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成爲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幼兒面前,聰明的父母要具備兩種本領。

一是不懂裝懂,孩子咿呀學語,說一些不成語言的音節,你聽不明白他的意思,也要裝作懂了,鼓勵他多說話。

二是懂裝不懂,你聽懂了孩子的詞不達意的表達,不妨裝作不懂,適當地提問,引導他尋找更準確的表達。

看到歐美兒童身上的那一股小大人氣概,每每忍俊不禁,覺得非常可愛。相比之下,中國的孩子太缺乏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不論大小事都依賴父母,不肯自己動腦動手,不敢自己做主。

當然,並非中國孩子的天性如此,這完全是後天教育的結果。所以,在這方面首先應該做出改變的是中國的父母們。

溺愛是動物性的愛,那是最容易的,難的是使親子之愛獲得一種精神性的品格。

所謂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當作寵物或工具,而是視爲一個正在成形的獨立的人格,不但愛他疼他,而且給予信任和尊重。

凡屬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干涉,而是懷着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商量。

父母與孩子之間要有朋友式的討論和交流的氛圍。正是在這種氛圍裏,孩子便能夠逐漸養成基於愛和自信的獨立精神,從而健康地成長。

做父母做得怎樣,最能表明一個人的人格、素質和教養。

被自己的孩子視爲親密的朋友,這是爲人父母者所能獲得的最大的成功。不過,爲人父母者所能遭到的最大的失敗卻並非被自己的孩子視爲對手和敵人,而是被視爲上司或者奴僕。

做家長的最高境界是成爲孩子的知心朋友。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家長相當可憐,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僕、下屬,始終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處的位置。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你在人生中最看重的東西,也就是你在教育上最想讓孩子得到的東西。

進一個名牌學校,謀一個賺錢職業,這種東西怎麼有資格成爲人生的目標,所以也不能成爲教育的目標。

孩子受父母溺愛,或者從小就知道自己家是豪門貴族,這對他只有壞處。

在培養交往能力時,我每每發現有一個缺點:我們總是竭力顯示自己,兜售自己的貨色,而不是去了解別人,汲取新的知識。

沉默和謙遜有利於同人交往。

等您的孩子有了才華時,我們要教育他不要露財揚己。

聽到別人胡言亂語,不要怒形於色,因爲聽到不合自己趣味的東西就面有慍色,是不禮貌和令人討厭的行爲。

要教育孩子注意自身修養,自己拒絕做的事,別人做了也無須責怪,不必同習俗格格不入。

爲賢人者當不賣弄學問,不盛氣凌人。

要教育孩子有禮貌,不要好爲人師,不要小小年紀就野心勃勃,爲讓人另眼相看就顯示自己比別人聰明,用指責別人和標新立異來撈取名聲。

只有大詩人才可以在藝術上別出心裁,同樣,也只有偉大而傑出的任務纔可以撇開傳統,獨樹一幟。

即使曾有個蘇格拉底和亞里斯提卜遠離了習慣和傳統,人們也不能步其後塵,他們才華出衆,超凡脫俗,所以就能獨樹一幟。

要教會孩子只有在棋逢對手時才發表議論或進行爭論,即便如此,也不要把所有的招數都展示出來,而只消使用對他最有利的。

要教會他精於選擇自己的論據,說理切中要害,因此也就要言簡意賅。

一切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

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

它不斷地發展個人的能力,薰染他的意識,形成他的習慣,鍛鍊他的思想,並激發他的感情和情緒。

由於這種不知不覺的教育,個人便漸漸分享人類曾經積累下來的智慧和道德的財富。

它就成爲一個固有文化資本的繼承者。

世界上最形式的、最專門的教育確是不能離開這個普遍的過程。

教育只能按照某種特定的方向,把這個過程組織起來或者區分出來。

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過對於兒童的能力的刺激而來的,這種刺激是兒童自己感覺到所在的社會情境的各種要求引起的,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體的一個成員去行動,使他從自己行動和感情的原有的狹隘範圍裏顯現出來。

而且使他從自己所屬的集體的利益來設想自己。

通過別人對他自己的各種活動所做的反應,他便知道這些活動用社會語言來說是什麼意義。

這些活動所具有的價值又反映到社會語言中去。

三、教育的意義。

1、教育即生長。

教育的本義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

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2、教育的使命應該是爲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

什麼是最好的環境?

第一是自由時間;

第二是好的老師。

可以沒有好老師,不可沒有自由時間。

說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都是自學。

3、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東西纔是教育。

知識的細節是很容易忘記的,一旦需要它們,又是很容易在書中查到的。

所以,把精力放在記住知識的細節,既喫力又無價值。

假定你把課堂上所學的這些東西全忘記了,如果結果是什麼也沒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個應該剩下的配稱爲教育的東西,就是完全滲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種智力活動的習慣,一種充滿學問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就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

通俗地說,一個人從此成了不可救藥的思想者、學者,不管今後從事什麼職業,再也改不掉學習、思考、研究的習慣和愛好了,方可承認他是受過了大學教育。

4、智力素質和心靈素質。

把你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都忘記了,你還剩下什麼?

這個問題是對智力素質的一個檢驗。

把你在社會上得到的地位、權力、財產、名聲都拿走了,你還剩下什麼?

這個問題是對心靈素質的一個檢驗。

5、提供良好的環境。

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質得到健康的生長,成爲人性健全的人。

毫無疑問,一個人惟有人性健全才能夠真正幸福和優秀,一個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也才能夠真正和諧和生機勃勃。

這本來是常識,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聽從常識的指引,實踐這個常識。

令人震驚的是,我們的教育在做着與常識相反的事情,這麼多的家長和老師在做着與常識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來,被一種莫名的力量推着繼續朝前走。

應該結束這種大規模的愚昧了,讓教育迴歸常識,迴歸人性,迴歸教育之爲教育。也許,我們還來得及。

6、教育的真諦。

教育的真諦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育智力活動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些智力上的素質顯然是不可像知識那樣傳授的,培育的惟一途徑是受具有這樣素質的人,不妨籠統地稱之爲大師的薰陶。

大師在兩個地方,一是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學裏,大學應該是活着的大師雲集的地方。

今天的大學爭相標榜所謂世界一流大學,還擬訂了種種硬指標。

其實,事情本來很簡單:

最硬的指標是教師,一個大學擁有一批心靈高貴、頭腦智慧的一流學者,它就是一流大學。

否則,校舍再大,樓房再氣派,設備再先進,全都白搭。

7、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是相通的。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教育上最應該讓學生得到的東西。

這個信念,應構成思考教育問題的基本立足點。

人生的價值,可用兩個詞來代表,一是幸福,二是優秀。

優秀,就是人之爲人的精神稟賦發育良好,成爲人性意義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優秀爲前提的。

由此可見,二者皆取決於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於此。

8、人性的高度。

無論個人、民族,還是人類,衡量其脫離動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質財富。

個人的優秀,歸根到底是人性的優秀。

民族的偉大,歸根到底是人性的偉大。

人類的進步,歸根到底是人性的進步。

人性是由無數世代苦心積累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廟堂珍寶。

守護這一份珍寶,爲之增添新的寶藏,是人類一切文化事業的終極使命,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9、神聖的好奇心。

天生萬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區別於萬物的是理性。

動物惟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

當理性面對未知時,會產生探究的衝動,要把未知變成知,這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理性覺醒和活躍的徵兆。

在好奇心的推動下,人類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萬物,於是有了哲學和科學。

動物匍匐在塵土之中,好奇心把人類從塵土中超拔出來,成爲萬物之靈。

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把好奇心稱爲“神聖的好奇心”

10、保護好奇心。

一般來說,好奇心會隨着年齡增長而遞減,這幾乎是一個規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這樣。

那些能夠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只是倖存者,而人類的偉大文化創造多半出自他們之手。

惟因如此,教育必須十分小心地保護好奇心,爲它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其強大的智力稟賦足以戰勝任何不良的外部環境。

但普通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種壞的教育制度的殺傷力幾乎是摧毀性的。

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好奇心這顆嫩苗正處在生長的關鍵期,一旦受到摧殘,後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四、讀書的最高境界。

經典書本里的理論是崇高的,最初的學者通過接觸他周圍的世界,開始思考,通過思維重新組織,而後再次表述出來。

進入他頭腦的是生活,從中產生的是真理;進入他頭腦的是短暫的行爲,從中產生的是不朽的思想;進入他頭腦的是閒事,從中產生的是詩歌。

先前無生命的事實,卻成了現實鮮活的思想。這思想能立、能行、能持久、能飛越、能感召。

思想的深度與孕育思想的深度成正比,孕育思想有多深,思想就能飛多高,就能唱多久。

思想有賴於將生活轉化爲真理的進程。蒸餾的完備程度與產品的純度是成正比的。

但是,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一如沒有可以製作絕對真空的真空泵。

也沒有這樣的大師,他可以在書中消除所有常規陋習,突破所有侷限,擯棄所有腐朽思想。

他也寫不出一本純粹的思想著作,這本著作在方方面面適合於後世子孫,這輩人,甚或下輩人。

能夠發現,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得寫出適合自己時代的書籍,或者上一代人爲下一代人書寫。

太古老的著作不適合目前的需求。

然而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嚴重的危害。

神聖依附於創造行爲,即思想行動,而轉化爲文字記載。

人們把朗誦詩歌的詩人看作聖人,此後他的詩歌也成了聖歌。

作者的心智正直、聰慧,那麼,人們會定式地認爲他的書也完美無缺。

這好比人們本該熱愛英雄本人,卻對他的雕像頂禮膜拜。

轉瞬之間,那書就成了毒害人的東西,指導者成了專制的暴君。

普通民衆遲緩的頭腦,緩慢地接納着理性學說,一旦對其接納,一旦接受了那書本上的觀點,就會頑固地認同,如果受到貶抑就會做出強烈反應。

大學就建立在理性學說之上。

據此理性學說寫成的一本本書的作者是思想者,而不是真正思考着的有才能的人。

也就是說,他們開始就錯了,他們從所接受的教條着手寫作,而不是以他們個人對原理的見解來寫作。

在圖書館裏成長起來的謙恭的年輕學子,他們認爲有義務去接受西塞羅、洛克和培根的見解。

然而他們卻忘了,西塞羅、洛克、培根撰寫這些書時,也只是坐在圖書館裏的年輕人。

從此,我們擁有的是書呆子而沒有善於思考的人。

從此,這個讀書階層重視書籍,卻不與自然和人類的體制發生關聯,儼然成了獨立於塵世和靈魂的第三階層。

從此,就有了書籍修訂者、校勘者和不同層級的藏書者。

書本知識運用得當,書籍就是最好的東西;如果濫用,就會變爲最有害的東西。

什麼是運用得當呢?

各種手段都爲一個結果,什麼是其終極目標呢?

無非就是書籍能給人以啓迪。

如果受書本吸引而被束縛,徹底偏離了思想軌跡,成爲繞着他人思想運行的衛星而失去自我的思想體系,那寧願不看書。

世上最具價值的就是富有生氣的心智,每個人都有權利享有,每個人身上都蘊含着,儘管絕大多數人的心智被矇昧着,至今仍未啓蒙。

充滿生氣的心靈能辨析絕對的真理,能表述真理,也能創立真理。

就這一行爲過程,它是天才,但它不是散落四處的少數幾個幸運兒的特權,它是人皆擁有的財富。

就其實質而言,它是先進的。

書籍、大學、藝術流派和各種機構,都止於往昔天才的某句言語。

他們說,這些觀點很好,咱們得堅持。

他們把我們的思想禁錮於此,他們向後看而不是向前看。

但是,天才卻是向前看的,人的眼睛長在前額上,而不是後腦勺上。

普通民衆只是心懷夢想,天才卻着手創造。

無論有什麼樣的天分,要是他不去創造,他就得不到上帝賦予的精純之物,或許有灰燼和煙霧,卻沒有火焰。

有去創造的態度,有去創造的行動,有去創造的豪言壯語,這些態度、行動和言語不是源於某種習俗或某種權威,而是心智自身感知善與美的自然噴湧。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如果心靈沒有自己的預見性,只是接受別人頭腦裏的真理,儘管它光焰照身,如果沒有長期的靜想、反思和自我修復,心靈就會受到致命的傷害。

由於其過度的影響力,天才已然是天才的敵人了。

各個國家的文學發展就是證據,英國戲劇“莎士比亞化”已經長達兩百年了。

不容置疑,有一種正確的閱讀方法,它使書籍嚴格地居於從屬地位。

思考着的大寫的人必定不會成爲受制於他手中的工具。

書籍是學者用以打發閒暇的。

當我們能直接與上帝交心時,這時光太寶貴,就不要浪費它去閱讀他人的讀書筆記了。

但當黑暗間或襲來,太陽被遮蔽,星星收回光芒,我們走到燈下,藉助它們的光亮,又一次把我們引向黎明的東方。

我們聆聽,只爲我們能夠宣講。

一棵無花果樹,觀望着另一棵無花果樹,而後碩果滿樹。

我們閱讀優秀書籍能得到快樂這個特徵是顯著的。

這些書給我們這樣的印象,它們讓我們相信寫作和閱讀具有同一性。

我們以最現代的樂趣來品讀偉大的英語詩歌。品讀喬叟的、品讀馬維爾的、品讀屈萊頓的,這樂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直受到他們詩歌的吸引。

我們閱讀的樂趣裏混雜着一些對詩人的敬畏與驚歎:他生活在兩三百年前世界的某個角落裏,所說的卻如此貼近我的心靈,幾近我所思想的、我想表述的。

倘使沒有證據來支撐“所有的思想都具有同一性”這一哲學學說,我們得假定某些預先已建立的和諧,即將所指的某些心靈預見,和爲未來需求所做的某些儲藏準備,就像我們觀察昆蟲得到的情況,昆蟲在死前就爲它們從未謀面的幼蟲存儲食物。

我們不會因爲偏愛方法、誇讚直覺,就草率地輕視書籍的價值。

大家都知道任何食物都能滋養我們的身體,儘管這食物可能是煮熟的草,也可能是用動物的皮燉的湯,因此人的頭腦也能通過獲取各種知識來滋養。

也存在過這樣一些偉大的、英雄的人物,然而他們獲取的知識幾乎都源於書本。

我只是想說,需要多麼強大的頭腦才能接受這大餐啊。一個人得是一個創造者纔會有效閱讀。

要想把西印度羣島的財寶帶回家,西印度羣島得先有財寶。

先有創造性的作品,其後纔有創造性的閱讀。

我們的思維受到勞動和創造激勵時,我們閱讀的字裏行間充滿種種暗示而變得光彩明亮。

每個句子都有加倍的意義,作者的感知像大千世界一樣廣闊。

於是我們明白這是千真萬確的:

在漫長的歲月裏,預言者洞悉未來的靈感是短暫而珍貴的,它的記錄也是如此,或許只是他書卷中的極少部分。

眼光敏銳的讀者在看柏拉圖和莎士比亞的著作時,只讀那幾頁富有真知灼見的部分,其餘的部分則走馬觀花地看過,好像它真真切切不爲柏拉圖和莎士比亞所著述。

當然,對於一個明智的人,有一部分閱讀是不可或缺的,歷史書籍和嚴密科學書籍他必須勤讀苦學。

同樣地,大學也該有必不可少的部門來教授基本知識。

但是,只有當他們的目的是爲了創造不是爲了訓練的時候,當他們把遠近各種天才的光芒會聚於他們熱情友好的會堂,用這彙集起的火焰點燃年輕人心中的火苗的時候,纔對我們充分有用。

思想和知識是這樣的性質,設備和要求毫無用處。

禮服與金錢,即便貴重如黃金之城,也永遠抵不上智慧的一句話,抵不上智慧的一個音節。

丁俊貴

2023年2月21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