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修道4

1、明白了心性之后,只能算是真正进入了修行。老祖宗于是说:“悟后起修。”问题在于,有些人福报不够,当你给他开示心性之后,他就有可能不修生起次第,不修ship 火,不观想,也不持咒了。虽然他口头上明白空性,但他实际上又安住不了那种空性状态。这是非常糟糕的。

所以,给福德资粮不够的人开示心性,是没有用的。

2、再次强调,信心对于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你不但要对上师有信心,对正法有信心,对自己也得有信心。

有些修道者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就是佛,这些人只要在见地和定力上下功夫就可能成就(因为他其实已经完成了资粮的积累),就可以即身成佛。

可是同样有一些自卑的修行人,即使修同样的法,却总是生不起信心,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永远跪在佛的脚下,这些人可能更适合修“因信得度”的法。

3、自卑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业障。

4、当你一个人不执着于外部世界,不把世间的一切当成真实存在的事物,那么这时他本身就已经解脱了,而不需要去寻求另外一种解脱。

当你投入太深,把假的东西当成真实存在的事物时,你才会被它所迷惑,所控制。

5、生命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执著太多,偏偏什么都不会永恒。

6、事实上,解脱并不是一个口号,或是一个具体现象,它是一种生命状态。

7、我们所追求的解脱并不是心外的另一种东西,当你明白真理、并能用真理之光观照行为这一事实本身就是解脱。

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某种心外的东西,因为当你明白后放下的同时就已经解脱了。当你明白某种真理之后所做的是对治,所有的对治就是“放下”。这里的放下,不是让你不去做任何事,而是让你做事的时候不要执著。

8、空性智慧也叫无分别智(有了这种智慧,经验或个人偏好便再也不能影响你对某事的判断),而证得无分别智的目的就是消除分别心,还要破除那些由分别心引起的执著。

9、修行人待在屋里生出的觉悟,如果不到红尘中历练的话,是会退转的,因为他的习气还没有清楚掉,他必须借事修心,多修忍辱。

10、对于习气而言,只有对境才能彻底清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