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管理(95)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話沒有錯。

也正因爲如此,每年工廠都會派一些骨幹同事去兄弟工廠、去外面優秀企業取經,看看別人家時做的,也看看是否可以借鑑別人的優秀讓我們從優秀走向卓越。

但是,他山之石我們是否可以很好的搬來,並在這塊土地上生長呢?記得二十年前,我到天津籌建新工廠,我是把原單位的規章制度、作業文件複製到新的在建工廠,當時就感覺很難推動按照我們原來工廠管理模式來進行系統的管理。經分析原因,我們有了新的認識,由於我們原來的工廠是一個有十幾年歷史的“老工廠”,而新建工廠則是一幫子新人,而且有些還是從國有企業的老油條、學校出來的職場菜鳥,再加上內地的社會環境、員工對職場的理解與我們沿海有較大差別,以致很難按照原有計劃推行我們的管理,甚至一度還鬧出矛盾來。雖然過去近二十年了,但我還記得當時我的老領導就跟我說過,一粒種子,不是在什麼地方都能發芽,比如你想在天津那個鹽鹼地(我們是在濱海新區,之前是鹽鹼地)種上莊稼,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不要急以將原有的規章要求複製到新的地方,要因地制宜,根據所處的環境做適當的調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說我們要學習別人的思想、別人的方法,而不是一股腦將人家的東西搬過來,如果不顧我們現有的環境、條件一刀切原封不斷的搬過來,最後的結果要麼是做得很累,且沒有成績;要不就是投入很大,卻沒有效果,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無疾而終的。

還有就是,說好了去學習借鑑,但是,雖然我們這些同事去外面學習了,也領悟了,但是隻是停留在學習領悟,卻沒有很好的結合我們自身情況去借鑑他人的優點來改進自己的缺點。有了很好的案列,也明知可以借鑑改進,但是卻沒有做。這種外出學習,沒有取到很好的效果,這無異於浪費。

其實,每個企業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發展壯大,都有其獨到的一面,也許不是很完善,也許也存在很多問題,也正因爲其不是很完善,由於其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才需要我們這些人來推動企業不斷完善和提升。而管理沒有什麼管理是最好,只有合適就好。

因此,學習借鑑是好的,也是快捷達到管理目標的方法,但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事而定。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達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