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迴歸心靈的純淨透明

※原文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注析

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譯文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志向確定才能夠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神思安穩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纔能有所收穫。

※札記

動與靜是生命的基調。動是進取的姿勢,是積極奔赴、有所承擔的形象;靜是心靈的常態,是迴歸心靈的棲居。

動是行爲的實踐與擇取,使我們求證、擁有;靜給我們以休憩與穎悟,讓我們思考、品味。動是不甘固守而打破庸常的奮然前行,靜是休養德行的必由之路。

真正的靜,其實是一種境界。諸葛亮有“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

意思大概是保持心靈的寧靜,不事張揚,向着心中那個目標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從而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懷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靈得到自然的滋養,在寧靜淡泊中,漸漸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源。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說人們在樹立了自己所要達到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時,應當心懷寧靜,使浮躁的心緒迴歸透明純淨,不要讓過多的雜念干擾我們的思考。

這種靜的境界,應該是貫穿人生始終的修行,讓我們不斷反觀自己的內心,在紛紛攘攘的塵世中,不斷認識並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創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