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暫且放一放

今天早晨共讀的時候一個夥伴分享了自己孩子最近的真實情況,她的孩子最近學校根據選擇文理科的情況重新分了班級。孩子之前的班主任是物理老師,也是孩子非常喜歡的老師,孩子選擇了理科之後卻換成了一個化學老師的班級,孩子的化學是她所有科目中最弱的,也是她最不喜歡的,所以孩子的情緒特別低落。家長雖然給予了孩子及時的陪伴和溝通,但是感覺到孩子的狀態還是非常不好,她也非常擔心,希望得到大家的一些建議。

一位夥伴分享了自己對待孩子分班時的一些做法,她從懷着感恩的心出發,感謝所有教過孩子的老師的幫助和付出,同時又從自己學到的梳理情緒的方法入手,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情緒,找到解決情緒背後的需求,通過這樣的一種陪伴和支持讓孩子學會了自己接受情緒,處理問題。我感覺這位媽媽挺有智慧的。一直以來都知道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卻不清晰媽媽如何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給予孩子適當的即使的支持和引領。今天這位夥伴的分享讓我非常受益。

吳校的最後歸納總結感覺到另一番格局和視野,她說孩子就是要具備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的能力。現在我們總能從不同的方面找到方法對孩子進行和幫助、關注和接納,但是將來走上社會、走入工作崗位,我們能因爲領導而放棄工作崗位嗎?我們需要陪伴和無條件的愛孩子,但是陪伴是在孩子允許和接受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否則我們的陪伴會被當成一種不信任和打擾,或許會讓孩子產生反感和防備的心理。對於無條件的愛,我們愛孩子是無可置疑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對孩子沒有任何期望,那樣孩子會以爲我們不在意他們。我們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首先就是不要過於把這件事當成一件特別大的事情,這樣或許反倒會把事情小題大做,增加自己和孩子彼此的負擔,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接納孩子的現狀和情緒,但是也不要擔心和焦慮,孩子需要的時候就無條件的陪伴,孩子不需要的時候就讓他自己面對和適應。接下來找個適當的機會和孩子溝通一下,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和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孩子的情緒自然就會隨着退去。另外轉變看問題的角度或許也是一個能幫助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的路徑。之前的物理老師兼班主任性格溫柔,學生感覺到親切和藹,和老師沒有心理距離,現在的化學老師是出了名的嚴厲,加上孩子原本這個科目就學得不好,心理原本就存在恐懼,現在這種恐懼會增多,這些都是一個孩子對某個科目和老師產生不喜歡的原因,也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原先的物理老師是班主任,孩子自然會對物理這個科目有心理傾向性,相比而言對物理科目的興趣和投入自然會多一點。現在化學老師是班主任,這正是一個可以提高自己比較薄弱科目的一個好機會,自己的化學成績比較低,這樣的成績上升空間更大,任何一個老師都不會拒絕一個有進步心的孩子的求助,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提升機會。除此,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目前的學習現狀,希望得到老師一點點的鼓勵和支持,我想老師一定會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注的。這樣看來一件原本比較棘手的事情現在就變成了一個提高自己的契機了,這樣的機會不值得開心嗎?

原本在最初聽到這位夥伴的情況時,我還是比較迷茫不知所措的,我有心想要給出一些建議和幫助,可是卻不知道從哪裏下手,因爲自己也知道如何做會幫助到這位夥伴和她的孩子。但是經過大家的分享和反饋,自己由之前的模糊狀態變得非常放鬆和喜悅。是的,所有的問題都是正常的,我們每天都會面臨着不同的問題和狀況,我們不能生活在只存在我們希望出現的情況的假想空間裏,我們不能拒絕真實的生活。其次,問題也是兩個方面的,每次問題的出現都會幫助我們去深入思考和進一步成長,這不是一個值得慶幸的機會嗎?

昨天我看了一個意公子的小視頻,她也在視頻中提到了類似的這種狀況,我們每天滿腦子都在思考着如何解決問題,如果更好地解決問題,可是我們不解決問題又會如何呢?生活一定是會繼續的,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的,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立刻解決的,更不是所有的問題能夠立刻解決的。放下又何妨?就和問題呆在一起又何妨?接受自己那種真實的狀態,看着自己的無助和無奈,那也是一種生活狀態啊!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成長也是永無止境的,問題也是永無止境的,所有的存在都可以被接納,就像海靈格在《我允許》中說的那樣,我允許一切的發生,我允許一切的存在。在允許的條件下,繼續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