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春節,我的年

除夕去,初一完,初二初三說再見。轉眼燈節現。除夕過去好悲傷,想攔無計攔。未聞鞭炮響,時鐘沒停轉,臥牀休息喝酒打牌玩手機,還是看春晚,快到十二點,待到谷一一登場,同一首歌唱聲起,啊,朋友,明年咱再見!年輕美靚女,唱到古稀年,谷一還是李谷一,新

原创 陳年舊事,辦年貨(33)

臘八,祭竈,年歇(我們這裏的俗稱)來到,男孩子放鞭,女孩子放炮,老太太做件新衣,老頭子添件新皮襖。這是過去人們對歡度春節時的真實期待的寫照。過去辦年貨,是先從裝扮自己開始的。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一身又一身的塵土,一次又一次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好

原创 陳年舊事,走戚與訪友(34)

走親戚與訪朋友是不能聯繫在一起的。親戚與朋友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一個是血緣關係與一個是朋友關係。再說,走親戚是約定俗成的,而訪友則是隨心所欲的。也就是說,走親戚是親情的延續,而訪朋友則是友誼的加深。所以。親情和友情本來就是倆碼事兒。現在的互聯

原创 年近人漸老

年,愈來愈近,人,愈來愈老。白髮,愈來愈多,青春,愈來愈遠。時間,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太陽,地球,月亮還是照舊,不停地繞繞轉轉。風,還是去年一樣的風,涼涼的,爽爽的,忽冷忽燥。雨,還是淅淅瀝瀝的聲聲滴答,時大時小。雪,想飄就飄。太陽,依舊是

原创 陳年舊事,茶道(32)

喝茶,古來有之。其主要目的是爲人們的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而已。同時,夏來一碗茶,冬來一把火,也是北方農村人的傳統待客之道。生活在南方的人們,可能習慣於喝早茶,喝下午茶作爲一種招待客人的消遣吧!當然,喝杯咖啡也是可以的。喝茶,可以解渴,更重要的

原创 竈王爺辛苦啦

奉上一燭香,兩支蠟點上,雙手合抱祭竈王。感謝一年一歲情,不辭辛和苦,煮飯燒水衆人嘗。燃過柴,吞過煤,如今受氣火更旺。多少年,受火炙,誰人賞?煙熏火燎滿胸膛,一日三餐米麪湯,盤盤美味佳餚端桌上,竈王晾一旁。養了多少人,遭了多少煙火嗆,無怨氣,

原创 陳年舊事,壓歲錢(30)

壓歲錢,到現在我也不甚理解的錢因,究竟什麼是壓歲錢?壓歲錢的含義是什?壓歲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理解,不知道,今生也從來沒有得到過。壓歲錢,今生也不再有所期待,因爲能給我發壓歲錢的人都已作古,只剩下我給別人發壓歲錢的機會了。壓歲錢,一般都

原创 陳年舊事,零食(29)

喫零食,是老少咸宜的生活習慣,也是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閒來無事的時候。大人們的茶几上放着清茶一杯,左手拿一張報紙,右手在不停的向口中的齒間傳遞着五香瓜子,或者是一邊看電視劇一邊將乾果之類的喫食送上舌尖,二郎腿一翹,悠閒自

原创 陳年舊事,洗澡(28)

洗澡,或者說的是沐浴,是當今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爲每當沐浴過後,總會感覺神清氣爽,體味馨香,真可謂一日不浴如度三秋也!說起沐浴,中國最著名的,也是鮮有歷史記載的浴池之一,應該就是楊貴妃曾經沐浴過的華清池了吧。每當玉環沐浴之時,

原创 陳年舊事,饃饃的變遷(27)

按照人們往昔過年的習慣,再過幾天,最多也就是過了臘月二十三以後,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各個家庭就要開始發麪蒸饅頭了。而且各家蒸的饅頭要足以保證,來年的正月初五之前有饅頭喫,有些家庭甚至於可以喫到過了正月十五,而且還是在沒有冰箱貯藏的年代。不信?

原创 陳年舊事,久遠的味道(24)

一種味道,一生的記憶,今天再去回味,有種味道,還時不時的在腦際浮現。有時候深深的吸上一口氣,似乎又聞到了當年的氣息。第一個難忘的味道,大概是發生在我十歲左右的年紀。有一天,我和弟弟去村西河灘割青草,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看見四五個架電話線的解

原创 陳年舊事,窖藏紅薯(26)

紅薯,是江北人家秋冬季常喫的食物,在農村,甚至有一季紅薯半年糧的說法。據說紅薯營養豐富,養顏通便,還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紅薯,不僅能煮熟喫,燒熟喫,蒸熟喫,同時還衍生出了一些副產品,比如說紅薯粉面,紅薯涼粉,紅薯粉條,還有薯片,薯條之類的小食

原创 陳年舊事,學飲酒(23)

人們常說,小酌怡情,酒醉傷身。世上的任何東西都有正反的兩面性。對於世間的任何東西,什麼時候,都不要一票否決,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說酒這種東西,它存在的歷史恐怕比中國的朝代史還要久遠得多。在近代出土的各類文物中,酒器就佔居了非常重要的

原创 陳年舊事,放鞭炮(25)

鞭炮,據說是火藥發明後的副產品。至於說,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燃放鞭炮的,本人也無從考證,只是從人們春節張貼的對聯上的描述可見一斑。“爆竹聲聲辭舊歲,柳青花紅又一春”,燃放鞭炮是一種喜慶的象徵。往年的今月,尤其是每年進入農曆臘月十五以後,無論

原创 陳年舊事,麪條(21)

走遍大江南北,論飲食,麪條也可以稱之爲“國食”。儘管對面條的稱謂不同,製作的原料也各異,其結果都是把面製做成條狀物,或寬或窄,或粗或細,或長或短,或圓或扁,最後都統統稱之爲“條”或者是“粉”的東西。江北叫麪條,江南稱米粉,西域喫餄烙面,華東