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5

第五章,完善家長自身

1,沒脾氣纔會有教育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相處中總是喜歡發脾氣,習慣於把每次發脾氣歸咎爲孩子不聽話,或孩子某種行爲太不像話,認爲自己發脾氣是不得已而爲之,是爲了教育孩子。

事實是,脾氣不但沒有教育功能,卻是反教育的。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壞脾氣造成的後果是什麼,我們大約可以這樣描述:輕度後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後果,孩子成年後脾氣暴躁,愛抱怨或擡槓,爲人苛刻;重度後果,嚴重抑鬱症、性變態,神經病人格。家長髮三分脾氣,會對孩子形成七分損害。

脾氣這個東西,不發就不發了,你不縱容它,它就不會張牙舞爪。反之,如果不加約束,脾氣可以被餵養得越來越大。

這不僅在心理學上被觀察到,生物學也證明,慣於擺出暴力姿勢的人,只會增加自己的憤怒。

脾氣與脾氣的對峙就像拔河賽,對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堅持爲前提的。如果想讓對方不再堅持,最好的辦法是放開手中的繩子,家長心中沒怒火,孩子的脾氣就發不起來。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巨大。

半小時效應。

給自己立個規矩,不管有多憤怒,都不馬上發作,即便無意中發作了,也要馬上收住,告訴自己等半小時,一切都等到半小時後再說。

脾氣是一種激情,爆發都是瞬間的事,捱過半小時後,人就會變得理性,該怎麼樣做不該怎樣做,基本上就清楚了。

任何自我控制手段只有建立在強烈的自我改變意識上,纔會有效。在和孩子“較量”中,家長要時時記住,只要發火,就輸了。家長若不和孩子鬥狠比強,遇到事情有定力,有變通力,那麼孩子學到的正是這些。

如果實在沒忍住,脾氣發作了,至少要守住兩條底線:一是堅決不動手,只動嘴;二是趕快結束,不糾纏。

不要非得講什麼理,明明白白開始的事,可以糊里糊塗結束,這並不影響以後的日子變得清朗。當我們變得越來越習慣於自我剋制時,自我剋制就變得越來越容易。

人若不固執於自己的想法,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若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好,而不總是着眼於些許的不如意,脾氣可能就會小小得多。

孩子逆反,說明他有獨立思考能力和選擇的勇氣,這總比事事聽命於家長、沒主見好得多。孩子成績不理想,但他身體健康,心地單純善良,這該多麼令人欣慰。

如果日子充滿感恩,你投送出去的心情都將回報給你;爲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氛圍,家長自己更受滋養。

沒有脾氣的胸腔,才能裝滿教育正能量。


2,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母子間的感情應該是綿長而飽滿的,但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必須遞減。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若母親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喜歡越界的父母總是表現出對孩子的極度關心,事無鉅細地關心…儘管都是打着關愛和教育的旗號,但傳遞的總是令人厭煩的氣息,孩子不會從中體會到愛和教育,只能體會到被侵犯。

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整個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脫離:脫離乳房獨自喫飯,脫離懷抱獨獨立行走,脫離監護單獨外出,脫離供養自己賺錢,脫離支配發展自我,脫離家庭組建另一個家庭……

不懂得分離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結婚,也要努力保留住對孩子的控制。他們往往喜歡一邊事無鉅細地包辦,一邊抱怨孩子的無能。

與其說他極愛孩子,不如說他極愛那種對孩子的全面把控,這種控制給他帶來的成就感和強大感,讓他對自己滿意。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啃老”現象,不少年輕人大學畢業後不去找工作,或是結婚了還事事依賴父母,不僅經濟上不能獨立,心理上也離不開奶嘴。

我接觸過一些“啃老”的年輕人,他們的成長總是驚人的相似,那就是父母很少有分離意識,一直包辦,不肯讓孩子獨立;與此同時,又一直對孩子的種種不能獨立充滿指責和鄙視。


3,做個“不講道理”的家長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的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家杜威認爲,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

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思想家盧梭說過,這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三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身體力行,運用最純熟的。

當然要教育孩子,但以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這是在使蠻力……教育是門藝術,講究的是簡單和精巧。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勢,變通一下,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4,嘮叨是把小刀子

家庭生活中,並不是說話多就叫嘮叨,稱得上“嘮叨”的,是那些隨口而出的、不斷重複的、總給人帶來負面情緒的話語,既沒用又不中聽。

嘮叨的特點是負面、無效、重複,這些特點被加到被嘮叨者身上,就是自我體驗不斷被幹擾,心裏不斷受阻。

人當然不是脆弱到不能接受一點廢話,每個人都有自我排毒本能,會自動化解嘮叨帶來的不適。

人最怕的是經常性的嘮叨,負面影響在深遠的歲月中慢慢呈現,發生的過程幾乎感覺不到,但對一個生命的抑制作用是肯定的。他如同一把小刀子,會一點點削去一個人體內的正面生長力量,如好奇心、自信心、責任感、判斷力等。

嘮叨也是這樣,說一句沒事,說兩句也沒事,天天說似乎也沒什麼,但傷害早已悄悄發生。它像一把小刀子一樣,慢慢切割着孩子,不經意間一點一點地把孩子的自覺意識、快樂情緒,以及想象力、創造力都切碎了,破壞了。想來,嘮叨真是教育中最隱祕又極其悲哀的一個錯誤。


5,如何培養好習慣

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爲都要首先順應兒童的天性,讓他在愉悅感中去慢慢形成。習慣既是一種表達人與人之間差異的相對的行爲,又有其普世適用的絕對的價值標準。

真正的好習慣,或者說最大的好習慣,是孩子有能力也有興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物。

兒童是自然交到成人手上的精靈,他是帶着靈性而來的,要讓他靈性不滅,就要遵循自然大法,不能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


培養習慣的原則應該是“順應自然,適當推動”這八個字。

第一,不要把“養成好習慣”這句話掛在口頭上,不要在細節上和孩子糾纏。

“養成”必須事件自然發生的事,許多好習慣往往不容易總結,甚至不會被意識到。家長在這方面不需要太有作爲,對孩子體恤些,寬容些,信任些,允許他做的不好,不過分指導和控制,讓他有機會慢慢練習和調整自己。一個孩子能健康自然地發展,他其實就是在養成好習慣。

第二,家長要從孩子所有的壞習慣中看到自己的壞習慣,然後加以改善。

第三,欲強化某個好習慣,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絕批評和指責的責罰。

總之。不要讓孩子在某事上有被否定感,而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好情緒中,事情纔會往良性循環的方向走,壞情緒只能讓事情陷入惡性循環。用令孩子不快的壞方法來清除壞習慣,幾乎都會失敗,會製造出更大的壞習慣。

如果孩子在學習或玩耍方面已形成了一種壞習慣,矯正的方法除了上面幾種,最重要的是耐心等待。

時常聽到有家長說,我以前做的不好,讓孩子形成一個壞習慣,可現在如果我不管,他會變得更差。確實,如果孩子已養成一個壞習慣,家長如果不再管,事情似乎一下進入了更糟糕的狀態。其實這是孩子在開始調整自己的心理秩序,他要去收拾這個爛攤子,只能讓情況暫時變得更亂些。

只有用不焦慮不蔑視的心態全然接納,把信任還給孩子,他纔會慢慢獲得改善的力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誰能把眼光放到十年、20年後,誰纔是教育的勝出者。

第四,家長要有始終統一的言行,尤其要做出榜樣,多身教,少言傳。

在培養孩子好習慣上,家長最有作爲的辦法是做個好示範,一直堅持,並且從不爲此和孩子發生衝突。

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表達關愛的方式,首先應該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親密的關係都必須建立在兩者各自獨立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在習慣的養成上取得進步,在生命與生命之間達成和諧。

我有一位朋友做的非常好,她認爲一個人的口味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認真給孩子料理一日三餐,從不把垃圾食品帶回家,也從不讓孩子喫外面的東西。

這位家長還做得非常好的一點是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她從孩子能和她一起運動時,就堅持天天帶孩子跑步或打球…

她一直用統一的言行、良好的榜樣來培養孩子的飲食及運動習慣。

如果我們站在江邊只是爲了等一隻船的到來,體會的往往是“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失落,如果沏一壺茶搖一柄蒲扇,坐在江邊欣賞那波光粼粼,看到的就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美景。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大法,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高宗旨。


6,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

教育的目標是儘可能讓一個孩子優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是求完美心理。

“求完美”之所以是一種破壞性的教育行爲,在於它是一種反自然行爲。大自然原本賦予每個孩子以成長的正能量,只要生長條件正常,都會正常表達,健康成長。

在完美期待中成長的孩子,天性被過度馴化,其作爲獨立的“自我”無法正常舒展,卻耗散太多的精力去適應他人的要求。

當代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它意味着家庭生活首先給了孩子良好的教育。但也可能意味着一些問題。越是文化程度高的家長,越可能對孩子的教育非常認真;越是認真,則越是細膩。過分“細膩”,就有可能開始苛刻,不知不覺陷入求完美的泥淖。

這種情況也曾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儘管我在和女兒的相處中能經常提醒自己不求完美,對孩子很寬容,但是後也會發現,我更容易在一些淺表的事件上對她做到寬容,而在一些較深入的問題上,也會不小心走入求完美的誤區。

這種對“求完美”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和警惕,最大化地消解了我和孩子相處時的負面情緒,我們的相處進入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時期。

比如她偶爾耍小脾氣,因爲貪玩而誤了正事等等,我以前會或多或少有不愉快或有所擔憂,現在則完全用正面的情緒看待這些事。並不是說這些缺點是好的,而是覺得,有缺點,這是多麼真實、多麼令人踏實的一種情況,如果她再連這些缺點都沒有,那也許纔是令人不安的。放下“求完美”的心裏,一切都顯得更加完美。

不求完美,這不是一種懈怠,而是一種勇氣。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虛榮,纔有力量面對生命中的種種不完美。

不僅在教育上,在一切人與人的相處中,包括和自己的相處,求完美都是一種思維缺陷,凡求完美,必有傷害,接納不完美才是一種完美行爲。

接納配偶都不完美,彼此幸福又放鬆;接納朋友的不完美,獲得尊重和真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讓自己自信而心理平衡……我們都羨慕一些人的瀟灑,不論遇到什麼,都可以微笑面對,坦然地說一句: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樣一種瀟灑,不可能憑空產生,它必須有一種生長基礎,那就是從童年時代起,他從成年人那裏學會了正面看待一切事情,他是有容量的,因而他的天地分外寬廣,分外和諧。他的生命可能會有風浪和波折,卻不會出現“漁夫老婆”的失控和潰敗,而始終像一位女王一樣具有主宰的力量,活的優雅、尊貴而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