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的清香

每天年訂的郵票,最晚都沒有超過二月末,就全部都取回家了。

今年,不知道集郵總公司那邊出了什麼岔子,昨天,剛剛接到集郵羣裏的消息,今天正好趕上星期天,喫過早飯,第一件事兒,就是火急火燎地穿好衣服,趕緊直奔郵局,取回了去年訂的所有郵票。

喜歡集郵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以前,經濟條件不好,靠買新發行的郵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自己兜裏揣着的第一筆“大錢”,是考入大連陸軍學院之後,拿到的6塊錢的津貼費。

雖然,考到陸軍學院喫穿都不用自己掏腰包,但是,像香皂啊、牙膏啊這些小的日常生活用品,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加上平時去學院的“軍人服務社”,再買點蘋果桃子之類的水果,每月指望這6塊錢,把這些日常支出搞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所以,除了自己把自己的家信上的那枚郵票,小心翼翼地取下來,更多的就是想盡辦法,多向別的同學溜溜鬚。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爭取到人家信件上的那枚郵票。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那個時候,還真沒讀過余光中先生的這首《鄉愁》。

余光中先生能把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之情,濃縮進了一枚小小的郵票裏,說明了大家就是大家。

只有擁有一對洞穿人類心靈眼睛的詩人,才能寫出如此感動人心的好詩。

我對郵票(集郵)的喜愛,是從遠離家鄉遠離家人上大學時,從每一次接到父親寫給我的信時開始的。

十七歲之前,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半步,這也使得獨自一人離開家的日子裏,想念父母的心情是與余光中先生《鄉愁》裏面的情愫是一模一樣的。

這種對親人的思念,變成了每天都對父親寄在路上的家信翹首以盼。似乎聞到了郵票上那濃濃的油墨味道,便是依偎在父母的懷抱一樣。

就這樣,從珍藏家信,到積攢老師同學們來信的實寄封開始,一點點地喜歡上了集郵。

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變成了四十年之中,從未改變的愛好。

從思念親人,思念故鄉,再到從信封上小心翼翼地撕下那花花綠綠的郵票。箇中的滋味有牽掛、有希翼、更多的是那份美好的記憶。

四十年間,無論是在國內奔走,還是在國外停留,一個“規定動作”就是無論再忙,也要買一點郵票,留個念想。

曾看到許德珩老人撰寫的一副集郵對聯,聯曰:“集天下名山大川於寸紙之中,時而閱之斯誠美矣;郵世界偉人學者在一框以內,朝夕可見豈不快哉。”

言簡意賅,可謂道盡了集郵的真諦,寫出了賞郵的無窮樂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