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貴之《就讓世界多一顆心,讓我們在困難中長大》

【就讓世界多一顆心,讓我們在困難中長大】

一、痛苦,正產生於願望與能力的不相稱。

痛苦誰又有可能避免呢?

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絕對的幸福或絕對的痛苦是什麼樣的,他在人生中全都混雜在一起了。

我們在其中領略不到純粹的感覺,也不能在同一種情況下感受兩種不同的時刻。

正如我們的身體變化一樣,我們心靈的情感也在繼續不斷地變化。

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

誰遭受的痛苦最少,誰就是幸福的人;誰感受的快樂最少,誰就是最可憐的人。

痛苦總是多於快樂,這是我們大家共有的體會差別。

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人的幸福只能消極地看待,衡量的標準是:

痛苦少的人就應當算是幸福的人了。

一切痛苦的感覺都是同擺脫痛苦的願望分不開的,一切快樂的觀念都是同享受快樂的願望分不開的。

因此,一切願望都意味着缺乏快樂,而一旦感到缺乏快樂,就會感到痛苦,所以我們的痛苦正產生於願望與能力的不相稱。

一個有感覺的人在他的能力擴大了他的願望的時候,就將成爲一個絕對痛苦的人。

一切力量得到恰如其分的運用,纔是自然狀態的幸福。

那麼,人的聰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裏呢?

正確說來,它不在於減少我們的慾望。因爲,如果我們的慾望少於我們的能力,則我們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閒着不能運用,我們就不能完全享受我們的存在。

它也不在於擴大我們的能力,因爲如果我們的慾望也同樣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話,那我們只會更加痛苦。

因此,問題在於減少那些超過我們能力的慾望,在於使能力和意願兩者之間得到充分的平衡。

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運用的時候,心靈才能保持寧靜,人的生活才能納入條理。

大自然總是向最好的方面去做的,所以它首先才這樣地安排人。

最初,它只賦予他維持他生存所必需的慾望和滿足這種慾望的足夠的能力。

它把其餘的能力通通儲藏在人的心靈的深處,在需要的時候才加以發揮。

只有在原始的狀態中,能力和慾望才能獲得平衡,人才不感到痛苦。

一旦潛在的能力開始起作用的時候,在一切能力中最爲活躍的想象力就覺醒過來,領先發展。

正是這種想象力給我們展現了可能達到的或好或壞的境界,是我們有滿足慾望的希望,從而使我們的慾望更爲滋長。

不過,起初看起來伸手可及的目標,卻迅速向前逃遁,使我們無法追趕。

當我們以爲追上的時候,它又變了一個樣子,遠遠地出現在我們的前面。

我們再也看不到我們已經走過的地方,我們也不再去想它了;尚待跋涉的原野又在不斷地擴大。

因此,我們弄得筋疲力盡也達不到盡頭;我們於接近享受的時候,幸福愈遠遠地離開我們。

相反,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狀態,他的能力和慾望的差別就愈小,因此,他達到幸福的路程就沒有那樣遙遠。

只有在他似乎是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的痛苦才最爲輕微。因爲,痛苦的成因不在於缺乏什麼東西,而在於對那些東西感到需要。

真實的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則沒有止境;我們既不能擴大一個世界,就必須限制另一個世界;因爲,正是由於它們之間的唯一的差別,才產生了使我們感到極爲痛苦的種種痛苦。

除了體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都是隨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責備以外,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

人們也許會說,這個原理是人所共知的;不過,這個原理的實際運用就不一樣了,而這裏所談的,完全是運用問題。

柔弱是一種主觀感覺,與力量大小無關。我們說人是柔弱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柔弱”這個詞指的是一種關係,指我們用它來表達的生存的關係。

凡是其體力超過需要的,即使是一隻昆蟲,也是很強的;凡是其需要超過體力的,即使是一頭大象,是一隻獅子,或者是一個戰勝者、一個英雄、一個神,也是很弱的。

不瞭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蠻幹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詳地生活得快樂的凡人還弱。

對自己現在力量感到滿足的人,就是強者;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會變得很柔弱。

因此,不要以爲擴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大你的體力;如果你的驕傲心大過了你的體力的話,反而會使你的體力因而減少。

我們要量一量我們的活動範圍,我們要像蜘蛛呆在網子的中央似的呆在那個範圍的中央,這樣,我們就始終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就不會抱怨我們柔弱,因爲我們根本沒有柔弱的感覺。

二、孤獨是獨創力之友。

面對今後的生活,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獨創力。

然而,獨創力的養成可沒那麼容易。

因爲,它很難形式化。不靠模仿、只憑一己之力創造出獨特事物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

話雖如此,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心理學家志賀春彥表示,發揮獨創力的條件有三個,分別爲:“一個人獨處”、“什麼事都不做”以及“沉浸在白日夢當中”。

看了這三個條件,頓時明白爲何現在的上班族被要求具有獨創力,他們卻感到很棘手的原因了。

因爲在現代的職場環境中,要實現上述的三個條件並不容易。

能夠一個人獨處已是非常少有的事,如果什麼事都不做,肯定會捱罵。

萬一弄個不好,可能就成了裁員的對象,因此,就算再怎麼勉強,也要找件事情做。

至於所謂的白日夢,便是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不過,在現實主義蔓延的職場上,淨說些不切實際的夢話,也是會被其他人當作怪物看待的。

不管怎樣,現代的職場不一定能提供可以激發出獨創力的環境。

那麼,難道我們就只能放棄了嗎?

沒這回事。

只要有心努力,自己就能創造出適合激發獨創力的環境。

“一個人獨處”,乍看之下似乎很不容易,但是自己的決心卻有辦法把不可能化爲可能。

譬如說,你只要關掉手機的電源、遠離人羣就行了。

唯有自己不願離開人羣、害怕孤獨,這纔是問題所在。

“什麼事都不做”,這或許是現代人感到最棘手的問題。

然而,只要持有冥想(靜坐)的習慣,或是安排一段自我放鬆的時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在這個時候,想辦法遠離人羣,讓自己獨處的決心與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做白日夢”,依照每個人性格類型的不同,會有擅長與不擅長之分。

夢想家與現實主義者之間的差異當然很大。

想要創造出做白日夢的狀態,我建議大家可先讓自己全神貫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

因爲,只要不東張西望,只管全神貫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就能讓自己從雜念中脫離出來,使右腦處在積極工作的狀態之下。

以上所言,都是有助於激發獨創力的辦法。

大家應該都注意到,無論是哪種辦法,全都指向了一個人獨處的方向。

對於想發揮獨創力的人來說,重點就在於遠離人羣。因爲,孤獨是獨創力之友。

三、事實”和“命運”都要比“看法”寬廣得多。

曾經被這樣的兩句話所深深吸引,第一句話來自美國作家艾薩克·辛格的哥哥,這位很早就開始寫作,後來又被人們完全遺忘的作家這樣教導他的弟弟:

“看法總是要陳舊過時,而事實永遠不會陳舊過時。”

第二句話出自一位古老的希臘人之口:

“命運的看法比我們更準確。”

在這裏,他們都否定了“看法”,而且都爲此尋找到一個有力的藉口:那位辛格家族的成員十分實際地強調了“事實”;古希臘人則更相信不可知的事物,指出的是“命運”。

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事實”和“命運”都要比“看法”寬廣得多,就像秋天一樣。

而“看法”又是什麼?在他們眼中很可能只是一片樹葉。

人們總是喜歡不斷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幾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於是人們真以爲一葉可以見秋了,而忘記了它其實只是一個形容詞。

後來,又讀到了蒙田的書,這位令人讚歎不已的作家告訴我們:“按自己的能力來判斷事物的正誤是愚蠢的。”

他說:“爲什麼不想一想,我們自己的看法常常充滿矛盾?多少昨天還是信條的東西,今天卻成了謊言?”

蒙田暗示我們:“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虛榮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導我們到處管閒事,虛榮心則禁止我們留下懸而未決的問題”。

權威往往是自負的開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一樣,他們開始對未來發表看法了。而對他們來說,未來僅僅只是時間向前延伸而已,除此之外他們對未來就一無所知了。

很多人喜歡說這樣一句話:不知道的事就不要說。

這似乎是謹慎和謙虛的品質,而且還時常被認爲是一種成功的標誌。

在發表看法時小心翼翼固然很好,問題是人們如何判斷知道與不知道?

事實上很少有人會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大加議論,人們習慣於在自己知道的事物上發表不知道的看法,並且樂此不疲。

這是不是知識帶來的自信?

有一位朋友,年輕時在大學學習西方哲學,現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他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看法,有一天他將之告訴了我。

他說:“我的大腦就像是一口池塘,別人的書就像是一顆石子;石子扔進池塘激起的是水波,而不會激起石子。”

最後他這樣說:“因此別人的知識在我腦子裏裝得再多也是別人的,不會是我的。”

他的原話是用來抵擋當時老師的批評的,因爲在大學時他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學生。

現在重溫他的看法時,除了覺得有趣之外,也會使不少人信服,但是不能去經受太多的反駁。

這位朋友的話倒是指出了這樣一個事實:那些輕易發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經常將別人的知識誤解成是自己的,將過去的知識誤解成是未來的。

然後,這個世界上就出現了層出不窮的笑話。

他們在否定“看法”的時候,其實也選擇了“看法”。

有一些聰明的看法,當它們被髮表時,常常是繞過了看法。

我們生活中的看法已經是無奇不有。

既然兩個完全對立的看法都可以榮辱與共,其他的看法自然也應該得到它們的身份證。

所以,對很多看法,我們都不能以斤斤計較的方式去對待。

因爲“命運的看法比我們更準確”,而且“看法總是要陳舊過時”。

丁俊貴

2023年2月28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