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遇見

一、與教學勇氣的緣起

2017年,因爲帶領學生拍攝微電影認識了南京的陳斌老師,通過陳斌老師的朋友圈我看到了吳國珍教授和王麗琴博士發起的第四屆“前行者----教學勇氣更新公益活動”的招募活動。對於一直走在自我學習和自我探索路上的我而言,這是一個讓我怦然心動的活動。看到後對這樣的活動我的心裏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在這種渴望的驅動下,雖然心中帶着極其不確定的感覺,我還是抱着試一試的心理報了名,對於結果心中也沒有太多的期待。當時的我,連去省城學習的經歷幾乎都沒有,何況跨省去山東參加那樣一個優秀的教育者雲集的活動呢?但是心中禁不住內心的真實聲音不斷地召喚着我。我想如果不報名一點機會沒有,即使報名去不上也不留遺憾。於是就認認真真地在網絡上填寫了報名表,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居然收到了組委會的回覆,我通過了申請,竟然可以參加去活動了!在收到回覆的那一刻,我有一種恍惚的感覺,這是真的嗎?確認是事實後,我激動得手舞足蹈,這真是一個意外的收穫,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2017年的暑假,我做好了一切準備,帶着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出發了。那是我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出發的跨省之行。在那之前,每次出門總是和家人或者是同事、朋友一起的,自己出門的時候也很少。生活圈子一直就是在我所在的偏僻鄉鎮,生活的基本保障沒有問題,外面的世界基本都是從書本上、電視上、電腦上看到的,那是天生路癡的我接近五十年的生活常態。我一個人拉着行李箱,帶着一顆澎湃的心出發了。從自己家裏所在的鄉鎮坐小客車到市裏,換乘火車,中間又經歷兩次換車,每次換乘我都會不斷的打聽,確認我的路線,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走錯方向的插曲。

一路輾轉,最後終於達到了山東曹縣的活動現場。達到現場後就被當地的志願者老師們的熱情、周到和體貼深深感動。雖然我和現場的任何人都不認識,但是卻完全沒有陌生感,我第一次就感覺到原來還有這麼樣的神奇的一個場域,不管你來自哪裏,只要到了那裏,你就會自動融入到那個場域之中,成爲其中的一員,好像你和大家認識了很久一樣!

當天晚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在活動現場開啓了我們的“勇氣更新”的啓動儀式,所有參加活動的老師很快沉浸在當時的活動氛圍中,我們和身邊的人很快建立起連接,組成團隊,共同活動,一起爲共同的目標作出自己的努力。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是一個激動的夜晚,也是一個始終充滿着溫度讓人心裏感到溫暖的夜晚,很晚了,大家還在互相交流着,不捨得離開。

回到我入住的房間,有趣的是和我同住的另外兩位老師也都是第一次自己出這麼遠的門。一位是來自浙江省的王鳳仙老師,另一位是來自江西省的王香鈴老師,她們幾經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來到這裏。我們年齡很接近,都是五十歲上下的年紀,都是班主任,都喜歡學習、渴望成長,我們三人越聊越覺得我們彼此好像,就像很久很久之前就約好了一樣來赴這次聚會,一種似曾相識和久別重逢的親切感讓我們很快成爲一個幸福的小團隊。

就是在那次活動中,我第一次零距離地接觸到了吳國珍教授,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夥伴坐在臺下,聽她帶着她特有的鄉音用溫柔又充滿慈愛的聲音給我們做講座。那時候聽吳教授的講座對於我而言,在感覺到她所講內容高度的同時也感覺到難度,自己就是個小學生,帶着好奇,懵懵懂懂的,卻莫名地充滿喜悅,心中是滿滿的幸福感,是滿到會自動溢出來的那樣一種狀態。當時我坐在座位上內心澎湃不已,但是在行動上還是缺少勇氣的。

我是幸運的,我們的小團隊成員都有着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我跟着我們的小團隊,自從開始接觸到勇氣更新,就互相鼓勵着參加各種活動,每次在各自的小組分頭活動後見面都會互相分享自己當天的收穫和下一步的行動。在參加王麗琴博士的沙龍活動中,我搶到機會發言,獲得了一本王麗琴博士主編的雜誌,感覺特別開心。

一天晚飯後,在舉辦活動的學校操場上散步時,我們遇到了吳國珍教授和李虹霞老師。我們激動地邀請她們合影,於是便留下了一張特別珍貴的紀念照。照片中的吳國珍教授穿着長裙,臉上帶着親切的微笑,每次看到這張照片,我的頭腦中都會浮現出我們在活動現場的那種熱烈氣氛,一股溫暖的感覺就會縈繞在心間。

這就是我和教學勇氣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我教學勇氣的出發點。

二、與《教學勇氣》結緣

在參加教學勇氣更新公益活動時,幸運地認識了給我們做分享的嘉賓王旺老師,他的成長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啓發和思考,也有幸和他成爲微信好友。

參加完活動後不久,他發起了線上共讀吳國珍教授翻譯的帕爾默十週年版《教學勇氣》的活動。我報名參加了共讀活動。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帕爾默的《教學勇氣》這本書。非常遺憾的是由於各種原因,我們的共讀活動沒有如期進行,我自己在翻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感到理解起來特別困難,當時也缺少一種持續“啃”讀的勁頭,就這樣這本書的閱讀就被擱淺了。

神奇的是,因爲參加勇氣更新活動認識的老師,我接觸到了教育行走,又因爲教育行走認識的老師接觸了吳虹校長組織的公益教師培訓N師學院。在N師學院的學習中,我再次走進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名師在勇氣更新的線上活動中分享自己勇氣故事的場域中。

當我經由吳校組織的活動場域再次看到吳國珍教授的時候,我當時有一種難以抑制的久別重逢的激動。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神奇的相遇,斗轉星移,我們在不同的方向上行走着,但是奇妙的是,在某一個點上,我又遇見了親切又帶給無數老師心靈力量的吳國珍教授。

聽過多場讓我非常感動的勇氣更新的分享後,我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把《教學勇氣》啃下來,於是我再次拿起自己珍藏已經的這本書,重頭開始一點點讀起。爲了讓自己更好地理解這本經典的教育鉅作,我每天堅持寫讀書筆記和讀書體會。有時候讀起來感覺自己像走進了一片充滿未知力量的自然奇觀之中,除了驚歎自然的神奇之外,自己卻茫然若失,不知身處何處。我駐足在那裏,不想前行,也不想後退,就呆呆地佇立在原地久久不動。有時候,我一天只能閱讀一段文字,反反覆覆地閱讀,還是感覺自己無法理清其中的要義。但是不管怎樣,不管自己是否能理解,也不管自己是否能領悟,我就在自己粗淺的字面閱讀基礎上堅持寫讀書筆記。我用了三個多月時間第一次完完整整地把這本書讀完,書寫的讀書筆記累計字數達到八萬六千多字。但是即使這樣讀下來,自己還是感覺沒有讀懂這本書。

幸運的是跟着吳校一路走來,總會得到一些寶貴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在2022年十月我跟着吳校參加了廈門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的創辦人段豔霞老師帶領的團隊通過中國教育報的平臺組織的21天共讀《教學勇氣》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進入到這樣專業的共讀活動之中,在這次共讀活動中,我被無數次的觸動和打開,也在這次活動中有機會進一步深入閱讀《教學勇氣》。每次參加共讀活動我都會認真書寫自己的共讀體會和感悟,完成打卡,21天共讀結束之後我的打卡文字達到了三萬九千多字,後期又寫了一篇三千三百多字的共讀總結。這次共讀活動通過沉浸式和體驗式等多元的閱讀方式讓我從文字中走進了生活裏,走進了生命裏。也被段豔霞老師對這本書超過十次閱讀經歷深深震撼到了,原來書是可以這樣讀的,原來有的書是需要終身閱讀、體驗和實踐的。《教學勇氣》就是這樣的書。

吳校說《教學勇氣》不是用來讀的,是需要做出來的。是的,這本書沒有教給我任何教學技術方面的指導,卻不斷地召喚着我們,讓我們在書中走入到自己的內心,從內心獲得勇氣和力量,從自身認同和完整開始去認識外部的世界,連接外部的世界。

今年蘭兒老師組織我們再一次開始共讀《教學勇氣》,每次翻開這本書,它都會給我們的內心帶來光一般的溫暖和力量,它像一個發光的小太陽一樣,它形成的場域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老師走進這個場域 ,我就浸泡在這個場域之中。

三、走進勇氣更新的場域中心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我最初的閱讀是從閱讀每年過年糊牆的報紙開始的。後來接觸到了一些小人書,那是有限卻讓我癡迷的閱讀資源,不管在誰家看到小人書,我一定要一口氣讀完才肯離開。斷斷續續的閱讀讓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隨心所欲地書寫,我上學的本子背面總是有隨意寫下的一些文字,常常是有感而發,年輕人的多愁善感和觸景生情類的內容。

後來我在語文老師的要求下開始寫日記,一本一本的流水賬式日記我堅持了很多年。上大學後也曾經嘗試寫過詩歌。參加工作之後,幾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堅持書寫的習慣一點點被擱置下來。

但是總是有些東西是你生活中割捨不了一部分。因爲參加勇氣更新活動,我的勇氣在內心緩慢地生長起來,帶着這份勇氣我走進了張文質和謝雲老師創辦的教育行走公益活動,也帶着這份勇氣在參加教育行走的活動中報名做了志願者。張文質老師和謝雲老師一直堅持並鼓勵我們進行書寫,他們的鼓勵讓我原本熱愛書寫的熱情再次燃起。於是我下載了簡書開始了在簡書平臺上進行寫作。

教育行走的資深志願者----福建的小塵老師在第六屆線上教育行走全國教師公益研修活動後發起了“挑戰300天,一起寫吧”活動。我是第一批報名參加並且已經挑戰成功兩期的參與者之一。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的挑戰日更活動。自從參加挑戰一起寫吧的日更活動,到目前爲止我已經堅持連續打卡九百二十多天,累計書寫文字一百一十多萬多字。也是因爲這份堅持書寫的積累,我從一個一直坐着角落裏傾聽其他優秀同行分享自己的教學勇氣故事的觀衆走到了勇氣更新的場域中間,開始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

四、堅持書寫成長自己

自從開始在簡書上開始日更,我開始用文字記錄我的生活、學習、工作、讀書、培訓、給學生和家長寫信,記錄我生活中的不同體驗,不同的感受,學習的收穫,讀書的思考,培訓的感悟。寫作讓我發現了生活中更多的感人瞬間,促進我深入思考,留下了生活中的美好。

雖然每天的工作常常是忙忙碌碌的,特別是最近兩年一直教高三畢業班,每天的時間真的很緊張。但是不管生活中或工作中有多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等待我們去完成,完成這些任務之後書寫生活就是我自己的內心最渴望被聽到的聲音。我享受自己坐在電腦前敲打着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美好那種感覺,那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一段時間。書寫成爲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越來越愛的一部分。

在書寫的過程中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一些原本被自己忽略的事情,也能更理智地去思考和反思,關於我的工作,關於我的生活,關於我每天做的事情,關於我接觸的各個方面,關於我覺察到的不同事物。我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和方式去思考它們,也從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認知,讓自己受益。

自從開始堅持書寫,學生成爲我寫作中常常出現的主角。我給他們寫信,和他們聊心裏話,聊我看見的他們帶給我的感動,聊我對他們未來的憧憬和希望,這樣的方式讓我和他們更近了。當學生們把收到信之後的心情反饋給我的時候,當學生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回覆我的時候,當學生從告訴我他們從我的信中獲得了力量的時候,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已經給學生寫信五十多封,累計字數超過10萬字。

我記錄自己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記錄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經歷的酸甜苦辣,我們的成長和收穫。我們課堂上的樂趣、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語言中的智慧與幽默、困難時的迷茫、挑戰後的喜悅。我的文字中有我們打雪仗時的瘋狂,唱歌時的陶醉,勞動時的汗水,讀書時的快樂、辯論時的激烈、討論時的熱烈、運動時的酣暢、訓練時的投入、遊戲時的雀躍、學習時的安靜。我們的日子總是會一點點往前走,學生也會最終從我這裏畢業,但是我們曾經走過的歲月留在了我的文字裏,我們在一起快樂的和難忘的時光珍藏在我的記錄中。不管什麼時候回首,它都在那靜候我們隨時翻閱,或許再讀這些文字的時候,他們的理解和感受也會不同,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從中讀到成長,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我爲學生寫連載,我把自己和他們憧憬的未來寫進我的文章裏,我們一起在文字中暢遊天下,放飛夢想,展望未來,創造輝煌,造福世界。在文字的世界裏,我們成爲我們想要和喜歡的模樣,那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期待。

當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告訴我說,“老師,我每天都讀你給我們寫的連載,它變成了我每天的睡前故事,每天盼着你的更新。”當一個頑皮的少年開心而驕傲告訴我,“老師,我特別喜歡你在連載中給我打造的形象!”當一個內向的女生告訴我,“老師,我要努力去過上你在連載中給我描繪出來的那種未來生活。”我知道我已經悄悄把一顆希望的種子種到了年輕人的心裏,我期待着它能在他日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甜甜的碩果。我知道我在做一件播撒希望的有意義的事情。

我記錄反思我聽過的每一節課,我把我的思考整理出來分享給講課的年輕人。他們驚訝於我對他們的課會聽得如此認真詳細並且能用文字的形式整理出來。這樣的記錄保存下來,不管他們什麼時候再去回顧自己的課堂,他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這對於我和授課的人都是一種收穫,我覺得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有一個學期我們學校的新老師有點多,爲了觀察他們的成長,我連續聽他們的課,和他們互動,每位老師我至少聽過他們五節課。我把聽過的每位教師的課都記錄下來,累計文字有五萬多字。

我記錄我讀過的書,領會作者在書中表達的思想,記錄在書中看到的金句,寫下讀書過程中的困惑,我也記錄下來我在讀書過程中的思考和體會。當我把讀過的書這樣整理下來的時候,我覺得我和作者的交流又近了一步,我用我的文字和他們對話,我對書的理解加深了,我覺得這是一件享受閱讀、分享思考的有意義的事情。

我記錄我參加學習活動時的思考和收穫。每次有各種學習的時候,我都會利用學習後的閒暇時間把自己對學習的思考和感受寫出來。雖然這樣做會少了一些輕鬆娛樂的時光,但是當我看到自己在學習時那一刻的感悟被留存了下來,我覺得我的學習更有價值,我認爲這是一件促進深度學習和反饋學習效果的有意義的事情。

我把自己對教育的希望和夢想寫成故事。當我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看到,我多麼希望有一些人會因此思考自己作爲不同的角色應該如何去對待自己的孩子。當我文章被更多的人閱讀的時候,我覺得我在做一件傳播愛的夢想的有意義的事情。

我對文字一直有着與生俱來的喜愛,但是我也知道我目前只是一個單純的感性的記錄者,在書寫的路上我只是在前行,還缺少深耕。我的寫作還停留在只是從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出發,書寫自己的生活,書寫自己希望看到的未來,書寫心中的熱愛,書寫心中的理想,我不知道我能寫到什麼程度,不過我知道我願意堅持寫下去,它是我的愛,是自己不斷前行的路上重新拾起的一份力量,也是不斷生長的勇氣中的一份執着。

我們都行走在不同的路上,在不同的路上遇見自己。幸運的是因爲自己不斷的前行,我在自己前行的路上遇到了教學勇氣,遇到了吳國珍教授,遇到了教育行走,遇到了吳校,遇到了蘭兒老師,遇到了自己的熱愛,遇到了在這份熱愛中堅持書寫、不斷成長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