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閱讀卡片第19天 《認知覺醒》第19/30天 《認知覺醒》第19/30天(今天的第二節)

《認知覺醒》第19/30天

◆ 第三節 行動:“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麼破解

【原文內容】

>> 更使人困擾的是,道理知道得越多,行動力反而越弱,因爲似乎總有更好的道理等着我們去發現。

“知多行少”就像是一個死結,越拉越緊,以至於眼看着自己成爲“認知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卻不知如何是好。當他們看到同齡人,甚至是後輩通過紮實的行動功成名就時,那些懂得的道理就會一股腦地化爲焦慮傾瀉而出。懂的越多,焦慮越多,無力之下,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 學習任何一門技能,本質上都是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在建立連接。

>> 在技能學習的路徑中,僅僅“知道”是無法形成反饋閉環的,只有經過大量的練習,讓大腦相關的神經元形成強關聯,反饋閉環才能經由“做到”這個節點得以形成。

>> 從現在開始,把認知當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個道理時,不要高興得太早,想想後面還要做大量的練習,這樣就不浮躁了。

>> 一開始做不好很正常

>> 很多人不願意行動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開始嘗試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做不好,看不到明顯的效果,然後就放棄了。

>> 沒辦法一下子輕鬆地堅持早起。在做不好的時候,我們要先想想自己的現實狀況,給神經元更多的關聯時間。如果一開始就能做好,我們還要學習什麼呢?

>> 這從側面證明:只要不斷練習,神經元之間的關聯必然會越來越強,即使你感覺自己暫時在退步,也不要氣餒,因爲你可能進入了學習的平臺期。

>> 現實和理論都告訴我們:懂得百點不如改變一點。真正的成長不在於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於自己改變了多少。

【複述一下】

道理知道得越多,行動力越弱,是因爲“知道”不足以加強大腦神經元的連接,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加強連接,真正“得到”。

認知也是一種技能,也能通過不斷練習獲得加強。

道理只有真正造成改變的時候才真正有用。

【我的經歷】

知道越多越不想動,說的就是我了。

在腦子裏先預想了很多東西,好像把整件事全過程都想好了,既想到了結尾,也想到了中間會有多少困難,於是就完全不想動了。

早睡早起看來真是一個可以習得的技能。我在讀完這一節之後更加堅定了早睡早起是可以練習的這個信念。雖然我這幾天又有點晚睡了,但是我相信這只是曲折道路的一部分,前途是光明的,我的認知我的大腦是在螺旋式上升的。

【行動起來】

今天早睡。

《認知覺醒》第19/30天(今天的第二節)

◆ 第七章 情緒力——情緒是多角度看問題的智慧

【原文內容】

>> 調查發現,在收穫季節前,也就是他們經濟最拮据的時候,蔗農們被眼前最迫切的生計所牽動,終日心事重重。這種狀態下,他們總是顯得缺乏耐心、目光短淺,無論行動力、自控力、反應速度,還是智商表現都比較差。

>> 貧窮造成的稀缺俘獲了人的注意力

>> 保持目標覺知,少即是多

>> 我時常站在一生的高度去審視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麼,然後打破思維定式,拒絕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天也不會塌下來的事情。

>> 這正是“少即是多”的真正內涵。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免於盲目奔波,才能讓自己從忙碌中解脫,纔有時間使用心智帶寬審視自己,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

>> 腦子裏存在大量任務和念頭的時候,往往是我們行動力最弱的時候。所以保持對慾望的覺知,及時地審視它們

>> 真正的行動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時間做很多事的人,而是會想辦法避免同時做很多事的人。

【複述一下】

稀缺會導致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稀缺的東西上,而且還是意識察覺不到的那種注意力集中,因此不能從長遠角度看待問題。

“少即是多”,什麼都想要的時候注意力反而不能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的經歷】

這一節我非常不喜歡。感覺很多內容是對前文的重複,還有“心智帶寬”這個莫名其妙的名詞出現得毫無意義,感覺是爲了創造一個新的高級詞彙而創造了它。

這一節沒什麼讓我觸動的點。可能最觸動我的就是讓我燃起了對《稀缺》這本書的興趣。

【行動起來】

把《稀缺》放進書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