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德行,引領我們抵達人生美好的至境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注析

道:本義是道路,此處被引申爲規律、原則、方法等,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也指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語義環境有不同的意義。

明明德:弘揚偉大的德澤。明:發揚、弘揚。明德:光明磊落的品德。

親民: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程子曰:“親,當作新。”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札記

德,做人的根本。

《大學》開章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其修養的方法,則在於“三省吾身”“反躬求諸己”,每天拷問自己的良知,以生命付諸道德的實踐。

世間沒有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做錯事並不可怕,只要知錯能改、改過自新就行。

可怕的是不能自我反省,自己不知錯,還不願意別人批評指出。尤其不可救藥的是對自己的錯誤不能夠充分認識,還自以爲是,並強制別人也認可他。

德行的修養,在於堅持,在於誠篤。一個人一天不做壞事,是容易做到的;一月不做不合規範的事,也可以做到;但是,一生不做一件違心的事,則極爲難得而令人敬佩了。

人生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結果。

“明明德”的功用,表現爲外在的行爲,就是提高全民素質,造就新的高素質的民衆。其最終的目的是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借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實現和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