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08:“好风水”——可安居

《道德经》08:“好风水”——可安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至高之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留处在众人不愿去的低洼之地,这种品性最接近于天地之道。至高之善者像水一样以他人不能安居之处为安居之所,心胸沉静而深远能容他人不容之事,以仁爱之心与人为善,与人言语以能信诺为贵,为政以良法善治为追求,行事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本,行动善于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不会出现过失,招致怨咎。

毛泽东在1956年的八大预备会上,讲自己打过四次败仗。主动讲述自己打败仗往事的伟人,丝毫不会贬损他在后人心中用兵如神的形象。毛泽东讲“错误和挫折教育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地聪明了起来。”

时隔多年后,金一南将军在《走向辉煌》一书中,评价毛泽东鲁班场那场失败:这个失败,这个“不得不”使作为中国革命领导人的毛泽东越来越踩实脚下的土地,使自己的思想接近于实际,越来越趋近只有脚踏实地才可企望的胜利。

因鲁班场失利,中国革命走向一个又一个的“不得不”。这些“不得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政党乐于做出的选择吗?显然不是。反过来讲,这些“不得不”,难道不是毛泽东和他的团队所做出的恰当之选吗?

什么是“居善地”?或许那并不是人乐于安居的所在,但当你能在“不得不”的境况下安然居于斯时,才如《道德经》所言——“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了。

水有润泽万物之功,却不争处高位,且甘居众人不愿安居之所,以他人不能安居之处为安居之所。这和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有什么分别?《道德经》强调辩证思想,反对把善、美挂在嘴上,在这里还是一口气摆出了“上善若水”者的七种倾向。

一、居善地

居处善选恰当的地方。什么是恰当的地方?对于至善者而言,无处不是恰当的地方。以他人不能安居之处为安居之所,才是“上善若水”者的能耐。

现实中,我们会看到一种人,他无论与谁交往,都会自带光芒、恰到好处。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总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中国人的筵席上,两个人饮酒碰杯时,想要表示恭敬的一方总会让自己的杯子略低于对方的杯子。当两个人都愿意表达内心里的恭敬时,我们才能看到其中的那个高明者。

谁更高明一些呢?一定是那个如“上善之水”一般的“居善地”者。这其中,哪里仅仅是“放低姿态”的问题,一定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恰到好处。

二、心善渊

“上善若水”者,心胸静深如渊,这个“静深”并非李白所说的“桃花潭水深千尺”,而是什么样的事物都能包容,什么样的人都能接纳。

三、与善仁

今天讲的“四有好老师”中有一条是“有仁爱之心”。作为老师,什么是“仁爱之心”。说到底就是无条件、无私地爱学生。好学生能爱,不那么好的学生也能严管真爱。像苏东坡讲的那样,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四、言善信

说话靠得住固然叫信,潮信之“信”更是信,潮信是大自然带来的将要涨潮或落潮的讯息。哪里是天地开口说出的话?“上善若水”者,行“不言之教”。行迹不到时无需开口标榜和强调,开口说话时,只不过是心中自然发出的讯息罢了,像潮信一般,心、行、言一致一体。

五、政善治

天下之政,贵在得治,政通人和是理想。“上善若水”如水一般,治政而得政治。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上善若水者处无为之事,天下却能得到恰到好处的治理。

六、事善能 

能莫能于天地。天地化育万物于无声无息之中。上善若水者的能体现在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上。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便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共成化育万物之功。这个“能”不显山,不露水,只在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上见真章。

七、动善时

抓住时机,伺机而动,固然有可能达到“动善时”的境界,虚壹而静,不自专、不自用,不乱动,甚至不起心,不动念,屏绝私心私谊,应天地万物而生、而动。如此一来便是每一举动都恰到好处,每一举动都合乎时宜了。

心,条理好了,无处不是好风水。毕竟,不争时,天下才莫能与之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