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之《人生不得逞胸臆,縱年百歲猶爲夭》

【人生不得逞胸臆,縱年百歲猶爲夭】

時間會有它獨有的方式,讓一個人去學會生活,進而成爲一個不管自己被生活如何對待,也依然可以許諾明日必有太陽的人。

一、大徹大悟。

每個人一生中,都曾經有過一個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時代,那便是童年。

孩子是天真爛漫,不肯拘束自己的。

他活着整個兒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規矩暫時還都不在他眼裏。

隨着年齡增長,染世漸深,俗慮和束縛愈來愈多,原本純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能否逃脫這個命運呢?

很難。

因爲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環境的力量是巨大的。

然而,保持童心,方能徹悟。

所謂徹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

名利場上那班人不但沒有想明白,只怕連想也不肯想。

名利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官做大了還想更大,錢賺多了還想更多。

在這終身的馳逐中,不再有工夫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接着連屬於自己的真興趣也沒有了,那顆以享受生命爲最大快樂的童心就這樣丟失得無影無蹤了。

事情是明擺着的:一個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會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頭來一場空的虛名浮利了。

他會覺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費在這些事情上,犧牲了對生命本身的享受,實在是很愚蠢的。

人生有許多出於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

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他就會和世俗的競爭拉開距離,藉此爲保存他的真性情贏得適當的空間。

而一個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會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種種快樂。

當然,一個人徹悟了生死的道理,也可能會走向消極悲觀。

不過,如果他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這一前途即可避免。

他反而會獲得一種認識:

生命的密度要比生命的長度更值得追求。

從終極的眼光看,壽命是無稽的,無論長壽短壽,死後都歸於虛無。

不止如此,即使用活着時的眼光作比較,壽命也無甚意義。

無論活多活少,誰都活在此刻,此刻之前的時間已經永遠消逝,沒有人能把它們抓在手中。

所以,與其貪圖活得長久,不如爭取活得痛快。

此種快樂,乃是合乎生命之自然的樂趣,體現生命之質量和濃度的快樂。

爲了這樣的享樂,付出什麼代價也是值得的,甚至這代價也成了一種快樂。

世人常把善終視作倖福的標誌,其實經不起推敲。

若從人生終結看,善不善終都是死,都無幸福可言。

若從人生過程看,一個人只要痛快淋漓地生活過,不管善不善終,都稱得上幸福了。

對於一個洋溢着生命熱情的人來說,幸福就在於最大限度地窮盡人生的各種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

極而言之,樂極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從來不曾樂過,一輩子穩穩當當,也平平淡淡,那纔是白活了一場。

如何纔算了悟生死呢?

說來也簡單,就是要正視生之必死的事實,放下不死的幻想。

比較讚賞孔子的話:“朝聞道,夕死可矣。”

一個人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好好地活過一場,也就死而無憾了。

既然死是必然的,何時死,緣何死,便完全不必在意。

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態度坦然地死。

我們都是有生有死的常人,倘若我們肯安心做這樣的常人,順乎天性之自然,坦然於生死,我們也就算得上是聖人了。

二、且行且悟。

1、忙碌讓人盲目,慢下來才能專一。

用“忙碌”二字,可形容當下很多人的處境。

的確,快節奏已經成爲這個時代人們的主旋律。

因此,很多人即便壓力再大,也不敢鬆懈,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去痛哭一場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這種忙碌,會讓人失去自己的心和眼睛。而人的心是用來感受的,眼睛是用來觀照的。

正如《小王子》裏說的:唯有心靈才能洞察一切。

忙碌讓人心性浮動,久而久之,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觀照能力也就變得薄弱,人也就變得盲目起來,再也不能專心沉入一件事當中。

我們要如何扭轉這一局面呢?

我們需要讓自己慢下來。

就像米蘭·昆德拉說的那樣:“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裏。”

比如,我們可以找一天時間,只讓自己做一件事。可以是散步,可以閱讀,可以讓自己待在廚房一整天。然後在這個慢中,遠離執念,並收穫屬於自己的輕鬆感。

也許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前途很遠,也很暗。但偶爾慢下來,有助於我們看清自己前面的路,才能走向自己嚮往的遠方。

2、反省的前提,是打破過程和結局的界限。

現代人常爲了結局快速到來,從而忽略了過程。

各種快餐食品,以及便捷電子設備的興起,讓很多人已經無法好好喫飯了。

在如今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大家拼命爲了結局,而去壓縮時間。

最終,讓自己沒有更多空間,來悠然地享受生活。

他們收穫到的,也只有更多煩惱以及終日的煩躁和不安。

這些看不見的時間成本,代價其實更大。

在這樣的一種精神狀態下,人是很難抽出時間去做自我反省的。

要有時間反省自身的不足,就需要打破過程和結局的界限,使從容和效率一樣重要。

要回到眼前,讓當下的每一刻都變得更有價值纔行。

實際上,反省的意義在於讓人認識到:

追求快速不是人抵達遠方的必要條件。

因爲當我們都把眼光執着於遠方,就會過不好當下的每時每刻。

成長的過程,最離不開的就是安靜。

在安靜中,我們才能漸漸反省到生命的盛大,進而讓自己變得溫柔、剋制、並內心穩定。

也只有內心穩定,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一個人才能把生命中,那些可貴的印記和生命的痕跡,變成屬於自己的鋼筋鐵骨。

正如楊絳所說的那樣:“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3、保持覺悟之心,讓內心更堅定。

成功應該是令人開心的一件事,但實際上並非這樣。覺悟其實就是要學習看見自己的心。

但在如今這個社會,缺的就是可以看見自己心的人。

如果把我們的生活分爲重要和緊急兩個部分,我們會發現,很多人都在隨波逐流,行屍走肉地生活着。

可實際上,重要的生活,才應該是一個人追求的。去遠方看一次星星,在下班的路上給自己買一束鮮花,讓自己學會愛和寬容,這都是重要的生活選擇。

一個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能收穫內心的堅定。

畢淑敏說:“只有內心的堅定,才能把歲月留下的傷痕,化作成長的書籤。”

這樣,一個人雖飽經創傷,仍能動人心扉;一個人雖歷經磨難,仍可以做到毫髮無損;一個人雖遭遇萬般摧殘,也能給人春風拂面的感覺。

4、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歡喜心過生活。

不斷超越自己,才能過得開心。

這主要是因爲,當一個人有了自我超越的心,他就會有新的發現。

做一個人就好像一座金字塔一樣,第一層是物質、慾望的;第二層是文化的、文明的;第三層是精神的、靈性的、宗教的。當一個人具備了這三個層次,纔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人。

而不斷超越自己,朝着更高層次看齊,到達那個境界,纔會把自己的心打開。

當心打開以後,人在面對各種問題時,纔可以學會應對,進而承擔後果,完成從超越之心到承擔之心的過渡。

這樣,一個人就可以,在談戀愛的時候專心地談戀愛,在生活的時候就認真生活,這樣盡心盡力活在當下,也是一種完美。

當然,要想歡喜過生活,還需要擁有一顆轉化之心。這樣,就可以不斷地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轉化成正面的情緒。而不斷的轉化,最終就可以使人的正面情緒增加。

最重要的是,還不能缺少一顆融入之心。這樣,人才不會因爲沒有好的人際關係,而陷入自我懷疑中。這就需要我們懂得表達和給予。

只有我們可以擁有這樣的狀態,纔可能和自己的世界保持一個好的相處狀態。那麼,一個人的歡喜心就可以慢慢形成,生活也就很容易處在一個清淨、柔軟、平常的狀態了。

當一個人拼命想要擁有這幾顆心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完成自我超越的開始。

大仲馬說:“當你拼命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別人就不再是你的對手了。不管是誰,只有下了這個決心,他就會立刻覺得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他的視野也隨之開闊了。”

在這一次次遠離,一次次接近真實的自己中,尋找自己和這個世界更好的相處方式,就是所謂的成長。

成長是每個人一生的主題,最終我們會變成什麼樣永遠是一個謎。在前行的路上,我們不斷地告別必經的征程。

這個途中,可能有平坦、有崎嶇;有悲歡、也有離合。

但願我們,回首過去,一路崎嶇早已繁花盛開。

最終,在用盡全力之後,也可以心懷歡喜,過好平凡的一生。

三、驀然頓悟。

人總是出租自己。

他們的天賦不是爲自己,而是爲奴役他們的人用的。

這樣住在家裏的不是自己而是房客。

心靈的自由應該愛惜,只有在正當時機纔可以把自由暫時抵押,我們若懂得明辨的話,這樣的時機是很少的。

且看那些只學會衝動與倉促做事的人,他們到處抵押心靈的自由,不管大事還是小事,跟他們相干還是不相干的事。

只要那裏有事有義務,他們不加區別都參與進擊,只要他們不手忙腳亂,就好像不是在活着。

沒有人會把錢分給別人,但人人會把時間與生命分給別人,我們拿什麼也沒拿這兩樣東西那麼揮霍,其實只有在這上面吝嗇纔是有益和值得提倡的。

在一切事情上,人都要去依賴別人的幫助,而不尋求自己的幫助;誰善於自我防範,這纔是唯一可靠的強大保護。

最美最合理的事莫過於正正當當做人,最深刻的學問是知道自然地過好這一生,最險惡的疾病是漠視自身的存在。

我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鬧劇。

人間就是一齣戲,我們應該盡心盡責扮演自己的角色,但只是一個特定人物的角色。

不應該把面具與外形作爲精神實質,把別人作爲自己。

大自然賜子我們一個極大的天賦,那就是善於獨處,還經常敦促我們這樣做,並告誡說,我們的一部分得益於社會,我們的最好部分得益於自己。

我們需要有的是妻子、孩子、財產,尤其重要的是儘量保持健康。

但是不能迷戀得讓我們的幸福都依賴於此。

應該給自己保留一個後客廳,由自己支配,建立我們真正自由清靜的隱居地。

在那裏我們可以進行自我之間的日常對話,私密隱蔽,連外界的消息來往都不予以進入。

要說要笑,就像妻子、兒女、財產、隨從和僕人都不存在,目的是一旦真正失去了他們時,也可以安之若素。

對世人的荒謬激動與惱火,那是最大、最常見和最要不得的荒謬事,因爲這主要是在跟我們自己過不去。

畢竟,我們遇見身體畸形的人不激動,爲什麼遇見精神障礙的人就不能忍受,要大光其火呢?這種暴虐的態度來自人的判斷而不是那人的缺陷。

當脈搏加快、心裏有氣時,把事情擱一擱再說。心平氣和了,看事情就會是另一個樣。不然操縱的是情緒,說話的是情緒,而不是我們自己。

一個人怒氣是發不大的,只有雙方都發,還比賽着發,纔會形成暴風雨。

享受生活需要技巧,我享受生活是別人的兩倍,因爲享受的程度取決於我們對生活的關注多與少。

在此生的主要任務是懶懶散散過日子,不必過於勞碌。

不能享受和平的人,避開了戰爭也是無用。不能體驗安閒的人,避開了勞苦也是枉費心機。

若由我自己來培養自己,我不願意在一件事上做得那麼專注,以致放手不下。

生活是一種不均勻、不規則、多形式的運動。一意孤行,囿於個人愛好固執不變,決不肯偏離和遷就,這不是在做自己的朋友,更不是主人,而是奴隸。

讓我們的心靈最放鬆與最自然的做法是最美的做法,最不勉強人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計劃是到處都可以分解的,不是建立在宏大目標上每天有一個終點即可。人生旅程也是這樣進行的。

當你身處一個地方,眼前所見的一切都要你忙碌,都跟你有關,這實在太可憐了。

住在一幢陌生的房屋裏,帶去質樸的生活情趣,那種享受要快樂得多。

一個年輕人應該打亂自己的規則去激發自己的活力,防止衰退沉湎。

靠規則與紀律約束的生活方式是最蠢、最脆弱的生活方式。

把你的心思都花在某些有限的樂事上,選定了哪些是真正的財富,理解它們的同時又享受它們,心滿意足,不要妄想長生不老和虛名浮譽。這纔是真正的追求天性應該提出的忠告。

只有卑微的心靈,纔會埋在事務堆裏不能幹淨脫出身來,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丁俊貴

2023年2月2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