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研讀279:左周黃列傳(七) 左周黃列傳(七)


          左周黃列傳(七)



黃瓊的孫子叫做黃琬(141年~192年),字子琰。他在年少時父親去世,早年聰慧,能言善辯。他祖父黃瓊開始時擔任魏郡太守,在147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師洛陽都看不到太陽,黃瓊向朝廷奏報異象。太后詔問太陽被喫掉了多少,黃瓊正考慮應該如何回答。黃琬這年才七歲,他在祖父身邊,就提醒說:“爲什麼不回答說日食剩下的部分,很像月牙呢?”黃瓊聽到後大驚,立即用這個話來回答太后詢問,心中對黃琬驚奇,更加喜愛這個孫子。

後來黃瓊擔任司徒,黃琬以公卿子孫的身份被封爲童子郎,他推辭有病拒絕上任,因而聞名於京師。這時司空盛允患病,黃瓊派黃琬前去探望。正好江夏郡呈報來有關蠻夷賊寇的副本,送到司空府,盛允打開副本看完,知道黃琬是江夏人,就對黃琬開玩笑說:“江夏郡是一個大邦,可惜蠻夷太多,士人太少。”黃琬拱手回答說:“蠻夷危害華夏,其責任全在司空。”說完後拂袖起身辭別,盛允對黃琬的敏捷回答十分驚訝。

黃琬慢慢升任爲五官中郎將。這時,陳蕃擔任光祿勳,對黃琬非常敬重,多次和他商議朝政。舊的制度,光祿大夫負責舉薦三署中的郎官,把功高、任職時間長久、有才德和特別優秀的作爲秀才四科。這時,權貴富裕人家的子弟大多因爲有錢受到舉薦,那些貧窮儉約守志的因爲無錢遭到埋沒,所以京師洛陽中有歌謠唱道:“欲得不能,光祿秀才。”

黃琬和陳蕃同心協力,致力於選拔有志之士,平原人劉醇、河東人朱山、蜀郡人殷參等都因爲有才德受到舉薦。陳蕃和黃琬因此受到權貴富裕郎官進讒言中傷,事情交給御史中丞王暢和侍御史刁韙審理。王暢和刁韙平時一向看重陳蕃和黃琬,沒有處理他們。漢桓帝的身邊左右又誣陷王暢和刁韙袒護朋黨,王暢受牽連被貶職爲議郎,陳蕃被免掉官吏,黃琬和刁韙則全都遭受禁錮。

刁韙字子榮,彭城郡人,後來陳蕃被徵召,很多說事的都替刁韙申訴,他又被封爲議郎,後升任尚書。刁韙在朝中堅持耿直敢言的節操,出京擔任魯國和東海兩郡的國相。刁韙性情剛烈有膽識,被稱讚爲“神人”。刁韙用法律端正自身,家裏人從未見過刁韙任何怠惰。

黃琬被禁錮廢棄了近二十年。到了光和末年,大尉楊賜上書舉薦黃琬有撥亂反正的才幹,於是朝廷徵召他封爲議郎,後提拔爲青州刺史,升任侍中。中平初年,黃琬出京擔任右扶風,徵召封爲將作大芹、少府、太僕,又出京擔任豫州牧。這時賊寇肆虐豫州,整個州郡境中殘破不堪,黃琬率軍征討平定,威名大震。他因政績優異,被封爲關內侯。

在董卓秉持朝政後,因爲黃琬是當世名臣,徵召他封爲司徒,轉任太僕,改封爲陽泉鄉侯。董卓提議遷都長安,黃琬和司徒楊彪勸諫,董卓不聽。

黃琬退朝後駁斥說:“當年周公營建洛邑以安定姬氏,光武皇帝占卜定都洛陽從而興盛漢朝,這是天之所啓,神之所安。大業既然安定,怎麼能隨意遷都,讓天下人驚慌不定呢?”

這時的人們都擔心惹怒董卓,那樣黃琬肯定會被害,就勸阻他不要再講。黃琬回答說:“當年白公在楚國作亂,屈廬冒着白刃向前;崔杼在齊國弒君,晏嬰並不畏懼死亡。我雖然行事不德,卻也仰慕古人的志節。”黃琬因爲反對遷都被免職。

董卓還是敬重黃琬的名聲,另外他還是名門大族,最後也沒有敢加害他。黃琬後來和楊彪同時封爲光祿大夫,在遷都長安後,黃琬被改封爲司隸校尉,和司徒王允一起謀劃誅殺掉董卓。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攻陷長安後,逮捕黃琬關入監獄中處死,享年五十二歲。


論曰:古代各諸侯每年要向天子進獻士人,如果進獻的是賢士會受到獎賞,如果進獻的不是賢士會被貶黜。進獻的士人先集中在司馬府,通過答辯考察其才能,量才錄用,有了官職就可以享受俸祿。因此,帝王事業是否興旺在於得人。官員在任上恪盡職守,輔佐帝王治國理政,這種選用官員的方法由來已久。漢朝在建國初年,高祖皇帝下詔書,要求地方上舉薦賢良、方正之人,州郡舉薦孝廉、秀才,這是向朝廷進獻士人的主要途徑。光武中興以後,又增加了敦樸、有道、賢能、直言、獨行、高節、質直、清白、敦厚等方面的士人。選拔士人的途徑更加廣泛,各種人才就難以判定了,有些人盜世欺名,參加舉薦選拔,權貴外戚請託之風盛行。從左雄任職以來,朝廷選拔官員提出年齡限制,還要經過考試,雖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卻能夠因時制宜。黃瓊、胡廣、張衡、崔瑗等人,都拘泥於左雄的選官辦法,彼此之間相互駁議,莫衷一是,循名者強調長處,求實者譏諷才華。在左雄擔任尚書時,天下州郡不敢隨意舉薦官員,十多年時間,朝廷獲得了一大批人才,這不正是實事求是選拔人才的結果嗎?漢順帝幼年繼位,繼承大統,號令天下,政由己出,懂得知人善任,官員在此期間充分發揮才能,天下士人無不仰望。當時,朝廷準備玄纁玉帛,以禮聘請南陽郡人樊英,漢順帝走下寢殿,設置專席,尚書引領樊英來到玉寢殿,漢順帝向他虛心詢問朝政得失,以進用賢士爲要務,以虛心降己爲尊賢,於是鄉間隱士、荒村儒生忘記拘謹之禮,摘下拂巾,脫去粗布衣服,摩拳擦掌,等待朝廷徵召,英才成風,俊傑任事。像是李固、周舉等人學問淵博,深謀遠慮,左雄、黃瓊等人堅持原則,堅守正義,桓焉、楊厚等人憑藉儒學進身,受到重用,崔瑗、馬融等人通過文章顯示才能,吳佑、蘇章、種暠、欒巴等人成爲治政的良吏,龐參、虞詡等人是將帥之才,王龔、張皓虛心納諫,推舉賢士,張綱、杜喬堅持大義,糾察不法之徒,郎縯用陰陽術謀劃周到,張衡用機械術巧奪天工。洛陽的士人在當時達到極盛。如果朝廷能夠始終如一採納這些賢士的良言嘉謀,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幹,帷幄之中包容他們的直言進諫,按照他們的建議行事決策,那麼光武和孝宣皇帝時期的興旺景象,難道不是又可以重現了嗎?《詩經》中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終。”確實令人可惜!到了漢桓帝繼位後,具備大德的有識之士仍然後繼有人,像陳蕃、楊秉在朝中可以稱得上是賢能宰相,皇甫規、張奐、段熲(音jiǒng,迥)可以稱得上一代名將,王暢、李膺勇於彌補缺失,朱穆、劉陶敢於匡正時弊,郭有道善於品鑑人物,陳仲弓弘揚教化。其他的飽學鴻儒心胸曠達,廉潔高尚,激揚風流者,更是不可計數。但是,因爲漢室衰微,福祚難以延續,文武官員凋零,堅持大義的官員遭到誅殺,士人因言獲罪遭到禁錮。前車雖然損毀,後車依然在途。漢室傾危遲遲未傾覆,堤壩破損尚未潰決,難道不正是因爲這些仁人君子盡心竭力的結果嗎?哎呀!


贊曰:雄作納言,古之八元。舉升以匯,越自下蕃。登朝理政,並紓災昏。瓊名夙知,累章國疵。琬亦早秀,位及志差。



黃其軍

        作於2023年3月23日(古歷癸卯年閏二月初二)

    文中照片來源於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

左周黃列傳(六)

左周黃列傳(五)

左周黃列傳(四)

左周黃列傳(三)

左周黃列傳(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