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篇17

【原文】

子曰:“加我數年①,五十以學《易》②,可以無大過矣。”

【註釋】

①加:這裏通“假''字,給予的意思。

②《易》:《易經》,又稱《周易》的書,其中卦辭和爻辭是孔子以前的作品,古代一部用以占筮(卜卦)

【翻譯】

孔子說:“給我增加幾年的壽命,讓我在五十歲的時候去學習《易經》,就可以沒有大過錯了。”

【解讀】

孔子到晚年纔開始學《易經》,而恨相逢已晚,他說如果能夠上天再給我加多一些壽命,給我加五年,或者加十年,來學《易經》,這就可以無大過。從這裏我們也看到,夫子一生都在改過。我們就想象得到聖人之所以能成爲聖人,沒有別的,就是不斷的改過自新而已。你看夫子到晚年還在努力的改過,而遇到了《易經》,他老人家無比的歡喜。因爲《易經》是教人改過,認識自己的過失,然後能夠改。所有的聖賢典籍都是如此。我們讀聖賢書沒有別的,就是幫助認識自己的過失,然後把它改過來。能認識自己的過失這叫開悟,開悟之後能把過失改掉,這叫修行,所謂悟後起修。如果讀聖賢書而對自己的過失還不能夠認識,或者認識了,還不能夠努力的改掉,這聖賢書就等於沒讀。

《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是指他非常喜歡讀《周易》,把穿竹簡的皮條翻斷了很多次。這表明孔子活到老、學到老的刻苦鑽研精神,值得後人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