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3】親子閱讀兒童文學系列之《薩姆的八個願望》

我是昭君,我想記錄我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463天。


今天分享的是英國作家薩莉·尼科爾斯的小說,英國水磨石童書獎獲獎作品《薩姆的八個願望》。

和以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同,《薩姆的八個願望》從一開始就沒有營造溫馨浪漫的氛圍。翻開本書的第一頁,第一部分的內容是這樣的。

清單之一,關於我的五個方面,一.我叫薩姆,二.我今年11歲,三.我喜歡收集故事,觀察和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神奇現象,四.我得了白血病,五.當你讀到這些的時候,我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

相信很多大朋友小朋友看到這裏會感到非常地惋惜。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患上了絕症,即將和這個世界告別。這怎麼看都是一個悲劇,可是我們繼續讀下去則會發現,故事的基調並不是悲傷的。

書中的薩姆會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他的好朋友菲利克斯更是一個精靈古怪的傢伙,兩個好朋友一起完成願望,一起討論病情,甚至還會想象他們死後的場景,他們樂觀坦然地面對着即將發生的一切,並沒有如讀者最初所想,講一個痛徹心扉的故事。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而這本書就是源自薩莉·尼科爾斯有一次去醫院,看到兒童腫瘤病區裏身上插着導管的孩子們,在病房內外跑來跑去,鬧翻了天。

薩莉問自己,對於這些生病的孩子來說,除了大人們的憐憫與痛惜,他們自己想要什麼。於是就有了《薩姆的八個願望》。

在國外,死亡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美國的小學基本上都有死亡教育的課程,幫助孩子們認識死亡,瞭解死亡,而當孩子們揭開了死亡的神祕面紗後,會逐漸擺脫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他們認識到生命的誕生值得讚頌,生命的逝去同樣值得尊重。

正是因爲了解了死亡,我們才應該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感到珍惜,並且勇敢地一直走下去。誠如本書序言中所講,《薩姆的八個願望》告訴我們,如果在活着的每一天都能珍惜美好生活,盡力實現願望,那麼死亡來臨時,我們就會多一份從容。

《薩姆的八個願望》書如其名,由薩姆的願望清單串聯而成。其中也有部分章節記錄了薩姆的一些奇思妙想,充滿了童趣,新穎活潑。

薩姆在書中提到一些有趣的問題。首先第一個問題,世界上爲什麼要有死亡?

薩姆嘗試從兩個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從地球的角度來看,人必須要死亡,因爲如果人們一直不死去,那麼伴隨着新生人數的增加,這個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擁擠,用薩姆的話說,那副場景大概是每個人都不得不站在其他人的腦袋上,我們就得搬到海底去住或者到火星上去。即使這樣恐怕也不一定有足夠的空間,這一點很好理解。

那麼從人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毋庸置疑,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恐懼死亡的,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無法解釋爲什麼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帝王都苦求長生不老藥了。可是如果那些帝王,或者此時的你我真的長生不老了,那我們的人生又該是什麼樣的呢?

在薩姆最愛的小說《魔戒》中,造物主創造萬物之時,表現出了對精靈的偏愛。他給了精靈美麗高貴的容貌,允許精靈前往衆神所在聖地。還給了他們無盡的壽命。

由此人們對中土世界精靈的第一印象幾乎都是美麗高貴,宛如天使,然而如果你真的瞭解他們的話,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中土世界,精靈雖然不會因爲戰爭和流血而死亡,卻會因爲長生不老而消逝。

在魔戒系列中的人皇阿拉貢和他的戀人阿爾玟之間,爲了愛情,精靈阿爾玟放棄了前往衆神所在的西方,選擇了與人類阿拉貢一起留在剛鐸,譜寫了中土大陸上第二個“貝倫與露西恩”的傳奇愛情故事,然而這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結局,卻隱隱透露着哀傷。

儘管阿爾玟留在了中土,但她身爲精靈,長生不死,只能看着阿拉貢走到生命的盡頭,獨留自己在這世界承受巨大的孤獨。

中土大陸的所有生靈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只有精靈阿爾玟看不到自己的盡頭在何方,她的生命和時間一樣綿長,卻沒有時間的寬容與智慧,足以消化着千萬年的滄桑,最終她選擇離開剛鐸,獨自漫步於精靈的森林。

據說她長眠於森林之巔,再也沒有醒來。和那個奇幻世界的所有精靈一樣,造物主在給了他們長生屬性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永生難以排遣的孤獨和難以承受的哀傷。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經歷世俗意義上的死亡,卻會被孤獨擊敗,因長生而死去。

原來上帝從來都是公平的,也許比起長生面臨的空虛,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濃墨重彩地活一番更有吸引力。

還記得那個和勇敢追愛的阿爾玟一樣的海的女兒嗎?或許很多大朋友小朋友會覺得小人魚多少有一點點“戀愛腦”,爲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可是你們還記得小人魚和祖母的對話嗎?

祖母告訴她人類的壽命很短,但他們卻擁有不死的靈魂。人魚的壽命很長,可是人魚死後卻只會變成海里的泡沫。小人魚對人類的嚮往因此更加地強烈,她願意放棄自己的壽命,將漂亮的魚尾換成一雙人腿,忍受每一步都如刀割的疼痛。

因爲她想和人類一樣擁有不死的靈魂。而當她放棄傷害王子,自身化成泡沫逝去的時候,她的勇敢和善良讓她的靈魂得到了昇華。她沒有成爲一團虛無,而是成了上帝的女兒。那一刻她擁有了靈魂。

誰說小人魚嚮往的是虛無縹緲的愛情,她捨棄所有想得到的,從來都是不滅的靈魂。阿爾玟,小人魚,還有中國神話中的白素貞,七仙女的故事都在告訴我們死亡不一定是可怕的,相反漫長枯燥的長生才更難熬。

於是我們可以接受死亡,而且理解了死亡確實有其必然的合理性。可是死亡似乎並不是只發生在人的墓年,這也就提到了薩姆的第二個問題,爲什麼上帝讓小孩生病,爲什麼小孩子要死去呢?

對於這個問題,菲利克斯的見解是,神靈並不存在,或者神靈確實存在,但他是個惡魔,喜歡折磨小孩子尋開心。

薩姆並不認同這個觀點,他給出的答案是,神靈就如一位高明的醫生,他使人生病是爲了讓他們變得更好。正如醫生用着化療拯救病人,而這個“變得更好”。

用薩姆的話說,就是當人知道生命即將逝去的時候,會分外珍惜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事,每一件平時不起眼的小事都會讓人感到欣慰。菲利克斯對這種自我安慰式的答案嗤之以鼻,兩個小傢伙討論了很久,也沒能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最終,他們在這個問題下面寫出了第四種解釋,這一切都是沒有道理的。這個回答很無奈,但確實沒有更好的解釋了。薩姆不甘心,他又在第四條解釋後面又加了一條,或許這一切是有道理的,只是我們都沒辦法理解。

把命運的不公和悲劇的偶然性交給兩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去討論,這是相當殘忍的,但不得不提的是,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提出這樣的問題,這麼悲慘的厄運爲什麼要降臨在這個人身上呢?

我們會質疑,會反問,會悲傷,最後無奈地接受。這一系列的反應正表明我們是一個能夠思考的有力的生命體,然而命運給我們的考驗更長,必然要等到我們停止怨天尤人後,坦然接手前纔給出這一切的答案。

苦難是必然,如果沒了苦難,幸福就失去了參照物,變得廉價不堪。而苦難降臨到誰的身上,沒有任何規律可循。

就像菲利克斯的見解一樣,這一切都沒有道理。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對這一問題做出過這樣的探討。就命運而言,休論公平,那麼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裏呢?

設若智慧和悟性可以引領我們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就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和悟性嗎?我常以爲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爲是愚氓造就了智者,我常以爲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爲是衆生度化了佛祖,如果命運交給我們的故事不盡人意,如果我們沒能足夠幸運成爲美人、智者、英雄和佛祖,那就接受這個安排吧,當然不要逆來順受。

這裏的“接受”指的是,既然死亡是每個人類必然的結局,那就在這個結局到來之前,把現在的故事寫得更加精彩有趣。如果我們沒法決定開頭和結尾,那就讓過程和經歷獨一無二,值得回味。

這也許是薩姆補上那條答案的道理。那個他和菲利克斯好像都沒有想明白,又好像已經想明白的道理。

電影《遺願清單》中,身患絕症的卡特和愛德華決定,在死神到來之前完成遺願清單上的願望,他們體驗了冒險,感受了溫情,最終坦然接受了死亡,葬在喜馬拉雅高山之巔。

人活着到底有什麼意義?答案歷來衆說紛紜,但對卡特和愛德華而言,他們在能夠掌控的時間裏,將生命的尊嚴和價值發揮到了最大,他們的心靈向整個世界敞開,這便是生命的意義。

這一點連命運和死神也無能爲力。薩姆和菲利克斯沒有兩位老人的傳奇經歷,但是在他們小小的腦子裏,依然有着自己的見解,菲利克斯最後的笑容,薩姆坐在蘋果樹上看到月亮時的心情,同樣傳達着生命的尊嚴與魄力。

有關死亡的話題也沒有那麼可怕了,對嗎?甚至有的時候,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就會發現,死亡其實並非生命的終點,就像變成蜘蛛,只是彼得·帕克生命中的一個階段一樣。

樹上的葉子落下來了,是葉子死亡,卻是樹木的新生。一個星星爆炸了,無數星體也應運而生。站在生命的長河來看,誰能說它們不是同一片葉子,誰又能說它們不是同一顆星星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